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我的一只鸟_想起京都一只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旅行 > 想起京都一只鸟 > 属于我的一只鸟
韵韵轩 想起京都一只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11-02 20:11:51

属于我的一只鸟

       孙小宁主编新书《想起京都一只鸟》,在前言的最后写到:能从这本书看到什么,完全取决于读者自己,以及是否心中有个引擎张开着,试图想接应些什么。
    读完这本书,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小宁老师为什么在全书四十三篇文章中独选了《想起京都一只鸟》作书名?换做我,可能会选《寂寞之声》,因为它是全书我最爱的两篇之一嘛。
    这是一本让我安静的书。阅读的过程就是跟随二十五位作者行至神往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在文字中灵魂交汇的过程。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让时光静止让忧郁发光,情不自禁,我想去靠近他(《致赫拉巴尔》)。蒙古长调歌者家族的悲欢离合,跨越时间穿透文字,白骆驼鼻息间散发的清香,我闻到了(《寂寞之歌》)。《雨中雁荡山》让我迫不及待想起程。《虚写稻城》是全书我的另一篇最爱。兀自揣想,如果灵魂可以交汇,我已与它的作者合体。她的情感我都懂,她在替我写我。
    词语在一线白纸上无声流过,于作者既无声音又无对话,它存在的光辉只在读者的灵魂里闪光。此时文字不再属于作者,而属于读者。在灵魂交汇的空间,读者将人生体验融入词语,文字就是为我而写。
    小宁老师将编辑这本书称为绘制“文艺地图”,这让我联想到“文化苦旅”。但“一只鸟”的感觉不可能是“苦”的,鸟是轻盈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选这个书名是出于这样的考量么?
    读书如恋爱,贵在自由选择。作为一个酷爱读书又不善阅读经典的人,我对文学的感情是矛盾的。比如书中涉及文化人物约二十多位,我全然不知名的有四位,自认很熟悉的两三位,其余的皆一知半解。归因很多经典我没有读过或者没有认真读完。这本书给了我一个与经典、与大师重新相识相知的机会。那些曾经错过的也许可以由此重新开始相知相爱。
    书中有两位少数民族作者,我特别喜欢。鲍尔吉.原野和艾傈木诺。我曾经读过鲍尔吉.原野的一部散文作品,对他作为男性却拥有异常想象力的优美文字印象深刻。这一次在这本书中,他依然优秀,没有让我失望。“脚踩广场的月色,没有发出特殊的声音,月色没有因此减少(沾鞋底上)”(《他乡月色》),这样的文字读过,让我发誓一定要写篇有关月亮的文,必须用上这句。艾傈木诺的文字在我看来超越了美,似是一个侠者落拓江湖,一世坚守一个承诺。遗憾的是我寻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她的散文集与诗集。
    在陀螺般旋转的生活里,人渐渐失去了改变与向往的热情,甚至不再渴望被爱与被理解。这样一本安静的书,像一种孤寂的力量,牵引我,引出潜伏在内心深处的“一连串的刹那”,拨除人性中的粗糙,在文字中独自与生命本真对谈。好书虽多,得到一本能让人惊喜的书,何其难!我是幸运的,这一只鸟已经飞离了作者,独属于我了。
    世界无论多么美好,它都不可能只为了你而存在,所以不能要求太多。“不是对生活的哭诉,而是对生活的担承与化解。无惧无恐,无忧无喜。”(《江南寻阿炳》)
    平淡地读,悠长地回味,我的生活该是这样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