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划记部分_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 >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划记部分
利尽南海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1-30 13:01:16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划记部分

前言:
集中精力度过一小时和精力涣散地度过一小时是截然不同的。
目标是把工作效率提高三倍。然后用省下来的时间来更尽情地享受人生。

时间整理术01——将任务变为可视化便签纸:
不要从“现在”这个瞬间移开眼睛。
工作分配到手之后,将任务写在便签纸上,并贴在显眼的地方。等完成任务后,将这张便签纸撕下,扔进垃圾箱。
便签纸的量直接转变为工作任务的量,我们便能对工作有了视觉上的把握。
在电话中听到TODO任务后,也可以拿大一点的便签纸直接当笔记纸用。

时间整理术02——用文件夹制作便携式ToDo列表:
决不能把自己的实现从便签纸上移走。

时间整理术03——事先贴好便签纸:
把便签纸放入钱包或名片夹中。
把便签纸事先贴在需要贴的地方。

时间整理术04——价值25,000美元的中级ToDo管理术: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TODO管理方法。首先是要求员工在下班前写出六件明天必须做的事情,然后按照重要程度,用数字1到6给这六件事情标记排序。第二天早会上,对昨天的任务列表进行确认,并按照排好的优先顺序来进行处理。
把有粘胶的那一头倒着贴到靠近自己的这边,便签纸就不会因手腕动作而脱落。
TODO的优先顺序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时间整理术06——两分钟内能搞定的事就尽快搞定。

时间整理术08——拥有多个ToDo列表:
在进行日程表管理的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必须将其集中记到一个地方。到处乱写跟日程表相关的笔记,是禁忌中的禁忌。

时间整理术09——活用“提醒事项”功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午餐不要吃太多。”
下午还有活要干,午餐少吃点吧。

时间整理术10——发薪日决不取现。

时间整理术11——运动后来瓶啤酒:
解决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就可以遵循这种快感原则。
干完一件痛苦的差事后,你也可以犒劳犒劳自己。
养成习惯方程式:运动+啤酒=愉快的TODO》习惯成自然
比起对的事,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快乐的事来做。

时间整理术12——制作”不做“清单:
冈本太郎《让自己带点毒性》“好像人人都觉得人生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可我却相反,我觉得人生应该是不断减少的过程。”
即“我想养成XX习惯”的这个想法背后,肯定有个“明明不能做XX的,一不小心又做了... ...”这样的恶习。
“不许做”清单(“Not ToDo清单”)
不说别人的坏话
不吃早饭
不玩游戏
决不赌博
电通魔鬼十则:
1.工作是应该自己去创造的,而不是被分派的。
2.所谓工作就是要不断主动地出击,而不是被动地招架。
3.要做就做大事,做小事会让自己变得渺小。
4.瞄准困难的工作出击,攻克它时,你也会随之进步。
5.一旦开始就永不放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6.领导周围的人,并树立榜样。
7.要有计划,有了长远计划后,便会忍耐,会下功夫,也会朝着正确方向努力并拥有资源。
8.要有自信,因为没有自信,你的工作就没有魄力、韧性和厚度。
9.大脑随时”马力全开“,做到八面玲珑,一丝不苟。服务就是这么回事。
10.不怕摩擦。摩擦是进步之母,是积极的肥料。不经摩擦,你用不能成器。

时间整理术13——把中长期目标变成习惯:
《天才!》天才的诞生需要积累1万个小时才行。
有一位钢琴家在电视上说:”我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坐在钢琴前。“第一早课是弹钢琴,而非吃早饭,看来他已经把弹钢琴变成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我们只有像这样贯彻下去,不断积累,最终才能变成某个领域的高手。
习惯是第二天性。
”每天必做“跟”三天做一次“比起来,反而更容易坚持下去。
今日事须今日毕,这种观念会改变你生活的节奏,最后慢慢变成了”习惯“。

时间整理术14——对ToDo积累的成果做出反馈:
每天走路8千步的目标。
跑步,”每个月100公里“
如果以阅读为目标的话,可以记录读了多少本书;如果学习的话,也可以记下总共看完了多少页的教科书;如果是乐器的话,则可以记录联系了多少小时。数字最好的地方在于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有进步。

时间整理术15——瞬间改变人生:
”一时大意,一生残疾“
如果像这样不重视每个瞬间的话,就等于否定了由这些瞬间积累而成的一生。
如果不能集中每个瞬间精力,肯定什么事都做不成。将每个小小的任务作为生活中的习惯来执行下去,这便是"ToDo妙招"的精髓所在。

时间整理术16——忘记日程表的细节:
日程可不是用来”记忆“的东西。相反,日程应该是用来”记录“的。如果依靠记忆的话,就很容易发生”马虎大意“的情况。忘记日程会让你丧失信用,而这信用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挣回来的。我在刚走入社会工作时,常常有人会这么提醒我。
短时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
你越是想要出好的结果,就越需要集中当下这个瞬间的精力去做事。
我们不能用脑子去记日程,我们使用记事本来记日程为的就是要让大脑从中解放出来。

时间整理术17——记忆日程表无需亲力亲为:
首先,有效地管理日程表需要电脑。
说到使用电脑管理日程表,我推荐把日程记到Google Calendar等云服务上。
如果你预先设定好闹钟,还能通过电子邮件将选定的日程表发送到手机里。我一般设定为提前三十分钟发送邮件。

时间整理术18——共享日程表:
可以把自己的日程发送给别人,让个人日程表“可视化”。
你的日程表不再是简单的备忘录了,更变成了一本业务联络帐。

时间整理术19——怕丢脸,就把日程表填满吧:
“把耗时15分钟以上的工作写入日程表”便更添加了一层现实意义。
在意他人眼光的虚荣心也能成为帮助我们养成好习惯的利器。

时间整理术20——将私人计划标为橙色:
我觉得所用颜色的数量最好是在三个左右。

时间整理术21——定制一周的日程计划:
确定一个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反复利用,熟能生巧,最后工作越来越有效率。
守》破》离
守:模仿“原型”,并掌握技巧。这步是承袭师傅的价值观。
破:独立思考,尝试与“原型”不同的做法。独立思考疑问,恶战苦斗,找出答案。
离:即使是下意识的动作,也能自然遵循“原型”的规划。跻身高手行列。

时间整理术22——星期一不会客:
尤其是星期一上午是否定制好日程表。这是决定这一周是否“忙乱”的关键。
有效率的做法是星期一安排开个公司内部会议,而非与外部进行会晤。
应该将星期一的上午当做餐厅开始营业前的准备时间来使用。

时间整理术23——星期三尽量安排会面:
我们把跟外部客户会谈的时间都集中安排到星期三,就肯定能省下不少在路上的时间。
把对模式的认识与对自己角色的认识联系起来,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大简单。

时间整理术24——星期五的晚上别去喝酒:
星期五是回顾一周、反思一周的日子,是预测和安排下周计划的日子。
在星期五提前安排好下周的日程,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毫无杂念地享受周六日的休闲时光了。

时间整理术25——将日程表模式设定为”重复“
事先在Google Calendar里输入需要重复的工作。
如果说职业体育选手是使用身体的专家,那么营销人员则应该成为使用时间的专家。

时间整理术26——以两周为单位调整会谈预约安排:
意识到一周之末与下周之始间的”联系“
因为如果某件工作涉及其他公司的人员,很多情况下都是以两周为标准来制定日程计划的。

时间整理术27——用软件为工作计时:
我们像这样回顾每个项目的时间使用情况,就能掌握进行某些具体操作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时间预测的精确度。

时间整理术28——以25分钟为工作单位的番茄工作法:
以25分钟为单位来工作,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

时间整理术29——在可能会拖长的会议后面安排外出计划:
只要在会议开始时跟大家打个招呼说“我待会儿约了客户见面,所以X点就得走”,其他与会人员就会尽量赶在你说的那个时间点前把会开完。
如果回忆还是延长了,你也能中途退场,之后再跟同事确认会议讨论状况和结果即可。

时间整理术30——留出点时间约见自己:
                      ToDo 日程表
管理的时间 此时此刻 不远的将来
目的 埋头于现在该做的事情 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

时间整理术31——把握生活的节奏与旋律:
需要清楚地意识到每天每个时间段需要完成什么工作。

时间整理术32——牛顿时间和柏格森时间:
如果你觉得时间都是均匀地流逝,那么你可能会忽略一个重要的东西——“浓度”
牛顿时间 柏格森时间
客观的 主观的
混吃等死的时间 专心致志的时间

时间整理术33——在开工前搞定当天的工作:
形式上的会议是用来休息大脑的。

时间整理术34——戴上眼罩,调整呼吸:
当你想将精神集中到某件事情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的事业变得狭窄一些。

时间整理术35——占领会议室,大玩“会议障眼法”
被电话打断思维,再想找回当初的集中力可谓是难于上青天了。

时间整理术36——动手打扫,提高集中力:
想要排除杂念,提高集中力,最值得推荐的单纯操作是打扫办公室。
据说他在兼并的公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贯彻6S的做法。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礼仪、教养、
请大家拿上各种清扫工具,试着干点“粗活”,调节自己的情绪。

时间整理术37——巧用“暂存箱”,省出更多时间:
正因为你想要去好好整理一番,才会变得无从下手。
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这并不是因为这个人自由散漫。反而是因为他们太过认真,总觉得“必须好好收拾一番才行”。
我们应当尽量确保办公桌是工作的平台,而不是堆放东西的仓库。

时间整理术38——不要企图一次就把硬盘整理好:
首先我们把文件分为三类:①文件流(flow)、②库存文件(stock)、③参考文件(reference)。
我自己创建了三个文件夹。文件流的文件夹为“Project”(项目),库存文件为“Completed”(已完成),参考文件为“Reference”(参考文件),然后在其中再创建每个项目的文件夹。
把单个文件放入文件夹时所做的判断不断细分,将复杂的判断过程变得简单,从而进行整理。

时间整理术39——用“懒骨头原则”整理名片: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名片的放置顺序是把最近刚联系的人放在最上面。
在将名片信息输入数据库的时候,我们只需输入经常联系的人的信息即可。
只有经常使用的那些数据才有资格进入数据库,这便是符合“懒骨头原则”的高效整理术。

时间整理术40——午饭总要剩一口:
一旦午餐吃多了,几乎所有人都会丧失集中力。
只需少吃一口饭,就能使下午的集中力提高很多。
现在我只需要喝一杯蔬菜汁就能搞定一个上午。
每次吃完饭后都会觉得倦怠,这是事实。

时间整理术41——分别使用两种集中力:
“出神”型集中力可以帮你“忘记时间的流逝”,而另一方面,“观之目”的集中力可以让某段时间停止,或让某段时间的过程变成慢放效果。

时间整理术42——在出神状态下写邮件:
回复邮件的时候,用出神状态的集中力比较适合。

时间整理术43——准备迷幻和爵士两种音乐:
这类音乐节奏感很强,特别适合激发出神型集中力。

时间整理术44——下午两点会客:
我把不需要出神型集中力的任务——“会见客人”放到一天的正中间完成。

时间整理术45——留出空档期:
把“什么都不干的时间”放在哪个时间段。
不好好休息就没法做有创造性的事情。
在这段空档期内,我们可以做些平常总是没法静下心来做的事情。例如①管理长期日程表、②ToDo管理、③设定目标等。利用这段时间来做处理这类事情,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货。

时间整理术46——利用身边的度假村和温泉:
我工作得很疲惫的时候,就会去趟温泉泡一泡。重要的是在身心俱疲的时候,稍稍从日常生活中逃离出去。
沉下心来纵观人生,思考人生。

时间整理术48——用仪式提高爵士乐型集中力
灵感总是不期而至,根本没法预先计划好。
当他坐到某个办公室前,手边集齐了这本书的相关资料,再加上不同的桌子和文具,他就能成功地进入某一本书写作“状态(模式)”当中。
我们要明确地告诉自己是否能够集中精力,不是精神力的问题,而是环境的问题。

时间整理术50——计算自我成本:
大多数人都在浪费时间。这只能解释为大多数人都以为时间是无穷无尽的,并以此为前提而行动。
如果我们以这种成本观念为基础,重新审视工作的话,我们就会知道在企业中存在着很多浪费的情况。
只有清楚认识自我成本,才能使生产率得到提高。
自我成本(每小时)=年薪/一年的劳动时间
会议成本=参加人员自我成本总额*会议时间
只要工作提高一分钟的效率,就等于是提高了50日元的效率。当这种“改善”活动日积月累后,我们的生产率也会随之提高。
你会对自己的人生形成一种成本意识。这种意识最终会让你走出多姿多彩的人生路。

时间整理术51——付出时间,收获经验:
但是你投资时间后,它会以另外一种形式返还给你。有人花费了时间在“慢跑”上, 也许他能收获“健康”。有人把时间花在追求男朋友/女朋友上,也许获得的回报是“爱情”。然后在商业领域,我们能够得到的大部分汇报是“金钱”、“经验”和“信用”。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比如你有没有想过不去学金融,这让你损失了多少的利润?不去学英语,这又让你放弃了多大的利润?很多“应该干却没干的事情”因为你的放弃,让你遭受着莫大的损失。但是很多人对此并不在意,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把这些当做成本来考虑。
与其考虑做的风险,不如考虑不做的风险。
失败之后总会得到一些教训,这就成为了我们的宝贵经验。
当你将投资回报的着眼点放在经验上之后,你的时间观念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改变。
通过出售时间获得金钱。
通过将时间转换为经验的过程来获得金钱。首先将时间投资于积累经验,然后经验不断积累,最终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金钱回报。
这种情况不是出售时间,而是用时间来进行投资。用金钱进行投资时,我们会购买股票,把金钱转换为其他形式,然后等待升值。投资时间时,我们将时间转换为经验或信誉。
年轻的时候应当投资时间,赚取经验的积累。

时间整理术52——投资20%的时间搞自己的研究:
自己的时间会变成经验、信誉、人脉,成为资产。
古语有云:“年少时就算是花钱买,也要买苦头吃。”

时间整理术54——时间投资应重视基础投资:
长期投资不受一时的流行风潮左右,可以帮我们获取长期回报。

时间整理术55——投资回报是股利收入:
趁年轻的时候,洞察未来,积极进行时间投资是非常重要的。

时间整理术56——项目的性价比:
有必要耐心地花些时间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

时间整理术59——将在家时间涂成灰色:
掌握好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远远地望着日程表,总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每天24小时都是可用的时间。

时间整理术61——思考要简单:
如果选项越多,盘面就会变得越复杂,棋手就会在出招时产生犹豫。

时间整理术62——时间投资的效率与效果:
如果我们仅着眼于局部去追求效率,可能会丢掉整体的效果。

时间整理术64——团队共享文件的妙招:
严格遵守文件的命名规则。以“项目名称+文件内容+日期”这一规则。
只需将那些有必要共享的文件,由文件管理人员命名之后将其保存到共享的硬盘内即可。文件共享时,制定负责人,严格落实命名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时间整理术66——发票按开具时间的先后顺序粘贴:
在这样的时代,重要的是尽量把一成不变的工作变成固定的“常规工作”,而那些不断发生变化的工作,则不能变为“常规工作”,需要灵活处理。
将工作常规化的关键是信息的一一对应。

时间整理术67——让工作沟通变得格式化:
EXcel之类的电子表格软件正是制作这些文件的最佳工具。

时间整理术69——将业务按三级跳远分成三个阶段:
Plan>Do>See。即实施计划,最后再验证结果。

时间整理术70——把常规化的工作外包出去:
把那些不需要沟通的业务外包出去,则是个不错的做法。
如果一味地等待对方的指令,等有了指令才开始工作,且除了指定内容外,不再多做任何工作,那么这个企业被外包的日子就不远了。

时间整理术72——泛读10本未曾涉足过的领域的书:
我们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而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阅读一本又一本相关书籍。

时间整理术73——把不投缘的人纳入团队:
灵感型、逻辑型、人情型、孜孜不倦型。

时间整理术75——把一个人的工作分给两个人做:
关键在于不断重复。
在那里,部下在一旁观察老员工的所有所为和第一线的工作内容,耳濡目染,逐渐掌握了相关知识。那里就有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工作技巧。
靠技巧来实现的“乘法”世界。

时间整理术76——重要的会议要站着开:比起时间的“长度”,“浓度”更为重要。

时间整理术77——团队时间的加法与乘法:
不对时间使用加法,而是要进行乘法运算。

时间整理术78——按季度制定计划:
以三个月为单位来划分一年时间的方法。
重新找回当时的时间分配的感觉。

时间整理术79:——在计划里体现出季节感:
有意识地去划分时间段,并且分别给每段时间赋予不同的任务,就会收获不错的效果。

时间整理术80——制订旅行计划:
正因设定了这个断电,我们才能感觉得到时间的有限性,才能更加珍惜每一天。

时间整理术81——从目标图景倒推,来制订计划:
以三年为单位设定一个目标的方法。
“连坐三年,冷石变暖”
再设定十年左右稍微长远一点的目标。如果你是二十出头的人,就设定一个目标来决定自己“到三十岁之前要完成哪件事情”。

时间整理术82——紧跟时代步伐:
如果你盲目地相信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那么你就无法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每当出现这种新一代人的时候,我认为能否让自己重新蜕变成这一代人,也许就是让你持久活跃在第一线的秘诀所在。

时间整理术84——把自己的梦想设定为手机待机画面

时间整理术86——在社交媒体上写出梦想:
不能肚子霸占梦想,而是应该与别人分享才对。
个人档案的一部分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试着大胆地把梦想班上社交网络,天空海阔,畅谈一番吧。
这样一来你或许能结识一些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
社交媒体是在提供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的服务,那里很有可能让人与人因志趣相投而走到一起,而这种“乘法效应”也正是扩大人脉的妙趣所在。

时间整理术87——生存术要先于人生论:
真正宝贵的不是关于那些琐碎工具的内容,而是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本质内容。
战术先于战略存在。
作为人生论的药引,我们最好先掌握生存术。
不断进行各种尝试,看看是否可行。
行动胜于理论。
所谓生存术,就是一种不假他人之手,积极应对的方法。

时间整理术88——让生命的“能量”在予赠过程中不断循环:
我们不要去想时间是为自己而花费的,而是想成把时间赠送给了自己所在的场所。一旦你开始这么想,赠予的循环链就开始转动了。

时间整理术89——人生的微分和积分:
不断尝试新鲜的体验,带着惊奇、有声有色地度过每一天,这样的生活是可以永无止境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