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一直很杂,会几本书同时穿插着看,这次是《我知道你没那么坚强》、于丹的《人间有味是清欢》、《狼图腾》交叉着看,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点,阅读在不停跳转。相较而言,阅读《我知道你没那么坚强》几次忍不住停歇,触发你设身处地的疼痛,许是因为它的真实。
它的真实在于给不出华丽转身的结局。《走好,姑娘》的“她”打出生就不被自己的母亲喜欢;七岁癫病确诊,在学校再次犯病被同学视为“妖怪”;她害怕过年,害怕过年里充斥的母亲的歇斯底里,父亲的抱怨忧虑;大学时,争吵不断的父母终于离婚,父亲却开始酗酒,她成了父亲怨气的消化桶;临近毕业,父亲却被发现晚期病症,最疼爱她的奶奶突发中风,甚至连陪伴她的小猫点点都差点被农药毒死……可以看出,作者远近写作中的克制,纯第三者的角度叙述,没有半句感叹性的语言,却字字都是磨砺人生的血泪。文章在“她”独自前往北京的那天打住,读的时候,总觉得后面应该还多点什么,比如“她”的生活得到了大的改观,比如“她”有了个疼她爱她的人,不再如此孤苦……后回头一想,这样的结束恰恰体现了故事的真实,这样的故事不是为了给你鸡血,叙述记录本身就是它的目的,为的是对抗伴随岁月消逝日渐迟钝的触感与淡化的记忆。
它的真实在于不掩饰人性的贪婪与丑陋。《你好,姑娘》篇章里,小柒的父亲因病没了,葬礼上,父亲原配家庭的儿子们,名义上小柒同父异母的“哥哥们”依然谈笑风生;差四天的一年后,小柒的母亲也去世了,成了孤儿的小柒想要继承父亲留下的房子,一直对父亲心存怨恨的“哥哥们”却出来为难了,即使从未尽孝,对于作为“儿子”的遗产利益却寸步不让,让人心寒。又会有多少个“小柒”,在不受眷顾的命运下,看尽部分人人性的贪婪与丑陋?
它的真实在于我们都是普通人。读文《还好,姑娘》时,忍不住想起自己孤身北漂,亦总是被人问起,“最近如何?”而回答与书中的小忆一样,“还好”。书中说小忆口中的“还好”,“其实是自己的期待值,对任何人事不带有过分的依赖与期待,也没有过分的要求。”再细细思量自己口中的“还好”,许还包含了一丝面对自己选择的不悔与倔强。我相信,在大城市的角落,“还好,姑娘”的故事在不断上演,重复上演,许有人退出了,更多人却在坚持着,不需咬牙,只因那是他们自主选择的一种生活状态。经年后,愿你我都成为“很好姑娘”。
还有《加油,姑娘》依依奋斗的孤独,《就当一次路过》里东东命运的无奈;《去你的人生海海》里小松爱情的现实……这些故事里,作者远近作为朋友、作为儿时玩伴、作为哥们或是作为外孙,写的都是生命中重要的人,于他们,远近以“真实”二字担保,足信。因为他们构成了远近的牵挂与纪念,我相信,在远近的心中,他们眼中自己的身份,比作为一个“作者”更为重要。文末,远近用四篇文章叙述了姥爷,于很多读者而言,许不如“姑娘”系列感同身受、一读再读,然于远近而言,却是生命真实的痛楚与怀念,如他言,“姥爷的四篇文章,是这本书里最特殊但也最为重要的存在。”
豆瓣写文,总是随心而起,随性而写,感性居多。然写作以上文字,心里总是克制,怕弄错信息,怕煽情过度,怕造成误解,小柒用四个字形容了该书,亦正符合我阅读该书及写下这些文字的心情,那便是“郑重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