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记:把时间当作朋友_把时间当作朋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把时间当作朋友 > 读记:把时间当作朋友
饱嗝 把时间当作朋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7-08 17:07:47

读记:把时间当作朋友

章节目录看,小个色的地方是从0章开始,最后的第8章“积累”只有8页,没有前面的章内分节。

未掩卷已经推荐多人,李笑来真是有心人,许多细节的原创思考、人性剖析,对一些看似琐碎的身边日常剥离出元问题、独立思索并有了解答。初始文章是博客,面向读者偏年轻,应该是大学生到工作不久的20多岁青年,如果我能早几年读到这书就好了。

若有不足,就是体系,这个也难以求全责备,因为生活、人事、思维和习性领域本来也就是散碎浑沌、见招拆招,没有唯一线索的,作者已经勉力而为,做了点统罩串联。

读前几章时略嫌平易中庸,行为指导性差,现在回味反省,觉得发现问题、提供启发性思考已经是一本书力所能及的最大助益了。譬如健身训练教程,一步步每天每周都写清楚了,你真的会亦步亦趋照着来嘛? 指个方向,举个例子,然后扔几个趁手垫脚、标识记录的小工具,剩下的就是读者自己拣选试炼了。

分章节整理复习,绝大多数是抄录和总结::

第0章,困境:

“没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子里唯一反复闪现的一句话。巨大的压力,极度的恐惧,使患者的身上集结并综合了一切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满怀希望又时时刻刻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体会卑微……“没时间了”,其可怕程度几乎无异于死亡。

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与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既有的知识与观念都是经过持有者反复筛选的。尽管很多知识观念只不过是被灌输的而已,但是,持有者对被灌输这一事实往往毫无察觉,或拒绝承认。因为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拥有一定判断能力。

场景式案例都很生活化,常见的拖延症入手,说时间不可管理,要重新审视自己、时间和调整两者的关系。

----------------------------

第1章,醒悟:

1.1,孰主孰仆:

对人类能够把自己的思考作为思考对象的能力,心理学家有个专门的词汇,叫“元认知能力”(Metacognition)。

通过坐标系方法,认识到有“你原本并不知道”的、“你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你的存在。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要再让自己成为自己大脑的奴隶,而是控制自己的大脑和拥抱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1.2,何谓心智:

一个人的心智(mind)就是他一切过往获得的知识以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1.3,我的案例:

盲打好,先学了技能再想着怎么用,否则,什么也学不会,这种缺失感又被种种借口蒙蔽了,并不会真正察觉。

基于同一个出发点,可能不同的人得出相反的结论。

----------------------------

第2章,现实:

2.1,速成绝无可能

戒躁,不要妄想着速成。期望速成的原因,一个是天性使人趋向于欲望马上得到满足,一个是不理解不接受“有些阶段无法跨越”。前者有赌博、酗酒、先消费再还款、各种立马见效的减肥药,后者举例人生各阶段对自我满意度的U型曲线。

出路肯定是有的,但,在此之前,接受现实是唯一的起点。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2.2,交换才是硬道理

最初的时候,谁都是一无所有,而后通过各种手段,或努力、或投机、或勤奋、或取巧,换取能够拥有的东西—无论手段怎样,结果就是积累。

积累多的人之所以稳健,是因为他的“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东西换取。

认识自己已有的,很重要,是认清现实,脚踏实地。

2.3,完美永不存在

完美主义常常是废柴的托辞。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既非常不现实又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时时刻刻忍受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任务根本无法完成。就算最终完成,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

2.4,未知永远存在

人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的东西存在。我们希望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只是我们永远做不到。

举了编程的例子。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未知永远存在。而后只能开始不断地尝试着去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2.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基于种种原因(主要是概率问题而已),人们往往对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并不满意。很多人都心怀梦想,有个“无论如何早晚都要从事的梦想职业 ”。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正是因为如此而最终沦落为平庸之辈

有时,梦想或理想的职业常常成为借口,使你甘于平庸,在当前的工作上,因为“不得志”,不理想。

心怀“梦想”的时间越长,它的沉没成本越高。最终,很多人都在无意之间被自己的“梦想”所绑架。

“逆境造就成功、磨难令人成熟”之类的话是YY,优秀的人积极调整和认真积累,很少抱怨,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也因此每时每刻都更为优秀。

2.6,与时间做朋友

如何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最核心的判断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几乎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来自于否定现实逃避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可能做到脚踏实地,避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

介绍了概率论中常见的正态分布曲线,随口黑了下马克思老先生逃避现实、耽于幻想。

平静并且理性地接受“资源稀缺”这个现实,其困难程度超乎想象,以至从人类整体来看,理解并接受这个现实大约花费了将近2500年—从狄奥根尼斯,到凯恩斯。

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

----------------------------

第3章,管理:

3.1,估算时间

侯世达定律:做事所花费的时间总是比你预期的要长,即使你的预期中考虑了本定律。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陌生程度),再根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介绍了1万小时成才规律。

3.2,及时行动

不是越早开始越好,是现在就做!

分析了拖延症患者的一个心理:预估事情是一蹴而就、顺顺利利的。

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

还分析了时间流速在不同年龄段的感受差异的原因。

3.3,直面困难

人们做事的动机往往来自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奖励与惩罚。谁都喜欢被奖励而讨厌被惩罚。 有很多时候,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

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简单的部分要迅速做完,而后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投放在处理困难的部分上。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中,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内容,所谓的有创意的部分,可能只占1%都不到

3.4,关注步骤

任何一个任务都起码具备这三个属性:WHAT(该做什么?),WHY(为什么要做?),和HOW(如何去做?)。清楚了解一个任务的这些属性,决定着能否最终完成该任务 。

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HOW’(如何去做)去反复拆解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

3.5,并行串行

精细拆解任务,把一个机械(简单)任务和一个非机械(相对复杂又灵活)的任务“并行“搭配起来完成,把自己的大脑打造成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

3.6,感知时间

介绍《奇特的一生》,事件-时间日志,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为详尽,当结果不满意的时候也更容易找到缘由。柳比歇夫这样的人才是时间的朋友。

3.7,记录开销

分三组练习,回忆并记录。。。做的事情。 ----没太明白这小节

3.8,制订预算

做todo-list,可以用简单数字或符号标记事情的重要程度。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就是看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对你的目标达成确实有益

3.9,计划

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而是失败地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作者是从一周的计划期限逐渐扩展延长到一年的,不要一上来就制定过长的计划。

有些计划没必要做,或者是任务非常简单,或者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不要怕人生的试错。

3.10,列表

包括任务列表(tasklist)、待处理列表(to-dolist)、核对列表(checklist)等。

最好的列表工具是纸笔,列表没必要工整,要随手可及。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一旦开始就要执行到底,除非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在整个任务完成之前中途更改列表中的项目。

3.11,流程

拨打工作电话的例子,已知的职场工作经验。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必须养成的习惯。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的细节

3.12,预演

做任何事情之前,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大脑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

3.13,验收

电子游戏的例子,容易上瘾是因为有即时回报系统。

做事之前,拿出纸笔记录下每一个预定的验收标准。

设计验收机制,是任何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

----------------------------

第4章:学习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一技傍身,就会打开一扇门,看到一个新的世界,或说换一种角度看世间,这就是学习的好处。

最为关键的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你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你的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

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手段:体验、试错、观察、阅读、思考。思考比较重要,单独成节,还举了宗教信仰的教学例子。

经验的局限,个体的经验有限、群体的经验也有限。个体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 往往会心存恐惧,因为人们害怕未知;而群体面临无法体验的知识,往往会表现为疯狂。

最后,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一个人在一生中,要用相当长的时间通过枯燥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才能获得文字运用能力(有些人通过努力能够使用多种语言)。有了文字能力才能通过阅读摆脱种种局限获得更多的知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自学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检索能力、写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保持开放心态,了解学习的过程是走两步退一步、阶梯状上行的。

----------------------------

第5章:思考

5.1,独立思考,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的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把思考推给别人是一种常见的解脱手段。

在常见的思维谬误中,“诉诸权威”与“诉诸情绪”一样被列为有逻辑错误嫌疑的辩论方式。

诉诸于权威,本质上来看就是源自于人们对确定的渴求

不要迷信权威,权威更多的时候原本应该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辅助工具。

5.2,导致人们常常犯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错误的最重要根源只有两个: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焦点不同,方法不同,效果不同……但是,很多人没想过这事儿,在他们的世界里,这两个概念没有被仔细定义过,没有被认真区分过,所以,他们的思考、判断在这方面都是模糊的,进而所做出的决定,即便是对的,也不过是“撞大运”得来的而已

5.3,因果关系

双盲测试,为了消除安慰剂效应的影响,甄别医疗方法的真正有效性,人们发明了“双盲测试”检验方法。

自证预言:当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那件事情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此事最终真的会发生。

5.4,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不见得为真。然而,在生活中,大多数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把原命题和该命题的逆命题等同起来。

5.5,“谁主张谁举证”,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是思考上“误入歧途”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在辩论说理之时,针对某一论点,对立双方的举证难度几乎总是不对称的。

5.6,案例局限:某项经验在某个人身上灵验了,并不意味着这项经验在所有人身上都会起作用。

5.7,对立论证:所谓的“情商”,朴素地从本质上来看,还是思考能力问题。

5.8,张冠李戴,主要针对鸡汤式的段子。论点和论据两者之间全无逻辑联系,却被人以一种“显然合理”的姿态绑定在一起。

5.9,辨析感悟。反思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之一,反思的结果却并不一定有价值,那很可能顶多是“感悟”,离“道理”还差十万八千里。

留心成功者说的话,他们会夸大成功的难度,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5.10,克服恐惧。人人都有弱点,因为人人都会有恐惧。恐惧需要克服,勇气需要积累。

5.11,辅助工具,“思维训练”其实只是需要更改语言习惯,譬如杜绝 “要是……就好了!”或“……本来就是嘛!”

----------------------------

第6章,交流

6.1,学会倾听

我们的大脑有一种模式拼接功能。当我们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并且还总是以一种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相当于模式识别+习见堆积。

“模式拼接能力”是学习的副产品,随着已有信息的增多而越来越强大。

两类知识:判定类和概念类。

某一个领域中诞生的重要理念传播扩散到生活中的其它领域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往往长得超乎人们的想象。如面向对象理念。如双盲测试验证法。

对一个有心人(或说开启心智者),判定类知识就是个筛选的“滤网”,持续不断的收集、整理、修正、累加自己的判断,以更加高效、准确的甄别和获取有效信息。

某种意义上,人与人各自的“滤网”质量之间的区别,最终很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思考能力”的区别。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讲者刚刚开始自己的论述,而这时候驳斥他的难度是最低的,于是“过早质疑”的人总是产生自以为是的幻觉,进而陷入自我设置的陷阱而无法摆脱的同时却又自我感觉良好。

“排斥”状态则使一个人处于永无进步的境地,因为拒绝“接收”所以无法“接受”,所以“排斥”、“听而不闻”更应该被提防。----就算要质疑,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讲者的语篇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如果是事实,那就要花时间想“他所陈述的事实真实性如何?”如果是看法,那就要花时间去想“他这个看法/意见的根源来自何处?”

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讲者进入“倾诉”状态。

一旦“倾听”,就要想办法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去感受讲者的一切表达方式,包括对方的眼神姿态动作等等;随时随刻尽可能去想象讲者正在经历的情绪状态。一旦听者开始有意识地做这些的时候,首先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真正进入“倾听”状态,而后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听者的专注,所以讲者将不由自主地因此进入更加的“倾诉”状态。

为了能够做到清楚的确认,那些善于沟通的人往往在恰当的时候用这样的句式:“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6.2 说与不说

很小的时候,我父亲教我,一定要想办法时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的话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

重视和尊重,需要积累才能赢得。人品是攒出来的。

重视和尊重往往来得要比自己想象的晚许久许久,sigh,说了没人听,还是默默积累吧。

6.3 交流守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

·一个人的真理在另外一个人那里就可能是谬误。

·真理是相对的。

·真理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着。或者:真理并非一成不变。

·任何观念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

共生状态: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谁,甚至无法把自己与自己周遭的世界从意识上分离开来。它会以为自己就是一切,一切都是自己。大约持续5个月,随后逐渐把自己和外在世界区分开来。

迷恋明星的粉丝是一种共生心态。

在那共生的状态下,一切都好像由自己掌控。最无能的状态被理解成为最自由的状态,--这是多么可怕、可悲、扭曲的错觉?然而,几乎没有人在意那感觉是否是错觉,只是知道那感觉棒极了。所以,人们在少年时期为了遇到同生共死的“朋友”而甘愿赴汤蹈火,在青春期会为了“爱情”而不惜飞蛾扑火,在成年之后也依然会为了遇到“知己”热泪盈眶激动致死。

如果不经教化,不经训练,或者不经过自我挣扎的话,人有可能一生都无法从思想上摆脱“共生”状态—事实上,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思想上一生都处于共生状态。

脱离思想的共生状态 ----> 寻求真相 ---->与人交流讨论,遵循的交流守则:

a, 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重要的是还要“相互合作”。

理性讨论基本原则:

1)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能随意判断;

2)有了确凿的证据,结论就算令人难以接受也必须接受;

3)错了就要承认并进行改正;

4)对了也好,错了也罢也不许向对方进行人身攻击,应该对事不对人;

5)谁有道理的就听谁的;

6)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那就要看谁的理由更站得住脚,谁的结论更实际;

7)双方的提案都不好,那么只好“两害相权取其轻”

如果发觉讨论时已经偏离和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原则,那就缄口躲避吧。不要情绪化,哪怕对方比你强大,都是积累来的。

b,真理是独立存在的,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存在。

自以为是害人害己。

“自以为是”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无一例外,每个人生来都以无知为起点。而成长之路原本就是求知之路。

如果你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有“自以为是”者存在,你其实只有一个选择,退出讨论。

c,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所谓的“主流”观点并非因为它正确才成为主流,只是因为它恰好最适合(或者迎合)那些不善思考,不愿思考的人的感觉而已。

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看法,基本上都是被灌输的。

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接受很多看法。这些看法,越是隐蔽,越是根深蒂固,最终,它们会成为一个缜密的筛子,渐渐地使我们只接受符合它的看法,进而筛掉不符合它的一切。这个过程越久,我们越分不清楚那些“已接受的看法”究竟是被植入的,还是我们自己的。

6.4 正确复述

为了保证沟通顺利,往往我们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说“反馈机制”。

“你的意思是……,是么?” 或者 “你的意思是……,你看我理解的对么?”

6.5 勤于反思

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可能把部分事实当成全部,进而和人沟通过程中产生误会和纠纷。

摆脱经验主义的第一个技巧:了解经验主义的局限。因为经验是自己的,往往还是独有的,更要慎重使用既有的经验结论。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的经验,尽可能回避犯同样的错误。

用观察与阅读汲取他人的间接经验,扩充有限的自我直接经验。

经常尝试使用类比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举一反三、跨界类比。

运用时间积累,耐心等待不能跨越时间的经验。

----------------------------

第7章 应用

7.1 兴趣

·人们总觉得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往往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好。

·人们总是说他们真正喜欢的是别的事情,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开始做那件事。

·事情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的好了才能有兴趣。

7.2 方法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只靠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大量的时间投入。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

7.3 痛苦

人类大脑天然有遗忘痛苦的本能,是一种自我保护,对种群繁衍有重要意义。

但是如何吃一堑长一智,避免好了伤疤忘了疼呢?--

1,文字记录,记录尴尬和反思错误。

2,面临尴尬时,控制情绪、弱化痛苦,制止大脑的直接反应。即慢一拍反应,呼吸、平静下来

还有,自我暗示,把可能枯燥痛苦的练习、记忆过程转换成活得、长成的过程,运用心智和理性求得自我发展。

7.4 比较

比较是个坑,相对而无止尽,会把自己拖死。与其示弱的逃避,不如认识自己,坦然接受现实。

运用自己的心智力量去分辨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必须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的,而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无需比较同样可以获得的。然后,把时间花在寻找甚至制造那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当然,同样要付出很多代价—然后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地欢乐,平静地痛苦。#智识#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关注自我的成长,纵向的自我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这才有意义。

7.5 运气

运气是客观概率事件在个体的投射,不要迷信,赋予它价值色彩。

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学点概率和统计学,增强下理性训练。

爱默森(Ralph Waldo Emerson):“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信因果。” 苏轼:“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那些相信“好运气”存在的人,其实往往是为了逃避尴尬的现状,才寄希望于所谓“奇迹”的出现,奢望可以轻而易举地咸鱼翻身—他们忘了,咸鱼翻身了之后还是咸鱼。而那些相信“坏运气”存在的人,往往是为了逃避过往的责任。如果一个人对现存的尴尬不愿意承担责任,当然最方便的一个做法就是去抱怨坏运气。#人性#

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如果你相信好运气,你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就会变得更好或者更差。但是反过来,如果你就觉得自己是个倒霉蛋,那你的生活定会因此变得更糟。所以,尽管不应该盲目乐观,但一定不能悲观地生活。神奇的是,努力往往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运气。

当你准备好的时候,随处都有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可以把握的。

7.6 人脉

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

人际关系、或说人脉、朋友,常常是潜在或显式的交换关系,你只有自己变强了,拥有更多的资源优势,交换价值才会自然提高。

被公认为优秀的人,事实上往往并不“低调”,也并不“平易近人”。这并不是他们故意的。他们无意去惹恼身边那些在他们看来“平庸”的人,只不过无形中他们有这样的体会—“与这些人交流,沟通成本太高……”除非有一天,这些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保护自己,因为有些误解根本没机会解释。于是,他们开始“谦虚”,他们学会“低调”,他们显得“平易近人”。#人性#

关于乐于助人,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正因为这些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换”的企图,他们才更加注重自身的质量,知道不给他人制造麻烦,独善其身是美德,--事多故人离。

而不优秀的人看不清这层,把自己的每一次“交换”都变成“不公平交换”,最终更可能使交换落空—因为谁都不喜欢“不公平交换”:每次交换的落空,都进一步造成自己的损失,使得自己拥有的资源不是数量减少,就是质量下降,进一步使自己更可能沦为“索取者”—恶性循环。

才华也好学识也罢,是可以通过努力必然获得的东西。一个人心智能力一旦正常开启,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里,只要正常地努力,并且有耐心和时间做朋友,很容易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

优秀了,成为专家了,有效人脉常常不请自来。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真正的关系是花时间陪伴。

两条近乎重复的建议:

a,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b,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7.7 自卑

自卑来源于自我感觉,而我们的“感觉”是非常不准确的,越优秀越容易自卑。

自我改变:停止嘲弄他人,忘记自己的优点,语言上把“优点”和”缺点”替换为”特点”,以及适当的放纵一下自己。

可以试着纸上列一下,左边优点、右边缺点,然后旁敲侧击的向身边的人了解、求证。认识自我。

7.8 灵感

Thomas Sowell的《KnowledgeandDecision》(《学问与决策》) ; 《The TippingPoint》(《引爆点》)、《Mean Genes》(《都是基因惹的祸》) 可以找来看下。

养成无目的或有针对方向的素材积累的好习惯,灵感就不再神秘。

“鸡尾酒会效应”,注意力的特定信息过滤能力。

我们大脑中的灰质中储存的各种信息只有很少一部分(很难超过12%)是有序储存的,这部分称作“有意识的”。而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碎片,是非有序储存的,甚至很难有意识地直接调出,这些往往就是被我们称为“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部分。梦境的存在,就是潜意识存在的最基本的证据。而随着信息输入越来越多,大脑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灰质细胞。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有更多的灰质细胞。而颅腔的大小是有限的,于是,灰质细胞的增加,导致灰质密度越来越高,灰质细胞之间的神经元连接也更多。于是就有可能产生我们所说的“融会贯通”的现象—那些原本可能貌似毫不相干的信息现在有机会被联系在一起了。

死记硬背也可以说成博闻强识,博学的人更智慧,就是上面的道理。

介绍了李敖的分尸读书法,即看到好的内容就撕了书页,分类贴在资料夹里,随时检索取用。

7.9 鼓励

当你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你自己。

因为最终你会发现你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你成了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而采取行动的人。

其实是一种开放、积极的心态暗示和思维习惯培养。鼓励身边所有的人吧,又没有什么坏处。

7.10 效率

6.18+3.82,黄金分割率是个趁手的好工具。当然,还有正态分布、画坐标系。

任何人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地有效率。

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a.你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你要留些时间处理这些意外事件;b.你必须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良好的状态去做更多的事情。除了工作、学习之外,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其他活动。

如果你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工作和学习上,那你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如果你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享受欢乐上,那你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每个人各不相同,有些人在工作学习上可以获得更多的乐趣,有的人在生活琐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幸福。#认识自我##分类#

看看每天你做的事儿里,有多少是尽管无趣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有多少是非常有趣但却是不重要的。如果,你一整天都在做那些非常重要但可能并无乐趣的事情,那就意味着,你已经完全摆脱了大脑的控制,进而成为大脑的真正主人了。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目标设得太高了,与此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并无清楚的认识。

拿出纸笔,挑出一件你认为最重要的事儿。然后, 做个时间表,在未来的一个星期乃至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至少专注于这件事儿2个小时。2个小时持续专注并不容易,试用时间分割法,或说番茄工作法。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分割时间的方法对你来说就没什么必要了。因为,你终究可以比较自如地专注在你应该做的、非常重要的事儿上—无论这事儿有趣还是无趣。

7.11 节奏

我们应该把生活节奏调整得慢一点。

建造一个健身馆投资不小,甚至很大,但几乎没有一家是亏损的。因为大家都信誓旦旦的去办年卡。瘦身、减肥药产业也同样,顾客前仆后继,不绝于道。#人性#

正确的策略应该是:要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怎样的技能,然后确定那是一个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地执行该计划。这根本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一个人的独特见解。其实同样的道理已经有很多人给你讲过:“不要等机会来了,才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或者“机会总是眷顾那些准备好了的人”。懂得这样的道理之后,你就会真正审视生活,然后开始醒悟。

7.12 物极必反

真正的成功者,在关注“开源”的时候,会合理地节流而并不是吝惜每一分钱;在关注“节流”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开源”的重要性。道理很简单,凡事都可能物极必反。

当我最终找到某一貌似“无解”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时候,我总是很开心。我把自己的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到4个小时。而后,中午12点左右的时候,找个时间想办法找个合适的地点打盹30分钟。而到了下午6点左右的时候,再找个时间和地点打盹30分钟。这样,我削减了3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并竟然同样精力充沛。我差不多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学会这种本事。

家庭是最最重要的,尽量不要减少与家人交流的时间。同时,也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

7.13 自我证明

自利性偏差,当一个团队成功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贡献而忽略别人的存在;当一个团队失败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他人的过失而尽量把自己排除在外。#人性#

大家都常常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然而,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不仅比别人强一点,还要比别人强出很多很多才行。

“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是最浪费时间的一种无意义行为,只说明了缺乏自信。

第8章,积累

相信积累的力量,积累有复利效果,不要怕麻烦,马上开始去规划、行动,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吧。

商业社会里,贫富差距也影响了下一代的素质,这个在《异类》里也说过。

过了一定的岁数之后,长相其实没那么重要了,甚至被另外的东西完全替代—“表情”和“神态”。表情神态是一个人内心的折射,几十年的积累足以使一个人的内心变得“不俗”,于是表情也就跟着“从容”、神态也跟着“睿智”。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