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朋友 读书笔记_把时间当作朋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把时间当作朋友 > 把时间当朋友 读书笔记
梁凯锋 把时间当作朋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2-24 22:02:43

把时间当朋友 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朋友 读书笔记

2011.2.21 20:30 - 23:00 0-110页 150分
2011.2.22 20:30 - 21: 30 111-144页 60分
                    22:10 - 23: 30 145-230页 80分
2011.2.24 21: 20 - 22:00 读书评写读后感 35分
共计:330分 5.5小时

书中总结出了很多所谓的真知灼见,提到或引用的书大多数是值得强烈推荐的。
写这种文章或者书籍,首先是提个论点,说明有个东西很重要,再得否定点什么行为思想,再肯定地推荐点什么。正如书中所说,大多数作者也不认为自己的观点是谬论,谁又能保证笑来兄自己不是大忽悠,至少不能保证书中所有观点都是正确的,且抱着存疑的态度去学习吧,以下记录的笔记是读者认为对现在的我比较有帮助的内容。
按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标准,每次读都能获得新的领悟,超越我们当前思维层次很多的书才能称之为好书,这本算吗? 30岁后再读一遍试试

----------------------读书笔记---------------------------------------
培根的原话是:“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an exact man.”通常的翻译是:“读书使人深沉,谈话使人机敏,而写作使人思想精确。”或者“读书使人有容,讨论助人成熟,写作促人精确。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我是说,大量的时间投入。

心智能力的不同,使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境遇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得到不同的结论,最后作出截然相反的选择。想想看,不同的选择之后,这些人的时间质量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

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好像没有什么比反省更重要了。

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a.获得知识;
b.应用知识;
c.抽象推理。
博瑞博士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他的心智直接相关。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的差异,即,每个人心智的能力强弱不一;且这方面的差异可能存在着天壤之别。

要取得大的成绩就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为当前名利所诱惑,能按社会需要不怕挫折,坚持不懈奋斗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推迟满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也是需要挣扎和锻炼才可以习得的能力。

真正拥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心的你,生活会从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与懒惰抗争、停止遗忘、坚持改变的工具,就是纸笔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只要你去改变你的态度,你就会发现你的世界会因此发生转变。如果,你冷静衡量你自己的资源,发现你必须通过考试的方式获得通行证的话,那么,你最好从今天开始热爱考试。某个考试或许很愚蠢,但,某个考试很愚蠢的这个事实,有的时候会证明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你连这样愚蠢的考试都无法通过的话,那么愚蠢的不仅仅是考试本身。

在记笔记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符号来简化书写,例如:
. [] 方括号标注为要做的事。
. () 圆括号标注为指派给他人的事情。
. * 星号标注为重要的事情。
. ? 问号标注为下一步要研究或是询问的事情。

听听劝,从今天开始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吧。相信我,最朴素的纸和笔是最有效的工具。只有记笔记成为长期习惯之后,才会真正体会到这么做的好处。而那些自作聪明不这么做的人,只会因为从未体会到那样的好处而“无怨无悔”。

细观
很多人所定义的“成功”,归根结底其实只要四个字就可以概括——“高人一等”,即,市井语言中所谓的“牛×”。不能做到比谁都牛,那么最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退而求其次也起码应该是比大部分人或者很多人更牛。

一定要了解这样一个事实:有些时候,“成功者”的经验根本没有用,因为那些经验根本就是错误的,但关键在于他们自己可能也并不知道。

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好像“丢钱包的人”不是故意丢的一样,办事拖拉的人也并非故意拖拉

看看这些好学的演员(刘德华非常勤奋) 二十年前的照片就会发现,他们最明显的变化其实并不是年龄,而是眼神——深邃得很。

在健身馆里,你知道如何一下子看出来哪个人是已经坚持了很久的人么?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看看他们的身材。不过,最好玩的也最有效的是观察他们的表情。这些人脸上的表情是平静的、从容的、放松的,但却是专注的。他们会做很长时间的准备活动,然后开始规律地完成当天锻炼,并且补上相当长时间的放松活动。

! 这种方法在任何领域都适用 !
正确的减脂跑步方式应该是慢跑。慢跑到稍微气喘的地步,就改为快走,等气匀了再改为慢跑。这样就很容易坚持到30分钟,然后,在接下来的10~15分钟之内,如果体力允许的话(通常要经过一两个月的适应),就尽量快跑,或者至少强度比前30分钟再高一点,以便消耗更多的脂肪。

正确的策略应该是:要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怎样的技能,然后确定那是一个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地执行该计划.这根本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一个人的独特见解。其实同样的道理已经有很多人给你讲过:“不要等机会来了,才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或者“机会总是眷顾那些准备好了的人”。懂得这样的道理之后,你就会真正审视生活,然后开始醒悟。其后,你再看看你身边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的人,就知道他们其实有多可笑了,因为他们一生在追求实际上根本得不到的东西,最后只有这样的出路:要么对人生失望,要么选择某个宗教而后寄希望于来世。

我们的大脑并不可靠,并且总是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可靠。为了避免遗忘,我们会把重要约会写在纸上或者记录在其他的工具上诸如PDA之类,但是即便如此,你甚至会忘了去看那些记录而导致将某个重要事件忘个一干二净,而事后不仅追悔莫及还会觉得匪夷所思。应付这类尴尬的方法是每天至少检查自己的时间表三次,比如:一次定在上午10点,一次定在下午2点,最后一次定在晚上10点。如果,你已经养成记录你未来所需处理的重要事件的习惯,并且每天至少三次检查那些记录,慢慢你就会开始觉得那些总是迟到并且因此愧
疚不已的人多么地可怜、可笑、不幸。

意外总是发生绝对不是因为你的运气格外差,而往往只不过是因为你考虑得不够周全。

越是收入低的人越是不爱惜时间——因为他的时间实在是没有什么价值,每一秒钟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吝惜自己的时间,因为他的每一秒都有着确定的价值,而他正忙着使他的每一秒钟变得更具价值呢,所以,每一秒钟都值得格外珍惜。马太福音
里说:“他有的,就再给他,让他多余;他没有的,就连同他所有的,一并夺走。”
这句话用在时间银行里貌似并不适用,因为时间银行不会多给一分钟也不会夺走一分钟,但是,考虑每一分钟的价值对每个人不同的话,马太福音里的这句话就充满了透着睿智而又不可回避的光芒了。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
所有的高级特工都明白一个简单原理: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的次数,就能做到甚至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都可以准确完成的地步。

很多男人都觉得自己的那物比不上别人的大,其实只不过是在观察自己的和他人的时视角不同而已。 TMD

可以把你看过的书,都把它的精华抓出来,扣在一起。有了这样精巧的勤奋,李敖那火花乱溅的“灵感”之丰富多彩从何而来就清清楚楚了。

举个极端的例子,甚至不夸张地讲,连男人的性能力都可能提前准备。所谓的性能力,往往与心肺功能紧密相关。于是,一个男人如果在二十五六岁的时候不管从什么渠道得知了这一点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坚持每周至少长跑三四次。几年之后,一不小心过了30岁,他就会发现在他的朋友、同事都被工作压垮了身体、了无生活乐趣的时候,他竟然仅仅因为一个万事提前准备的良好习惯,可以做到一枝独秀。

毕淑敏在她的小说《女心理师》里说:“一杯咖啡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水。一杯咖啡里98%都是水”。而那些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就好像咖啡里的水一样重要。
如果说,天分是那2%的“咖啡粉末”,也需要那98%的重复作为“水”,才可以成为一杯清香的咖啡。
所谓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
一个人有多大的耐心,他的成功几率就有多高。反过来,没有耐心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认真地调查研究。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拒绝观察外面的世界。而所有的成见与偏见,都是因为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分辨每个个体的特征,而宁愿用粗暴简单的分类方法替代思考。

记下所有见过的人,需要很大的耐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更需要耐心。

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提到所谓的真爱,就是耐心,而所谓的耐心,本质上就是时间的投入。无论是谁都起码应该对自己更耐心一点。任何与我们共享了某段时间的人,不论我们喜欢也好讨厌也罢,都已经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对他们还是多点耐心罢。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