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孤旅》,感谢你带来的感动_藏地孤旅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藏地孤旅 > 《藏地孤旅》,感谢你带来的感动
离执 藏地孤旅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6-11 21:06:20

《藏地孤旅》,感谢你带来的感动

世上有好乐,好酒,好书,还有美人,你有什么可感概的,得到终将失去,你得到乐趣,体味其 间,也要懂得及时松手。要明白,新月有圆夜,人心无满时,嗔迷不醒的人,总是伤已最重。

旅途中遇到的人,多是清尘浊水,后会无期。这几天在看《藏地孤旅》这本书,这是书里一句很感动我的话,有时常想,一个人独对苍茫美景,在世界边缘遗世独立,觉知悲欢。永夜静谧,只有明月入心而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我很少看游记类的书籍,但《藏地孤旅》这本真的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感动,作者村郎用最朴素真诚的话语讲述他在川藏孤旅中的诸多见闻,及途遇的纯朴民风,以关注人文为主。书中经过哪个地方,哪处美景,我都会停下来查它当地的资料和照片,在中国的西部地区,深藏这么多蔚为壮观的景色。

全书看完,仿若跟作者一样经历一路大喜大忧,有时看到一些片段,如它孤身一人露宿无人的冰川,遥望满天星斗入睡时,我会停下来,呆坐几分钟再继续看。

真正的快乐来源于自给自足,在阅读书籍中能得到充分体现。他是一个出生在江南却且有北方汉子性质的人。一个有古道热肠,且侠义的人。书即将看完时,我竟舍不得结束,停下来写这段感想,眼眶湿热。

一个微小的善行,也能在世界不同角落得到回响。当你深信且具有正见时,周围的一切都因你改变。

有一些文字,是身临其境后在内心自然发出的,它传递给懂的人听。

书看完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色达佛学院,那里仿若每颗石,每颗草,每朵云都会为途经的人们现身说法。我由此感概:生命是一个不断跋涉的过程,灵魂的彼岸,谁能来与我相遇?穿越层云涛雾,我们最终找寻的,只是迷失已久的自己。翻山越岭而来,也只为在浩瀚天际间聆听神圣的指引与教言。

 
 
我后来发觉,最朴素的情怀,最平淡的言语,才最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这是《藏地孤旅》带来的感受,村郎用他向往的方式得到心灵的自由或某种彻悟。就像他在书中所说:我们的区别是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人生的圆满,殊途同归。

看书时,仿若是村郎在面对面跟你闲谈旅途遇到的趣闻与艰险,亲切又自然,我在几个深夜里看完了这本书,夜深人静时,便有一种难言难忘的心情浮上心头。

我看书很慢,每看一本要在内心思维很久,然后总结精炼好的部份,把它运用于生活,这样才会走入下一本书,不是随便应付式的读。随着年纪渐增,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越来越高,也相信,人与书也是讲缘份的,真正的好书会让人生起一见钟情的感概。但纸面上得来的毕竟有限,倘能行于路上,思悟并行,内心所得才是世间无价的东西。

《藏地孤旅》,感谢你带给我的感动,多年后我也许还会念念不忘你。

书教会我一个以前就知道的质朴道理,阅读完这本书后,它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人有时候要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及人事心存感恩,这样才能快活自在点的活在人世。人的身体需要新陈代谢,人的思想和灵魂也需要时刻补充新鲜的养分。

人在尘世,终究只能自渡。

2015/6/11 夜

摘录几段书中我喜欢的句子:

喝淡汤,读闲书,看美人梳头。

旅途中遇到的人,多是清尘浊水,后会无期。

佛光普照的彼岸只有一个,摆渡的方法却很多。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海子的诗说的草原应该就是若尔盖草原,不然不会有那样深邃的意境。
 
缺乏历史沉淀的新寺(的东西)无法给予我应有的那份虔诚和感动。

在另一个秋雨淅沥的早晨,我离开了马尔康。我为了寻找而来,带着怀念离开。

那是一个晴朗的夜空,巨大的天穹布满星辰,银河流过山冈,流星滑落天际。我们俩看得目瞪口呆,灵魂出窍。那一刻,我敢肯定,我们都忘记了自己来自何方。

大家萍水相逢,后会无期,根本没有必要去费力探讨多么深奥的人生难题。一个小故事,一段小插曲,不管过去了多久,谁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品尝到快乐。

旷世凄美的景色如同天山寒铁淬炼而成的剑刃,从我的咽喉上无声无息地滑过,令我在不知不觉之间呼吸变得困难。

有时候,我很庆幸自己是千里走单骑,不用在旅途中迁就任何人。这样的迁就不仅针对行动,还包括思想。

这些无言的木桥才真正见证过藏地的风云变迁,世事沧桑。

我对桥的好感源远流长。我的童年时代在苏州度过。苏州有很多岁月久远的桥,但同样被岁月湮没。我喜欢桥,它使人的交流变得像走在坦途上一样容易。

旅行其实是一个积累遗憾的过程,不管你看到多美的风景,你也总以为错过的更多。

我们的区别是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人生的圆满,殊途同归。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天地相交,时间凝滞,日月星辰一起挂在天幕上闪光,让我产生目睹原始世界的昏眩感。


无论我们接受过多少教育,仍需怀着一颗恭敬的心来看待我们未知的事物,藐视或嘲讽只能印证我们是多么的无知和浅薄。

我现在仍能真切地回忆起当时的感受。当我抬头从山壁之间望见经幡如同冰雪般地漫过山顶,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那是信仰之花在天地间顽强茂盛地开放。仅仅一小步,仅仅那一眼,我就仿佛从凡世俗尘脱胎换骨跨入伏藏大门,置身于清净刹土了。假如喇荣山谷成了我旅行的终点,皈依的念头肯定就是在这一瞬间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
 
我没有皈依佛门,但依然需要忏悔。念咒的时候,我仿佛能感觉到有人在聆听。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