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奇葩说拿起这本书_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 > 因为奇葩说拿起这本书
鱼鱼扬戈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2-05 23:02:02

因为奇葩说拿起这本书

室友看康熙,也跟着看了起来,有的人会以看了十年康熙自居,当然我肯定说没有这个格。路过书店多次,多次在畅销书架上看到蔡康永的说话之道1,所以不得不拿起来读。恰逢那段时间刚刚结束了对小薄短的日本小说的热情,读起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实在是觉得跟清汤寡水的日本文学比也多不了多少味道。

最近十分流行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起初也是抱怨康永哥(虽然不算实粉,但是特别感谢他能干站在一些少数人的角度说一些话)你总是爱举一些我有一个朋友,我的朋友xx(某个陌生且书面的名字)的例子,如果让现场人都安安静静听你一个说,才会忽然觉得也对哦,似乎是你说的这样。

又是在畅销书架拿起蔡康永说话之道2,站着很快读完,我突然发现这系列书首先有一个优点就是能站着读完,还不觉得累。

我很惊奇为什么康永哥会把有的太浅的道理给写进书里,而方法只是换了个复杂的说法。书里说说“不”的时候尽量怪自己,把责任归在自己头上,起初想不明白这句话到底是要教会我们做什么,后来发现其实就是在拒绝时候委婉告知对方拒绝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得从自己身上找,这样自己更加主动,又让对方容易下台。

书里说聊天用三大题型,适合哪种人呢?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不用见面聊天气了,聊美食吧,任何哽住的话题都可以借美食继续,因为吃是每个人都会的(这句话是我自己加上的),我确实不明白这到底是给什么样不会聊天的人的建议。

书里说自嘲,是有自信的人,才做得到的事。康永哥,这个真的没必要写进书里,初中二年级,在语文课本里学到自嘲这个词,老师就解释过这是一种自信。

但是看奇葩说久了,正如节目主持人说的,蔡康永说话的武器是一杯暖茶,去温暖你把你变成他的朋友,从而接受他说的话,而这暖茶不是一来就滚烫泼在你的身上,而是在你身上满满升温(暖茶是我自己做的比喻啦)。

所以一些在书中我觉得暖的地方,很值得在写书评时候再思考一遍,并且记录下来。书里说聊天聊美食,虽然个人觉得没有有聊,但是在文中康永哥有举一个例子甚是好玩,他问“你觉得吃素的人是不是就不应该穿皮鞋,拿皮包?”,问遇到过很多所谓素食者,所以很期待下次把这个问题抛给他们,他们会有什么样子的反应。

书里说关于如果你是存在感不强的人,我们通常的做法是用金表,钻戒,甚至以脏话作为标签装扮自己。我是一个喜欢给自己贴标签的人,这似乎也可以说明我缺乏存在感吧。回想给自己贴一些标签的经历,实在是应验了一句话没有人会注意你那么多的。如果一个人感到缺乏存在感,跟周围比起来如空气的你似乎就是你被大家认可的标签,那又有何防呢,我们接受最本质的自己,以不变应万变,起码在别人的关注与认可上已经成功了啊。(不记得书中怎么讲道理的,这只是我自己衍生出的感受)

书里说把修养拉到诚实的对立面去,这两者的维度不同。我们在争辩的时候,常常会被对方偷换概念,一方面觉得对方蠢得要死,一方面又想不出合适的词指出他的错误是什么。这时候我发现书里说到的维度,有点悬的词,说不上具体什么叫维度,但是大家都能懂得这就是我要说的。

书里说”交浅言深“时不妨先”试水温“”测风向“,虽然说比做容易,但是这道理很感谢在这本书里读到。

书里还讲到一个买洋装的故事,康永哥朋友子玉打算买一件红色亮片长袖洋装,店员通过了解推荐了子玉一件黑色亮片短袖洋装,外加一件红色长袖披风,虽然不是子玉最初想要的,但这完全满足了子玉”红色“,”亮片“,”长袖“,”洋装“的要求,这则故事俨然就是销售技巧的商业书籍。一边读书会一边思考作者,有时候自己会觉得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味道很淡,但是仔细想想他辩论赛的背景,加上工作经常跟会说话的人打交道,是不是一些浅显的文字在他口里说出来也会觉得高深起来。要在讲道理的时候把这个故事作为例子娓娓道来,我确实会觉得很伤脑筋。

一直以来觉得自己脑子转太快,思维又不是很有逻辑,遇到一些idea 很快就会忘记。读书也是这样,最近很少看小说,更多去看一些关于如果为人处事,脱口秀一样的文章,努力去记录下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这也算是一种锻炼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