小伍:与蓝野七生同走罗马路_罗马人的故事(精编体验本)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罗马人的故事(精编体验本) > 小伍:与蓝野七生同走罗马路
苦茶 罗马人的故事(精编体验本)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5-21 16:05:31

小伍:与蓝野七生同走罗马路

作者蓝也七生自1992年开始,以古罗马帝国为题材,编制她的英雄梦,并且以每年一册的速度,历时15年,至2006年终于完成时空纵深长达一千多年的罗马史,而我看完这本《罗马人的故事精编体验本》只花了不到半天时间,虽是精编体验本,但也正是如此,才使得我对罗马历史有了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罗马从公元前8世纪建国到公元4世纪末灭亡,一共历经了1000多年的时间。至今为止,这在人类历史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了,也的确可以称得上伟大。1000多年的历史,她经历了王政、共和、元首制到后来成为基督教的国家,漫漫历史,从公元前753年建国到最后于公元476年崩溃,整整历时1229年。有一点需特别指出的是,罗马与后来历史中出现的其他帝国在崩溃原因上是完全不同的,其他帝国的崩溃是由于其统治下的殖民地纷纷独立而引起,只有罗马不是因为行省离反而崩溃的,而是在怒涛般袭来的北方蛮族面前崩溃。行省一直与本土命运与共。正如作者第1卷的题目《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那么身为城邦国家的罗马,为什么能掌控地中海的霸权呢?为什么罗马人在哲学和艺术方面不如希腊人,在体力上不如高卢人和日耳曼人,在经济上不如迦太基人和犹太人,就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依赖从加特鲁里亚人那里学来的技术完成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什么长处的民族,却将其他民族都收归在自己的统治之下,建立起庞大的罗马帝国,并且将其维持了千多年的时间,究其原因,完全是因为罗马人执着于彻底其合理地活用自己所拥有的力量。

 罗马人认定是罗慕路斯在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罗马王国,关于罗慕路斯的由来有一个传说。说他是特洛耶战争中勇者埃涅阿斯的后代——阿尔巴隆加王国的公主与战争马尔斯的孩子,在他还是婴儿时险些死于权力斗争,最后一匹狼救了他。反正英雄的故事都是充满神幻的。不管正确与否。总之罗马人就认定了罗慕路斯是开国者。而巧合的是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也叫罗慕路斯,历史有时候就是那么有趣。

从王政时期到共和时期罗马一共经历了七个国王,每一个国王统治时间都比较长可以很好的实施自己的想法,使刚出生的罗马渐渐在门缝中站立起来,这一段时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第一代王罗慕路斯建国之后并没有独揽大权,而是把国政分为国王、元老院和市民大会三个机构。那时候的罗慕路斯能有这样的想法,真的很让人吃惊,不过也有可能是那时候的罗马私有制还未盛行。

公元前509年,罗马王政时代结束,路奇乌斯*尤里乌斯*布鲁特斯开创了罗马的共和政体,迎来了新的时代。与雅典、斯巴达、迦太基相比,为什么只有罗马能变得如此强大?公元前390凯尔特人的入侵,它是罗马走向强大的第一步。不小心跌入谷底后唯一的办法就是爬上来,但是跌入谷底并坐以待毙的民族不在少数。罗马在公元前390一度跌入谷底,但罗马人终究是罗马人,尽管速度缓慢,他们还是一步一步地爬了上来。在公元前270前后这一时期,罗马完成了对意大利半岛北至卢比孔河南至墨西哥西岸海峡的统一。从罗马建国起,到她跌入谷底,再爬起来完成意大利半岛的统一,已过去了500年的漫长悠悠岁月。

公元前265年,刚刚完成意大利半岛统一的罗马接到西西里小国墨西哥的救援请求,罗马接受了请求决定出兵救助,这意味着罗马军队史上首次越过大海前往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作战,持续一个多世纪的布匿战争就此拉开帷幕。至公元前201年,第二次战争结束,罗马取代了西地中海盟主宝座,整个地区罗马不在有对手。

和中国一样,罗马也是个农牧民族,土地对他们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们围绕土地问题也是爆发了许多危机,直到凯撒出现之前,土地改革是每一个当权者都不愿去涉及的问题,因为稍不留意就会发生流血事件。格拉古兄弟就是因为土地改革壮烈牺牲了,他们的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根本利益,而他们手段又不够高明,同时,他们自身也没有凯撒一样的人格魅力和手段,其改革失败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公元前1世纪中期,尤利乌斯*凯撒结束共和政体,开创帝制,使罗马一跃成为世界性的帝国。凯撒也因此遭受刺杀身亡。但历史上是把罗马元老院赠给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正式确立元首制,这一事件的发生定为罗马从共和时代走向帝国时代的标志,这一年是公元前27年。

帝国制度下的罗马在经历了短暂的混乱之后,终于迎来了安定的成长期,短暂的安定之后,罗马进入了内乱时代(公元54—公元96年)。这一时期是罗马帝国的危机时期,危机不是指皇帝统治制度的危机,而是因为每个成为皇帝的人对其职责的胜任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危机,尽管罗马帝国在危机下行走,但“帝政”仍然没有丝毫动摇。终于公元96年,罗马迎来了“五贤帝时代”,也就是罗马史上最光荣的时代——黄金时代。

罗马人非常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浴场、斗兽场、各种各样的广场、罗马大道等等都是要获得人民的欢心必须的东西。罗马帝国的防线也是非常的奇特的。在帝国之内几乎没有什么军队,除了在首都罗马和少数几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有少量的军队之外,他们的军队基本上都部署在帝国的防线上,比如莱茵河防线、多瑙河防线、北非防线哈德良长城一带的防线等等,这个防线政策是凯撒大帝确立,由后来的皇帝逐步完善起来的,他保证了帝国几百年的安全,把蛮族这一对帝国最危险的因素排除在防线之外。帝国太大了,为了消息的灵通、帝国之内交流和调动军队的方便,罗马人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罗马大道,罗马大道就像是遍布人体的血管,他保证了人体的正常运转,甚至到现在一些罗马时期的道路还在使用。所得”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这么来的。

宽容是罗马人的特质,对于战败者、不同信仰者。他们都可以在帝国生活,不会受到任何歧视,只要你不威胁帝国的安全。

马可奥勒留之后,罗马进入了“3世纪危机”。罗马至建国以来,曾经直面过许多危机,正是在不断克服这些困难之后,罗马才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3世纪罗马帝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失去了政略层面上的连续性。这一点与皇帝统治的时间长短无关。从前的罗马帝国,即使是被后世称为暴君的皇帝,如果他的继承者认为他的政策是良策的话,不但会彻底的继承下来,甚至还会毫无保留的将其发扬光大。因此罗马帝国的基本政策才会得以延续。罗马的皇帝们深知,继承和发扬前任流传下来的政策才是防止资源浪费的最好方法。而3世纪的罗马帝国,却不断的消耗自己的资源。这也是罗马人逐渐失去罗马人的特点的征兆。直到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的出现带领帝国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短暂的“二帝共治”(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就此开始,之后又出现了“四帝共治”。但都是短暂的,最终帝国大权重新落入君士坦丁大帝手里。之后君士坦丁公开承认了基督教。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两位皇帝使罗马帝国获得了重生。可是,这两个人是把罗马帝国变成了另一个帝国才维持了罗马帝国的名义。如果没有这两个人的存在,也许帝国早在3世纪末就走到了尽头。然而,他们兴起的帝国也仅维持不到百年的时间。

君士坦丁大帝之后的罗马帝国,再次陷入内乱之中。

公元451年,匈奴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在452年蹂躏了整个意大利北部地区,公元455年,汪达尔人入侵罗马,“世界的首都”被洗劫一空。

 公元476年,蛮族出生的奥多亚克迫使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退位。

没有雅典城就没有雅典城邦。同理,没有罗马城,也就没有罗马帝国。首都在君士坦丁堡,那已经不是罗马帝国了,更何况那里的语言不是拉丁语,而是希腊语。

这种意义上的罗马帝国灭亡于公元476年。

罗马虽然经历了从王政到共和制再到元首制最后到绝对君主制,但是其中的每一个制度之间的转变其实都是为了适应当时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要求。没有什么制度是万能的,但是不管什么制度都必须符合历史的潮流,符合发展的需要,要是一个健康的制度。兴盛一时的罗马帝国后来千疮百孔,受尽了蛮族入侵的屈辱,最后被分裂瓦解,可能这是历史的声音,盛极必衰,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不就是这么更替的么?没有谁能阻止历史的车轮前进,即使是痛苦的,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小伍:与蓝野七生同走罗马路”的回应

冬工厂 2014-05-21 16:29:56

恩恩,这篇文章抓住了点。
罗马帝国的勃兴、繁荣、和衰落对应三个词
分别是韧性、宽容、和民粹
看到戴克里先以后的部分,跟三国演绎看到诸葛亮挂掉一样,都TM读不下去了!

冬工厂 2014-05-21 16:17:09

盐野七生啦~我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