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中间_布鲁克林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布鲁克林 > 站在世界中间
凉小鱼 布鲁克林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4-20 23:04:50

站在世界中间

读《布鲁克林》到一半的时候,我还在想,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寡淡的小说。平淡的情节,平淡的叙述,甚至连人物都是扁扁平平的。我一边读一边设想着,如果是我,我会加入一些怎样的冲突与高潮,甚至是心理的描写,让这个本来应该很动人的故事更加让人觉得切肤。甚至我还不停地想起陈丹燕的《慢船去中国》,与托宾比起来,陈丹燕对美国梦的描摹可以拿布克奖了。

托宾当然不是描写年轻女性心理的一把好手,甚至在男作家里,他估计也只能排个中间。他忽略了太多的东西,比如爱尔兰女孩埃利斯第一次远航美国的局促感,比如她与托尼第一次接吻的不安。甚至,他把埃利斯的生活也安排得太顺了一些。古板的房东竟然最喜爱她,偷偷给她全家最好的房间。合租的女孩虽然各有龃龉,竟然也从未对她恶言相向。在美国的男朋友除了身高不够,其他无可挑剔,他的家人也对未来的儿媳毫无意见。她在布鲁克林学院的课程从未失手,两年就顺顺利利拿到会计执照,原来的公司竟然也可以允许她休假一个月而且承诺她回来就升职。

然而,这本书读到中后期的时候,我却切切实实地从这本言语寡淡的小说里读出了味道,让我不禁认为我得了斯德哥尔摩。我发现我忍不住地把自己代入那些寡淡语言的巨大空隙中。托宾刻意忽略戏剧化情节,是因为对于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故事的骇人听闻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从爱尔兰到布鲁克林,是每个一代移民都走过的历程,其中的辛酸,几乎每个美国人都能够讲出一本家族血泪史。但作为“人”的挣扎,对于“身份”的纠结,却是共通的。没读过托宾其他作品的我甚至觉得,他是有意给期待伏特加的读者倒了一杯白开水,然后说,喝吧,喝出它的味道来。

乡情故事说到底,无非是身份认同的纠结拉扯。站在世界的中间,埃利斯急切地想知道自己是爱尔兰的埃利斯,还是布鲁克林的埃利斯。二战前后的爱尔兰,是个与中国农村无异的地方:熟人社会,土地贫瘠,年轻人没有工作纷纷出逃,老年人在家郁郁度日。埃利斯的父亲早年去世,哥哥们都去了英国打工,姐姐寻求到一个去美国的机会,不置一词地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埃利斯。后来,埃利斯想到为什么更成熟冷静、能力出众的姐姐会放弃这样的机会时,她突然意识到,她们两个女孩子总要有一个留在家里赡养母亲直到送终。把出国的机会让给自己,姐姐已经选择了一生不婚。在马克唐纳的戏剧《丽南山的美人》,毛琳与母亲相依为命又互相憎恨,终于上演了一部充满了黑色幽默的苦涩爱尔兰社会缩影。马克唐纳用两个小时的连绵阴雨让观众体验到二十世纪中期爱尔兰社会毫无生机的绝望,托宾只用了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但对照两个故事,这一句话背后,全都是惊心动魄。

而布鲁克林,埃利斯给母亲和姐姐的信里写到,四季分明,日新月异。两年的大学课程可以保证她的前途,前提是她得同意卖商品给有色人种。这一切埃利斯都默默地接受了。交到意大利男朋友托尼后,她担心的是怎么用叉子优雅地吃意大利面,以及自己的肤色对于沙滩阳光来说是不是太苍白。以及,她心里默默地想着,她想要在结婚后继续工作,哪怕是兼职也好。然而一向平平淡淡的爱尔兰女孩埃利斯,终于还是变成了布鲁克林女孩。她主动邀请托尼进了自己的房间,然后,去市政厅领了一张结婚证。

因为姐姐过世回到故乡的埃利斯纠结着自己过去的生活。她回到梦寐以求的老家,却发现自己无法适应,听到母亲唠叨那些与自己有关无关的邻里八卦,她也不再关心。 她理应留下来陪伴母亲一生,况且现在的社会也有所松动,邻家曾经暗恋的男神垂青自己,似乎她可以忘记布鲁克林的过往,与男神结婚,过条马路就可以照顾妈妈。布鲁克林的生活此时又像一个旧梦,她与托尼还没有实践过的未来,在家乡踏实而沉稳的环境中变得虚无缥缈。她把归期一延再延,连托尼的信也不愿打开。可是,现代社会与乡土社会最大的区别,乃是对于隐私权的窥探程度。埃利斯邀请男友在家过夜,房东太太无非是一言不发地给家里多上了一道锁,而在爱尔兰的乡下,布鲁克林的房东太太也可以在电话线里摇身变回爱尔兰杂货铺的大表姐,七嘴八舌地讨论她有没有嫁人。埃利斯的返程船票,究竟是到了日子。

埃利斯的选择看似都只是顺社会和人情的变化,然而这个不怎么说话的小姑娘硬气的性格,却在这些选择中流露出来。说到底,性格即选择,选择又决定人生。她想工作,她要读书,她期待结婚后也能独立,这些是她在家乡绝无可能实现的愿望。从爱尔兰到布鲁克林,我跟着埃利斯重新穿越了海洋,看到自己从选择出国,到初来美国,直到回国再回来的过程。她的迷惘我都直到,她的每一个决定我都理解。即使她最后抛下妈妈一个人离开,我也没有办法去指责她什么。那些不需要离开父母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是幸运的,对于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幸运的人来说,我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已经是惩罚,所以就不要再加上一道人为的伤害了。

对了,在小说的最后几页,托宾终于爆发。埃利斯匆匆确定了回程的时间,告诉母亲自己第二天就走。她的母亲,这位刚刚失去一位女儿,期待另一个女儿能够回家扎根却又最终意识到自己要孤独终老的女人,对她的女儿说,我有点不舒服,我要回房间睡觉了,我帮你定好明天早上来接你的车,就不送你了,因为我只想说一遍再见。

眼泪终于是止不住了。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站在世界中间”的回应

王小刀 2016-05-14 08:44:46

喜欢这句“他是有意给期待伏特加的读者倒了一杯白开水,然后说,喝吧,喝出它的味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