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更加恰当的一本书(很是有点名不副实)_把时间当作朋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把时间当作朋友 > 副标题更加恰当的一本书(很是有点名不副实)
古道 把时间当作朋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9-01 22:09:35

副标题更加恰当的一本书(很是有点名不副实)

一直以来,这本书受到古道视野各个网友的疯狂推荐,当然也包括时间管理圈子n多人的推荐,本来打算只是看看电子版,因为老实话,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而这方面的书我个人认为自己目前处于一个实践期,而且是极其个性化的实践期,相关的书籍对目前的我来说帮助不大,因此兴趣不浓。后来买书的时候觉得还是买本实体的看起来比较舒服……

大概3个小时看完了整本书,总的来说,并没有感受到很大收获,也实在有点不明白为何这本书会受到如此热捧。我还是比较欣赏李笑来这个人的,他的blog也转过几次,虽然没有订阅,在圈内他也是鼎鼎大名,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好友,我相信如何交往还是很可能的,因为在很多地方存在共同点。但是这本书来说,我并没有收获很多,书中提到的大多自己总结过了,一些作者强调的重点也由于两者之间路程选择的不同而导致了很多从基础上的无法操作(理论上是认同的,但是实际操作方式上很难执行)。我个人相信笑来看到我这么说也会表示理解的。

书中很有趣的观点有两个:

第一个是作者非常强调“耐心”,却又不反对“急功近利”:这个很有趣,因为人们总是习惯欣赏一个就要否定另一个,况且这两者又貌似两个极端。书中很多地方强调这个内容,我就不复述了,有兴趣的朋友自行查阅。作者对于耐心的观点我一直没有认识这样深刻,深感赞同,自己需要进一步思考落实才行。

第二个是作者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看待时间:就像书名说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而不是“被管理对象”或者敌人,这个视角很有趣,我一直认为换一个视角看问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李笑来的这个角度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虽然我并不太认同书中对这方面的很多解说(或者是我根本就没有看懂,我承认),但是,我确实要尝试着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下时间,反思自己的时间管理理念和思路。另外,这个观点也可以挪用到很多其他的方面,尤其是我们反对和感到痛苦的方面,就像林肯说的,把敌人消灭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他变成朋友,很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他的方面,我不想多说,这本书完全脱离了时间管理的范畴,甚至在我个人看来以“把时间当作朋友”作为书名很有误导之嫌,副标题“运用心智,获得解放”或许更加接近作者的内容吧。

我在想,这个发出来会不会导致无数人板砖砸来……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副标题更加恰当的一本书(很是有点名不副实)”的回应

稻草人 2012-08-29 09:43:21

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真有种当头棒喝的感觉,或者引用书中的“重生”来形容更恰当。这本书让我转而去看刘未鹏的暗时间,然后是一系列的认知心理学的书籍。
现在回过头来看,书中后半部分关于“术”的内容基本忘记了。但是前面对于用大脑控制大脑的说法还是记忆尤深。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开启心智的启蒙书籍。里面的例子,比如“不是有兴趣才做得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可能并不恰当,但是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你的头像牛逼 2012-05-22 20:38:00

求者贵如金~弃者贱如草.一本书而已~非要分出个好于不好本来就已经落入下乘了。

古道 2011-02-23 11:26:50

对于是否有兴趣之后才能喜欢这一点,个人观点如此:
1、做好了更加容易产生兴趣,因为做好了自然就会有很多外在和内在的激励作用,自然容易变得喜欢。但是其核心在于激励,而非“做好”,这个只是表象问题。
2、不同的东西有一个入门难度问题,以及兴趣程度问题。
1)有些东西入门很简单,比如德州扑克(这个我也喜欢玩,呵呵),它的入门难度相对较小,或者说就算德州扑克的水平可以分成五个台阶的话,至少登上第一个台阶是相对容易的,那么至少在一批人之中你依旧是“好的”,这样第一点说的外在激励效果依旧存在,可以导致人们更加感兴趣。有些事物则不然,比如一门专业的学术研究,可能入门非常困难(如哲学),而且层次划分不是非常明确,这样很可能导致较长时间内都不明白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这个东西的方向是什么,那么就较难培养出兴趣和爱好。
2)至于说兴趣,也存在一个程度问题,每个人对兴趣的定义有所不同。有人的定义是,每天起床了想到要做这件事情就异常兴奋,甚至不吃饭、不睡觉都OK,而且这种状态要能够长久的持续下去(长久的概念大家又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只是觉得我这半年非常有兴趣,甚至一个月有兴趣,在时长上较短,而同时在兴趣程度上,只要是我做这件事情感到高兴,没有厌烦就算兴趣。当然两者之间还有非常多的程度区分,因此大家对此句话的理解会有非常大的差异。
我个人,对这句话持漠视态度,因为这种结论性质的“名言名句”往往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前后文你不知道,根本无从知晓作者的核心含义为何,尤其是第一作者的核心含义为何。其次,结论往往是由定义为起始的,而定义往往是我们所不知的内容,而且不同的人会拥有不同的定义,因此,很难说通用。

影子写手 2011-02-22 22:35:20

关于“不是有兴趣才做得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这句话,我也有话说。就拿游戏举例吧,我个人有兴趣玩的就是斗地主和德州扑克,有空的时候能在网上玩一两个小时,而像象棋、麻将之类的就一点不感兴趣,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我之所以喜欢玩斗地主和德州扑克,是因为我玩得好,而对象棋、麻将等没兴趣的原因是,我根本一窍不通。
再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我感兴趣的事情都是我能做好的事情,而做不好的事情,我都没有兴趣,因为我有一个人性的弱点:恐惧失败!

Jessie-红豆 2010-05-04 21:30:24

书中关于“不是有兴趣才做得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的观点就不那么让人信服。

其实对于大多数来我我觉得这个观点是试用的,起码我感觉身边的人大多都是这样,包括我也是……小时候我们兴趣很多,也许是太多了,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感兴趣的是什么,只是有时候自己在做什么做的不错的时候自我感觉很不错,会继续做下去~

张carver 2010-01-15 10:54:13

同意非上品

纯网(阿年) 2009-11-28 01:17:03

书要读,可以丰富阅历,不过只能作参考,按自己的认为对的生活方式就OK了。人生意义在自己的手里,有没有意义自己说了算。又何在乎别人的人生意义标准呢?看肥皂剧一样可以丰富人生,就如看书一样,只是大家从不同的方式获得知识吧了,并没有浪费时间。如果偏要说是浪费时间,看书也一样在浪费时间。

大米 2009-10-19 13:06:11

胜似不功利,缺难逃出功利的圈。
非上品,局限在个人本身。

井底的蜗牛 2009-10-09 20:28:15

不同的文化层次感受也一定大不相同,古道一定是位博学之人,大多都已经总结到了,可对于我们这些初入社会什么都不懂的人来说,需要有位老师在一旁指点一二,所以这本书对于我们尤为重要,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节约许多宝贵的东西。

澄澈 2009-10-09 11:04:53

书中关于“不是有兴趣才做得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的观点就不那么让人信服。


同意莱拉的这句话。因为有些兴趣是一再遇到挫折也会继续兴趣下去的。
我觉得他这句话有点歧义,就算对于小孩子未成形时期来说,容易被他掌握的,容易做好的,受到表扬的自然会感兴趣,但也许也会腻烦。

潇洒 2009-10-05 09:55:52

对与无用的人呢?

xinz 2009-10-03 09:07:29

> 在哪里能看到这本书?
到书店买。
> 怎样才能成功?
开始做事

米兰阳光 2009-10-01 22:41:17

在哪里能看到这本书?

joey90 2009-10-01 15:11:20

不同阶段的人看这本书都有不同的反应。
至少我,为之一振,改变了我的一本书,当头棒喝。
特别是 “即懒惰又勤奋” “这个方法真的有效吗” 我一直以来都处在这个“愚蠢”状态下。
文字思路清晰,至少比我看同类大多书都来得好,不晦涩,至少我一捧就是两个小时,还有,这本书我看了两个晚上共四个小时 才看一半。
当然啦,不同人不同见解,有点像。。不同的化学配方加入新的元素,“哄”~我觉得这本书挺适合学生朋友们,特别是还没开“窍”的。
最后书中最后一句话“越早醒悟越好”跟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标语“当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好的时候”不谋而合。
我觉得有错误才是人生,不完美的完美。
聪明愚钝是相对的就如 这本书对我的醒悟。

青山红叶 2009-10-01 14:08:33

xiaomonv:nihao,huanyinlaidao"bashijiandangzuopengyou"yishu.hanxiehuiyin.

◎帅男孩◎ 2009-09-30 20:01:26

atasrefg 乘法鬼画符

一粒沙的勇气 2009-09-24 22:04:18

怎么样才可以在网上看到这本书?

古道 2009-09-07 10:48:05

其实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值4星的,但是我个人一贯在豆瓣上的评论都是以个人自己的感觉为评价基础。因为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书评人,他们需要站在一个更加公正的角度来看,而作为豆瓣,它更多的汇集每个人对每本书的看法,至少我个人是这样理解,所以,我就不要越俎代庖的认为大家会认为是四星,就给四星了……

莱拉 2009-09-06 10:52:33

我觉得能看到不同的声音是件好事,一味地热捧反倒说明了看此书的人没有真正进行自己的思考。

另外,说说我个人对这本书的意见:
内容很好,但很明显,书中的观点属于某一种价值观念下的时间运用的方法。
有些结论的得出源于作者的个人经验,而李笑来本身是个对任何问题希望求得正确答案而不愿意和稀泥的人,这反过来导致了他对其他观点的包容性不是那么强。举例来说:书中关于“不是有兴趣才做得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的观点就不那么让人信服。

不过总的来说,这书还是值得一读,毕竟很显然比起世面上大批的“时间管理”“自我管理”书籍来说,这并不是一本草草写就、滥竽充数的书。
最后顺便说一句,我给的是四星。

黑枪王荣格 2009-09-02 23:27:00

有人拍板砖,拍回去就完了。

书总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对书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一本书写出来是对某些人有用的,那就行了。

古道 2009-09-02 21:34:19

汗……自从发了这篇文章就有点害怕被板砖……
看到两条回复吓了一跳……

亮晶晶 2009-09-02 17:19:44

哈,古道老师来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