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书后,发现这是一本很大的书,578页,拿在手里非常厚重。而这么大的书装帧却很简约,没有市面上同类书那么花哨的包装,就是干干净净的一本书,连腰封都没有放。天蓝色的封面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这本578页的书,有的就是578页实实在在的内容。
不过翻开目录,给人的感觉似乎就不那么愉悦了。本书的第三篇是《儿科健康问题与疾病(196种)》,里面包括腹痛、痤疮、过敏反应、贫血、厌食等等等等一系列能让家长焦头烂额又束手无策的宝宝健康问题,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尚未见到宝宝的面,一心希望宝宝健健康康的准爸爸来说,更是祈祷宝宝不要出现目录里的问题。但是理智又告诉我们,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很艰难,都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希望自己的宝宝是铁打的,但却不能因此回避问题,有了问题怎么解决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于这本“健康育儿”来说,它的目录里写了多少儿童健康问题是必需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内容里如何去解决这些很可能出现的问题,能不能很好的解决?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了本书第三篇关于“腹痛”的那页,开头,作者写道:“对家长来说,腹痛是最让人迷惑也最让人担心的问题之一,因为你没法亲眼看到孩子身体里出了什么问题。”是啊,的确是这样,然后作者为我们分析了小儿腹痛的几种原因以及表现形式,作者用条列式为我们逐条分析了小儿腹痛可能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语言浅显易懂,逻辑分明,让家长一对比就能知道小儿腹痛可能的原因及相关对策。可以说,这是一部很实用的工具书,很符合“百科”的定义。
虽说是“百科”,但这本书绝不枯燥。我看到目录里有一个是“咬人行为”,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想看看作者在这里说了些什么。作者先概述了咬人行为的表现形式,然后试图回答了“怎么办”。作者给出了这样的一些办法:“追寻诱因”,“用事实说话”,“不要回咬他”等等。读到“不要回咬他”我不禁哑然失笑,倒不是笑这个办法太滑稽,事实上恰恰相反,我就看过回咬孩子的家长。作者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们:“经常有人建议回咬孩子,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并不明智,因为这会告诉孩子,咬人没关系,毕竟孩子会这样总结:‘老爸老妈能做,那我也能做。’”在这里,作者很认真地对待了这种看似滑稽的建议,然后用三言两语指出这种建议的问题所在,让人豁然开朗。
在回答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后,作者又给出了一个“健康小贴士”,告诉家长不要对这种现象置之不理。这个小贴士的全文如下:“有时候,‘别管他,他自己会好的’的确可以抑制坏行为,但我们更希望父母教给孩子更能接受的行为,帮助孩子摆脱坏行为。这种方法有双重的好处,它会帮助你发展出创造性的教养技巧,还能让孩子知道你是有价值的资源。欠肯定希望在孩子心中早早建立这样的印象,孩子长大后,麻烦的等级提高了,他也会本能地向你寻求帮助。”看来,这本书并不只关乎孩子的健康问题和疾病,也关心孩子的成长。它是一本“健康”书,更是一本“健康育儿”。它对家长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