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信》读书笔记
刘心武[著] 东方出版中心 132,000字 200页
作者遗漏在朋友处的一箱旧书信,不仅有往昔的日记,还有往昔的照片,信函也很丰富,不仅有冰心写来的,还有另外的文艺大家写来的也有无社会名声但于作者更需珍惜的至爱亲朋的若干来信。作者面对的是三十多岁至五十多岁的那段人生。日记信函牵动出作者丝丝缕缕五味杂陈的心绪。
作者的母亲和冰心是同时代的人,从冰心对作者的支持和指导,通过和冰心的几次书信来往和两人间的交往,引出作者曾经艰难的时光和自己在写作风格上的坚持,并感概时光流逝中世界对作家作品的无情。然而,每个时代都因其不同而诞生各种作家和作品,有的会对作家所处时代的人们作出启蒙或指引,或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当时代变迁,一批作家作品难免会被买入故纸堆中。还有一些作家作品在当时并不被看好,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成为传世经典。实际上难以对这两种风格作出高下的判断,谁都有谁的好,也都有存在的必要。
通过作者的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被大部分人批评,以及林斤澜和蒋孔阳对自己的帮助和肯定。引出作者的写作信念:把自己的作品当作艺术一样来创造,从当时自己所处的政治文化中走出去,写作一些具有长久阅读价值的作品。不能局限于自己所处的时空格局。
从吴组缃的小说《卍字金银花》,向自己90后的小朋友谈自己对小说的理解,讲述现代人对读书的观念。讲述了自己对老一辈作家作品的喜爱和推崇,以及羡慕老作家之间的和谐相处、切磋共进。这大概是因为作者本人曾经受过打压及排挤。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从作者的片言只语的讲述中,我感觉到文人之间的斗争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自古以来文人相轻,文人间的争斗,有时候因为文人本身的“天真”属性导致文人使用的“武器”,对对方造成的杀伤力是很巨大的。
对于“文人相轻”这个词语,曾经和书友讨论了几句。我认为正确的打开方法应该是,某个文人在自己多研究和熟知的领域,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不允许有不同于自己的观点。这是文人的傲骨傲气使然,然而并不是让你去无底线的攻击不同观点的对方。书友的解释更是美好,因该是“文人相倾”,倾心的倾,彼此互相欣赏,接触接受不同的观点,真心欣赏对方,然后和自己的观点互补、融合,如此到达更高点!
作者曾经的经历,认识到自己对人性认识的不足,也认可好的作品中应该多一些人性方面的东西,比如描述或者探索。延伸到作品不能仅仅是迎合市场而已。
现如今的网络文学的兴起,对传统的文学和出版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有人觉得快餐式的网络文学难登大雅之堂,就如当年对武侠小说的态度一样,然而,我个人以为,这何尝不是一种百家争鸣的现象或者说是一种新式的文学体裁呢?诚然,世面上大部分的网络文学基本都是一个模式或极其的毁三观。但我们要相信时间的力量和读者的眼光,总会有一些好的作品经历大浪淘沙的。所以,让我们对写作者多一些信心和期待,等到作家的出现。
附记-摘抄语句
P3.不仅有往昔的日记,还有往昔的照片,信函也很丰富,不仅有冰心写来的,还有另外的文艺大家写来的也有无社会名声但于我更需珍惜的至爱亲朋的若干来信。我面对的是我三十多岁至五十多岁的那段人生。日记信函牵动出我丝丝缕缕五味杂陈的心绪。
P9.在时光流逝中,许多作家作品就这样逐渐被淡忘。
P14.其实正是冰心教会了我,在这个世道里,坚决捍卫自我尊严该是多么重要!
P18.矛盾自己按主题先行的路数写作,却大度容纳林斤澜那种主题模糊的作品,这样的编辑作风应该世代相传。
P20.作为一个这样时空中的写作者,嵌入政治文化的福祸相倚,即使久享政治文化的甜头,终究无大意趣,不如把作品写好,使其多少具有长久些的阅读价值,才是人生大义。
P26.百家争鸣中的一种好现象。
P27.文学作品,应当讲求社会效果,讲一点真话,使人们警觉起来,感奋起来,因而帮着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帮助人们认清现实,共同前进!
P30.把自己的作品当作艺术一样来创造。
P38.溽暑蒸人,千祈珍卫!
P42.本来分歧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文艺上的分歧,美学观上的分歧,就让它一万年甚至更久地分歧下去,不但是正常的事,也是有趣的事。先贤蔡元培先生就说,“多歧为贵,不取苟同”。百花应当齐放,百家争鸣中有几家也可以不参与争鸣,自说自话。如果人类到某一天,美学观念划一了,作品全部“正确”了,“好”得一致了,那么,究竟是人类的进步,还是末日的征兆?
P44.被某些偏见所反对,恰恰说明你是正确的。
P47.反映出三十年前,改个开放初期,文学发展中,新观念、新尝试所遇到的阻力,以及所形成的文化人的心理状态与文化生态。
P48.我们同在一个江湖。
P49.这种对另外生命的真实而细致的关切,乃是人际交往中最可宝贵的,我感到如丝丝阳光照射到自己生命的叶片,正形成光合效应。
P50.既要相忘于江湖,也要相忆于江湖。忘记有时是必要的减法,而记忆更多的时候是“从一知万”。
P71.我是一个敏感的人。往往从别人并不明确的表情和简短的话音里,便能感受到所施与我的事虚伪敷衍还是真诚看重。
P72.其实每一个时空里的每一个具体生命,都无法逭逃于笼罩他或她的外部因素,其命运的不同,只不过是他或她的主观意识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不同罢了。
P74.生命是脆弱的。生存是艰难的。穿越劫难活下来是不容易的。
P76.人世间基于正直、仗义而冒风险保护别人不至沉沦的仁者,确实金贵啊!
P78.多年来阅世察人有所悟,深知人性的深奥莫测,世上就有那么一种表面上温良恭俭,而内里藏奸的人,也许就在你的身边,不可不知,不可不防。
P78.在流逝的岁月里,有多少值得记忆的声音积淀在了他的心底里?
P80.人生的足迹,印在春雪上,融尽是必然的。但有一些路程,有些足迹,印在心灵里,却是永难泯灭的。
P84.除了当事人,有谁还能为之动容呢?
P85.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其实都有卑微的一面,就是必定镶嵌在一个时期的大的社会政治经济格局中,无论乘势而兴,还是遇潮而退,概莫能免。
P91.义气这个讲究,早成社会绝响了,就是相关的戏曲剧目,也绝少在台上出现了。
P96.如果革命果真是让人们更加真诚、善良,而且包容一些有缺陷有弱点的生命,构建一个更合理的社会,那真应该投入进去。
P102.写作者不必为组织为群体去记忆,他笔下的文字应该是充分个人化的,一个大时代,固然有巨厦长桥,但一瓜一枣的细微存在,也是值得记录的。
P104.考虑到孙犁所处的写作年代与环境,那时候主题先行越演越烈,小说中的人物往红黑两极推演,就是写点“弯弯绕”之类的中间角色,也只是为了演绎阶级斗争的“复杂性”而非探究人性的诡谲。
P111.考察一位作家及其作品,需有“史”的眼光。作家作品是“史”的见证,“史”的进程又是作家的机缘或劫数。
P113.当下的写作者,多有讲究“接轨”的,与市场接轨,与网络接轨,与动漫接轨,与各种文学奖接轨,与西方文学潮流接轨……这些接轨,我以为都无可厚非,但是,再读孙犁,就觉得他那一辈作家里,像他那样,与真实的生命存在接轨,与真实的大地呼吸接轨,与内心真实的感受接轨,最后,无形中也就与人类总体文明接上了轨,其遗产,到今天,于我们后来人,仍有启迪作用。
P116.文学之河奔流至今,按结构主义的说法,写作再自由,出版再开放,风格再多元,其实都是在一些基本的母题里转悠:理想与颓废,信仰与怀疑,革命与守旧,忠实与背叛,救赎与逍遥,爱与死,暴力与性,原始生命力与文明推演,宗族与权力,恶之花与脏之美,变形与拼贴……
P119.经过许多生活阅历之后,才懂得任何生命都不可能完美,即使是会被青史记载的名人,也总是将自身的善美,裹挟着人性的弱点以及外貌的瑕疵,展示与特定的失控中。
P121.生命,从某种角度来看,是所处时空的人质。
P137.为了取胜,交朋友只是手段,而为了神圣而伟大的目的,牺牲些朋友真算不得什么大事!个体生命太渺小!宏伟目标价值无限!
P137.事实沉默在时间里,历史的脚步没有感情,为了目的没必要挑剔手段,个体生命只是历史巨脚下的蚂蚁!
P139.宇宙里,没有比弱小的个体生命更值得尊重的东西了。伟大的事业只有在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前提下才是真的伟大。
P160.消费生命的方式。
P168.极左势力动辄将学术问题上纲为政治问题置人于死地的那个并未湮灭的“传统”的联想。
P171.中国文学现状及个人创作历程。
P173.谁也不能自以为真理独在自己手中,以霸主心态学阀作风对付别人。
P175.愿我们所置身的人文环境中,今后能少些直至涤荡掉挟政治构陷的行帮霸气,多些容纳歧见与人为善的真诚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