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存在——《我在天堂那五年》_我在天堂那五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生活 > 我在天堂那五年 > 天堂的存在——《我在天堂那五年》
疯猴勿杀 我在天堂那五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3-06 14:03:03

天堂的存在——《我在天堂那五年》

阅读这本书之前略有疑虑,因为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所以也不知这本书会否如预期那样给我带来内心的平静。之前我以为它是像《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那样的小说,但没想到细翻才发现它是真实发生过的,其定位为励志与人文。
这本书的内容归纳起来就是约翰在其人生路上走到了迷茫的时刻,遇见87岁的陶瓷艺术家奥古斯丁修女,并在她的一次次引导和启迪下,慢慢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以及对人生所感疑惑想要得到的答案,最终走出人生低潮的时段。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修女不仅改变了约翰的人生轨迹,也通过约翰影响了更多人的信念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在作者简介一栏内写到其除了写作,同时也在美国各地进行演讲活动,曾于国会山发表过“心怀怜悯,改变世界”的主题演讲。关于信仰的力量,相信它自然是无穷,可信仰究竟是什么,在每一次触碰它的当下,我都有过思考,身边友人信基督教,周末会去教堂,他解释说这让他有归属感,而我是无神论者,不相信但尊重。
当我读到约翰初次踏入陶瓷店时面对那个特别的环境其内心情绪变化,焦虑转为期待和激动时,可惜我无法感同身受,最多是对那个描述中的场景感到好奇。至于歌利亚、上帝的指引、万福马利亚、喜乐与悲伤,我是看得一头雾水。
说到底这本书的内容大于形式,不管它文笔如何,是否堆砌着华丽的词藻,都不是重点,其重点只有它想要表达的信仰和主张。
在两人相互之间的一言一行中,都在教导人的品格应具有最基本的样子。尊崇心里所想做出自己真正想要的选择。不断尝试,不怕失败。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虽然对于最后一条我并不认同,但阅读这本书给了我另一个思路,阅读不必照单全收,这就是一次人与人思想间的碰撞。
作者约翰在本书中讲述与修女相处的每一分钟都受益匪浅,她往往从一件小事上延伸出一个道理。开始我以为这本书是要灌鸡汤啊,但没想到细读之下有一些于我很实用的道理值得思考与借鉴。
如烧窑时需要的时间和耐心,面对困境时大自然是完美的静养之地,面对日益复杂和喧嚣的世界其最好的办法是回归简单。而如何回归简单,修女的答案是每日静坐五分钟,问自己的内心,你所拥有的诸多事物中,有什么是不可或缺的?又是否有凡事做的完美,取悦别人的必要?
往往通过这些自问慢慢找到想要的答案,就这样日复一日的扫除自身的精神垃圾,终有一天会找到真实的自我。
老实说它大部分的思路与信念和我并不对路,但也确实有打动我的地方。只是这本书遇到我终究是一个误会,此书于2016年获得了美国的“克里斯多福奖”,所以它应该是优秀的,只是不适合我,待周末将它赠予信上帝的友人,去它该去的地方吧。

疯猴勿杀20170306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