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悖论_布鲁克林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布鲁克林 > 叙述悖论
把噗 布鲁克林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2-23 12:12:06

叙述悖论

托宾的写法其实很简单:自由间接文体+对话。通过人物的视角去看、人物感官去感知,一方面脱离了第三人称叙事平板的客观视角,读者得以进入人物内心;另一方面读者对故事的认知虽然限于人物视野,但又浸透着叙述者的意识,作为中间人,叙述者将人物的想法转述给读者。这就开拓了客观与主观间广阔的变通空间,其效果将受制于叙述者所发出的腔调。

悖论在于,虽然女主角艾丽斯是整本小说的全力所倾,但她的形象是模糊的。即便出现在封面上的西尔莎·罗南作为先入之见,预先建立了读者的期待,但随着阅读进展,这个熟悉形象会显得越来越模糊。与之相反,是围绕在女主角身边的众多人物形象,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但由于一些动作和对话的描写,却坚实地占据了我们的脑海。他们是艾丽斯的家人(母亲、姐姐、哥哥),弗拉德神父、艾丽斯在布鲁克林住处的房客,店员,男友托尼的家人等等。

这种效果只能是自由间接文体产生。当我们不断地进入人物内心,只会迷失在一片海一样的广阔空间之中。尝试通过人物内心确立形象将是失败之举,尤其是对于女人来说。形象当然不会是托宾的写作目的,对我们来说,艾丽斯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角色,没必要用一个扁平的形象将其框住。唯其信息之模糊,增加了读者的体验。我们失去了把握人物动机的能力:我们如何能知道艾丽斯最后为何又会与吉姆产生缱绻之情,是受到姐姐去世的打击?这种丧失是以增加体验密度为补意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