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故乡,每个人的小地方_小地方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小地方 > 每个人的故乡,每个人的小地方
草田八 小地方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3-21 18:03:49

每个人的故乡,每个人的小地方

我在阅读时曾不经意地走神,思绪在字里行间游走,像是看一封来自老友的邮件——她自说自话把美好的经历表达,我一厢情愿将满腔的情意抒发。因为在阅读中,我好像有看到另一个自己,一边穿梭于作者用文字构筑的世界,一边流连在自己用回忆描绘的童年。

  第一个让我产生这样感觉的地方,是台湾的眷村。对于眷村的第一印象,来自某年在时尚杂志中看到的伊能静小姐的访谈。她看眷村:“一个拥有摇滚精神的地方,不以外界标准为行为准则,不在乎细节,勇敢、正义,从不害怕一无所有……在那里成长的小孩很有正义感,也很善良淳朴,虽然生活很清寒,但是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虽然粗糙,但是内心无比坚定……”忘了说,伊能静来自眷村。从文字里我们不难发现,她内心的摇滚少年的梦。于是,我走进歌手伊能静的梦,走进作者赖钰婷的梦,去游览眷村。那里荒僻幽静,却又生机勃勃。墙上,地上,门上,窗上,遍布随意而又富有童趣的画作。却不知,这些色彩鲜艳又妙趣横生的作品竟出自一位老人之手!耄耋之际,无事可做,便开始画画打发时间。“大家喜欢,他也高兴”。我捧着书,看着那些鲜活的照片,想象着老人的神态,自己竟也满足起来,嘴角不自觉地躺成了月亮。
  借作者一句话说:“原来可以无惧时光带来的倾颓与崩毁,在满溢着冰淇淋甜粉色泽的童化街巷中,感受光阴的从容。”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自己家乡的涂鸦街,黄桷坪。那些色彩,张扬凛冽,疯狂放肆,为这条老街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他变得年轻而骄傲。美院的学子,三三两两,步入街角,随处可拾的,是满目的创意与灵感。
  我在眷村的彩绘与黄桷坪的涂鸦中穿越,好像走在平行时空的过道中央。

  然后就来到了川中岛。这个我最想了解的地方,却是一个连卫星导航也无法找到的地方。在这里,我感受到的历史的疮痍多于景色的美丽。1930年的雾社事件,惨痛而悲壮的记忆,以卵击石的反抗,即便悲剧收尾,也绝不摧枯拉朽。关于此的记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魏导的《赛德克•巴莱》。莫那鲁道的骁勇,原著民们的无奈,交织成一首激越的战歌。日本人到此的所谓的文明开化对于他们来讲实质上就是土地的侵占掠夺。好吧,如果文明不够文明,就让野蛮足够野蛮。所以我相信,用生命捍卫尊严的他们,终会找到,彩虹桥的那边——那是他们的猎场。
  追随者作者的视角,我来到部落里面,窥视居民们的生活。我看见石板上莫那鲁道的大幅壁画,我听见那里的小孩说“嗨”,我闻到淳朴的本性,也尝到鲜血的余晕。好像历史未曾远去。
  回想起当初看那部影片,是在高考前夕,一个人,不知因为什么理由,义无反顾地抛下复习题冲到电影院,一个人坐在空荡大厅里,一个人泪流满面。“前程往事渗入淅沥沥的雨声,潮湿了最初的模样,也晕染了最终的结局。”

  很可惜,因为各种原因,我暂时没有机会一个人背着行囊,沿着作者的地图自由行走。好在文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它吸引你,充实你,用写作者本身的功力与读者的想象力相融,让你完成一次心灵的旅行。更何况,这优美的字句勾起了我对于我所在的这座城的回忆,我倒也想回去走一走,看一看呢。

  “江湖已老,世界却依旧年轻”,我还想要去找寻,心中莫名的牵引。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最美的自己,在远方。”二十四个小地方,一路走来,春秋冬夏,看似稀松平常,实则蕴含禅意。很适合在晴好的午后,抿一口香茗,捻一缕日光,悠然享受独属于自己与文字构筑的小地方。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