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有真相_吃的真相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吃的真相 > 吃喝有真相
Bob 吃的真相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11-24 14:11:37

吃喝有真相

对我的前程,我老爹曾有套朴素的理论:若能考上大学,就去学做医生;若考不上,就去当名厨子。在我看来,这两项毫无瓜葛的职业,潜在的唯一共同点是,都能练刀工。老爹却认为,这俩职业重要极了。他总认为,是人就得吃饭,所以厨师不会失业;是人总可能生病,所以医生不会丢饭碗。他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不懂电脑、极少看报,这决定他不会突发奇想,让我做IT网络工程师、编辑记者等职。事实上,对于人之生存而言,这些还真是虚职,能吃喝并健康的活着,是人的最基本权利。

我正成长为一名医生。按说,我也有点科学常识。遗憾的是,每每病人问我某某病该如何吃,怎么吃时,我的回答并不令人满意。换言之,食品营养知识的缺乏,让我在病人面前表现丢分。“竹盐或香蕉减肥”是否靠谱,牛奶与豆浆谁更好,防腐剂是怎么回事,味精和鸡精差别在哪里……我并不能恰当回答。好在,松鼠会作者云无心的新书《吃的真相》,摊在面前。而上述问题在其中,均能找到答案。


《吃的真相》,无疑是个优秀的榜样。本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并非简单的“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更是“授人以渔,终生之用“。作为在实验室研究做饭的人,作者并非简单界定食物优劣,能否食用的问题,而是摆出证据,通过推理分析,让读者在购买食材时自己去分析判断。换言之,本书像位身边朋友,平和告诉你食物的害益在哪里,那些食物谣言为何风生水起,如何才能分辨假象与真相,怎样破除自己对吃的偏见和误解。

当然,这并非彻底的主题写作书。准确说来,这是作者近几年博客文章的集粹。对于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作者用工并不算深,却无损全书的说理推论。换句话说,正是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基本常识的稀缺,才致使本书在很多方面,让人眼前一亮。人们关心吃,但焦点只集中于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的简单层面,至于道理倒无人追求。若细致一问,大多人回答:别人(网上)都这样说。人们喜欢以讹传讹,并不喜欢刨根究底,一探真相,因为那个过程貌似艰深复杂又毫无趣味。

读《吃的真相》,速度不能过快,原因有二。其一,本书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健康保健图书,它未明确指出一条健康饮食的道路,他以说理分析见长。这意味着,每每细致读掉一篇,都能让人在吃喝这事上获得全新的认识。换句话说,这像是在学习一本数学教材,每学完一节,就应巩固复习下才好。其二,本书知识面广博,你所能想象的大多食材、调味品和健康迷思,都能找到相关论述。换句话说,知识这种美好的东西,不能像读小说一样,极其饥渴的阅读。它应是细水长流的,摆放在案头。当你有所困惑时,核对目录,最后从书中寻求分析和答案,这样印象才更为深刻。

我能想见,当作者看到“不明真相的群众”对吃喝之事误解深深时,是多么的痛心疾首。就像梁文道在《常识》所言,“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乃因此为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对应于《吃的真相》,吃喝中的常识,本非高深莫测,只是细致探究的人少了而已。就像作者在序言中写道:“我都不觉得自己写的这些东西有什么太多的‘技术含量’,也经常说这些都是常识而已。拇姬则很严肃的说,在你看来是常识,公众却经常受到各种媒体的误导,我们要做的是把真正的常识传播开去。”

阅读本书后,你能否吃喝的更健康,谁都无法保证。毕竟,吃喝的影响因素众多。但毫无疑问的是,你再吃食物时,会多了一种“从科学上讲”的思维模式,尝试着主动寻求答案。阅读本书的最大获益,或许就在这里。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吃喝有真相”的回应

明亮的豆豆 2011-03-23 17:04:24

保持健康真的很重要

奥德赛的暗流 2011-02-17 17:38:22

基础生产者处于经济链的最底层,收入太低,厨子则是处于食品业链条最接近顾客的服务业顶端的,获得的报酬在个人等级上可以说是最好的。当然了这需要一定的社会繁荣度作为支持。真崩回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厨子也要失业了——别说,那时候医生地位会进一步提高,前提你脱离了旧世界的器材还能发挥大部分效用,哈哈。

变节者 2011-02-17 13:33:35

应该是:是人就得吃饭,所以农民不会失业;厨师手艺再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事实是,好像父母都不希望子女当农民,呵呵。

bobbylele 2010-05-19 00:30:17

遗憾的是,每每病人问我某某病该如何吃,怎么吃时,我的回答并不令人满意。

会在意,你应该是个好医生~

bobbylele 2010-05-19 00:29:20

lss~~正解~~哈哈~~

naomi hsu 2010-03-26 11:05:31

你爸爸真可爱

Bob 2010-03-12 08:15:12

回楼上:其实吧!做医生,不如认识一圈医生朋友。。所以,你没犯错。

lililin 2010-03-11 22:46:42

从你爹纯朴的理论来看,我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我父母都是医生,我却违背大人的期望当了个虚头巴脑的编辑记者,现在追悔莫及啊!

小灰灰 2010-03-10 11:36:01

嘿嘿,我的第一反应是——你爹应该喜欢大长今吧

樱花似雨 2010-03-07 14:49:16

佩服你爹的观点。准备看看这本书。说实话,现在真不知道哪些能吃,该怎样吃?叫“专家”些都弄傻了!

圩亓黽 2010-02-25 01:56:43

若能考上大学,就去学做医生;若考不上,就去当名厨子。
我一直这么想。。。。

Helen 2010-02-02 17:28:50

这两项毫无瓜葛的职业,潜在的唯一共同点是,都能练刀工。

Bob 2010-01-31 23:44:17

多大事啊!我才发现,干啥都能活的很好。

可可小鱼 2010-01-31 21:25:15

你爹的观点,我赞同。可惜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橱子。

Bob 2010-01-30 06:27:54

蚂蚁族.....

奥德赛的暗流 2010-01-29 14:06:56

看完以后,我唯一的感想是,你爹真是明智。比傻不啦叽的蚂蚁族睿智太多了~~

ali_wayi 2010-01-25 10:15:28

呵呵,我是在城市出生长大的,但我也和你父亲有同样的观点,可惜我从事的职业都不是这二者之一。如果我失业了,我也许会去尝试做个厨子。

×路 2010-01-19 21:33:22

ei...真的有用咩!
中国人太多人信: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耶!
看看去再说

粉红色大象 2009-11-25 05:12:04

恩, 我要去看这本书~~~~

moogee 2009-11-24 18:22:28

靠,为什么又要引述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