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页写进一张纸_Don't Make Me Think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UCD > Don't Make Me Think > 147页写进一张纸
1974年的逃亡 Don't Make Me Think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7-04-03 17:04:38

147页写进一张纸

网站开发的项目会议

与会者:项目经理、网页设计师、技术人员、市场人员。

设计师提出,网页应增加下拉菜单,技术员予以反对“大多数人都不喜欢下拉菜单”,市场人员为显示权威,要求提供下拉菜单使用的研究数据,技术员便扔出杀手锏“我认为在我们的远程服务器ASP页面上,使用下拉菜单会有问题。”项目经理对下拉菜单的争论毫无兴趣,从头至尾不发一言。

争论没有结果。

steve krug认为,这是市场文化与工程文化发生冲突的一个案例。市场关心的永远都是预期的回报,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而工程人员(美工和技术)更关心网站实现的可行性,他们惧怕更大的工作量和网站规划背离设计的初衷。

如何解决市场文化与工程文化的冲突?争论的重点并不在于下拉菜单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或在技术上实现的难度,而是网站设计能够使大多数用户使用时拥有良好的体验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依靠低廉实用的可用性测试。

以上的案例出自《Don"t Make Me Think:A Common Sense to Web Usability,Second Edition》一书,书的中文译名噱头十足《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网页设计秘笈》。电子出版社为了本书杂国内的宣传和销量,取的这个不伦不类的书名有误导读者的嫌疑。

“别让我思考!”这才是本书突出表述的中心观点。

用户浏览网站,是一个堆积问号的过程,显而易见的、吸引人的内容最容易被用户点击。因此无论是光标、华丽胡哨的人物、很酷的名字、多重选项和下拉菜单等等,都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如果一切不可避免,至少要让网页做出“自我解释”。

这就是网页设计的第一法则:别让我思考!开发网站,就是去掉那些“需要思考”的问号。

用户阅读(使用)网页通常是在扫描与我们手头任务有关的内容、触发个人兴趣的关键字和短语,在完成快速扫描后才会进一步的阅读。用户不会做出做最佳选择,而是满意即可;用户不会追根问底,而是勉强应付。

“容易理解、容易找到、清楚的引导”,让用户在网页上最少的思考,就能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可用性是网站对用户的基本礼貌,也是获得用户敬意的保证。

层次清楚的导航条、明显的标签、响亮的口号、清晰的内容区域归类、最少的视觉干扰……它们将构成一个吸引人的网站主页。

“可用性测试”?对使用过程的录音录象、调查问卷的收集和整理、开发小组根据测试结果的再度改进……很抱歉,用《Don"t Make Me Think》里援引的一个理论“一件事情实施需要的时间越多,这件事可能产生的效用越少”。

互联网既浮躁又喜新厌旧,即使是本书的研究对象也有些过时了,它所推崇的网站依然是亚马逊“如果你这么喜欢Amazon,为什么不把它娶回家”,很抱歉,相对于Amazon,我更喜欢baidu和GOOGLE。

真高兴能把147页书写进这一张纸。

也许,这就是我能记得的全部。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840350&PostID=9121186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147页写进一张纸”的回应

妖言鬼语 2007-04-04 12:12:46

非常赞同。

可用性在国内已经越来越受重视了,去年在杭州也开了大会。越来越多的策划和设计人员非常有意识在改变以往的思路。

但还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用户教育。用户在浏览或使用体验中也许感觉到了,但是并不清楚这一感受的本质,所以很多人第一反应时,还是会希望看到丰富的,有冲击力的的网页,如何改变客户观点则是市场要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