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听书的名字,感觉很神秘。对所谓的“清空杂念 人生从此提效30%”充满期待。
事实上耐着性子看完整本书之后,确实有一点比较有感悟。
原文如下:
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他能用那样的东西,穿那样的衣服,那随便拿个东西当礼物送他就行了。”
就是这句话,像是一句箴言,点醒了我。
日常生活中的我,工作中的我,确实是一个随便的人。手机屏保起泡了坚持用,水杯上的茶垢洗不掉坚持用,背包外面的皮质已磨灰坚持用,衣服袖口洗的发白坚持穿,钱包纽扣坏了坚持用,工作中的笔记本和水笔更是廉价。正是这样的一个个随便的小细节折射出我也是个可以随便对待的人。人生中曾经出现过的不被重视不被尊重的原因也终于有迹可循。
感谢这本书,使我醍醐灌顶。要舍弃性格中廉价的成份,经营自己本身,塑造值得被认真对待的形象。
至于书中提到的其他整理术,表示不能苟同。比如书中应当舍弃的东西中甚至提到了相册、奖杯等充满回忆的东西。这再我看来是万不能舍弃的,因为这些是我们和过去的羁绊,如果都一一舍去,那我们的过去可能就是一片空白。比如书中提到的家里只保留当下所需要的日常物品,不应该想着以后反正会用到,就使劲儿往家囤物品。对于我这样的宅女来说,出一次门逛一次超市,是必须准备一周甚至更长的物品的。尤其对于打折做活动的物品,为什么不一次性买回来,节省重复购买的时间呢?
而且在中国,旧物回收几乎没有普及,很多东西如果舍弃的话只有扔到垃圾桶这一条途径,但是我国的垃圾分类也几乎没有普及,完好能用的东西就这样消失,实在是一种浪费。虽然也感谢这本书,使我认识到从源头减少拥有的物品数量。但是这只能算是治标,非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