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的香蕉可惜烂了尾_米娅,快跑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米娅,快跑 > 清新的香蕉可惜烂了尾
苹果神教教主 米娅,快跑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6-26 17:06:16

清新的香蕉可惜烂了尾

    米娅快跑是本清新的书,清新的就像刚从树上掰下来的一段香蕉,品味起来,与我所知道的职场某些景象,或者许多读过的职场小说相比,阳光的味道简直渗透了每一个章节每个段落。在那些地方,无形的刀与剑,又或者是冷冰冰的利害计算才是主流。
    但这并不代表我对这本书最终的认可,因为这本书中的清新也好,阳光也罢,建立在一种没心没肺的遗忘之上,特别是苏的辞职经过,极大地降低了我对整本书的评价,这使得本来一本清新温和的书,多少掺杂了一些人为造作,也许是作者希望这个激烈的冲突,来更进一步地表达她对职场的反思,然而这种用力过猛的调剂,使得这个清新的香蕉掺杂了一些人工的苦涩。
    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借着苏的口,质问道:“不过他们倒让我考虑了一个问题,这些年我积极地把一个外国品牌的东西销售到各个地方,连偏僻的县城都能买到这个品牌的产品,这些事到底有什么价值,我对这个国家又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
    梦想,梦想的基础,不知道是不是够有意义了呢?
    米娅成就了她的梦想,但梦想不是没有基础没有代价的,每年几十万的学费和生活费,毫无疑问应当至少部分归功于QT的回馈。
    亚当斯密曾做过一些论述,大意是:人们所作的每件利他事情的背后的最初动机,其实只是自私的利己主义。但这利己的动机并不妨碍合作过程中最终实现社会繁荣利他结果。
    正是被苏所质疑的QT,通过高效而组织,使着一群人共同的工作能创造出价值,这些价值回馈股东,回馈员工,也回馈社会。协助成千上万名员工,能够实现买下一间房子的梦想,实现开上一部车的梦想,实现奉养老人颐养天年的梦想,实现了到国外深造的梦想。这些梦想,正是苏,米娅和成千上万个人共同实现的,尽管他们的目标是——销量,销量,销量。而这一切,都被似乎天生就拥有一切的米娅遗忘了。
    为什么作为一个螺丝钉要被视为一种贬义呢?一辆跑得快的好车,要求每个零件都精确符合尺寸。人类的社会里,“互赖”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方式,每个人都互相依赖,彼此协助,才能达到每个人凭自己本不能达到的目标,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要有所付出。去符合某些标准,原则和期待。反过来,我们对标准的坚守,有助于所有人的达到他们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自省约束是一种奉献。
    正如书中的苏所说的:“我发现除了会卖东西,我什么本事都没有,我连一周买一次东西都托楼下小超市的小弟帮我扛上来。我不懂得机械,车开得很烂,不懂心理学,人家很含蓄地建议我还是待着,不要贸然去灾区。我只好又捐了一点钱。”
    一个只会卖东西的苏本身,对灾区毫无贡献,除了捐一点钱,如果考虑到捐献的钱,还来自于她会卖东西而从公司得到的薪水,而QT的捐款,最终部分地归功于苏“把东西销售到各给地方”。这应该能促使我们从一个宽宏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世界的联系,可以看到一个卖东西的苏,在和QT工作的过程中,为灾区所作的贡献,并不一定就比一个孤立的苏来得小。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可以选择做一个螺丝钉,也可以选择做个车轮,也可以选择做个方向盘,但你选择做什么的同时,也请达到那样一种标准和期待,这是选择的代价。如果是方形的,可以选择做车窗,如果想做车轮,就请是圆形的。但既做了车轮,却又要保持方形的身段,对自己,对他人,难道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吗。
    我很惋惜这本书,其实,能够促使作者思考的素材,在这本书中都已经写过了,如果作者可以静下心,理清这一切线索,本可以使这本书表达的东西更清亮明快,同时也拥有更高一层次的视角。但可惜的是,也许是因为作者的职业经历太顺利,太流畅了,使她错过了去看待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进而比较的机会,最终使她反思的方向简单地指向职场的功利主义。刻意安排的苏的辞职,留下了一个有点牵强而突兀的结尾,削弱了作者表达的力量。就让我替作者把她想说的话再一次出来吧:
    “倾听自己的内心的声音,认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寻找和踏上前往目标的路径,并对一切后果负责。”

    另及:不是所有人都有米娅的幸运,有一个朋友,每天工作加班,最早离开公司的时间是7点,这样连续的几个月后,她辞职了。而她的薪水是,每月5K,买不了米娅那条HUGO BOSS的黑色套裙。我的另一个朋友,曾告诉我,他一个星期里面睡眠时间最长是6小时,最短是2小时。而他的薪水,永远支撑不了他到外读书的费用。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清新的香蕉可惜烂了尾”的回应

blackjiamo 2012-08-24 19:45:45

都说Mia聪明,Mia能不聪明吗?找了比她淡泊名利的晓含来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又有苏这样能干强悍的实干家给她在现实中收烂摊子,她当然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做一个物质生活富裕的精神小资了,这种精神有什么值得赞扬的?

不知雀 2011-05-31 08:45:42

看了这么多书评,你的最对我胃口了!我也觉得本书十分烂尾……

constellation 2010-07-05 09:52:26

呵呵,是的~~

苹果神教教主 2010-06-27 00:16:30

关于苏辞职这个情节我不满意的地方:
这是个硬伤,任何country president级别的高管跨国上任,一定受过跨文化交流方面的专门培训,在我们公司HR人考核维度里面就专门有一个叫 跨文化敏感性 的模块,做到那个层次的高管怎么可能犯那么低级的错误?这种错误很可能造成公关危机。
就算是有这件事,这也是总裁个人的问题,不代表公司有问题,更不代表商业社会的基本原则有问题。米娅选择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个很好的主题,本身就应该有足够打动人心的力量,和苏代表的那种为了追逐名利,遗忘真实自我的观点,本来应该有很精彩的交锋,制造足够戏剧的张力吸引读者。而正是这个原应是全书华彩的部分——关于米娅出国一事苏和米娅的辩论,作者花的笔墨非常少。
作者当然希望借着文中主人公们的口,来表达她的观点,但是,她没设计一个非常合理的情节,来推动人物内心的转变,最终,她不得不求助某种民族对立的情绪,作为刺激苏反思,又或者读者反思的导火索。但正是这个牵强的情节设置,不但降低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而且也削弱了这本书本应有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