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松铺弥太郎先生_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 > 亲爱的松铺弥太郎先生
爱丝城堡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1-19 09:01:37

亲爱的松铺弥太郎先生

昨晚刚刚读完松浦弥太郎的《假如我现在25岁,最想做的50件事 》,是从某宝上买到的台版书,两三个月来还连续在实体店、豆瓣阅读的电子书看了能找到的松铺弥太郎的作品,竟想像个小粉丝一样写一封信给作者说一说自己的体悟。据说能让读者产生这样的冲动也是衡量一个作家成功与否的指标之一。


松浦弥太郎的每本书都不厚重,内容实际上也浅显易懂,上图是我在言几又书店拍摄的一角,大有畅销书作者的排场。

许多人提到松铺弥太郎都说不过是量产的日式鸡汤,微博上的段子说畅销书的规律就是把你知道的道理用另一种方式说一遍。但我就是愿意一下干下好几碗呢!

通过文字看到世界上有人这样认真、用心地过着,就会好感动甚至很治愈,松浦先生一定时时刻刻在思考,随时随地在记录,才能整理整合出一本本书,而非为了写一本书才去堆砌内容。我也希望成为这样的人,不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实践成功学,而是就希望让这样的行为和思维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当初看到《100个基本》和《好物100》的简介,第一反应是这样的事情也值得写吗?读过之后了才了悟原来真的都值得写,因为无论什么事、物,都值得用心去观察,值得你付出时间去整理思绪。而从这两本开始接触松浦弥太郎先生,大概会觉得他真的只是一个生活“美”学家,是不是过于关注物质与生活的小确幸了呢,但实际上其他书里也在慢慢展现他的野心勃勃,也会告诉你世界的残酷。他既会告诉你要用真诚待人,《谢谢你》里的他告诉你原来有人是在这样仔细用心地琢磨如何细节上去体贴别人、去向别人表达爱愿传递喜悦,也会告诉你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严苛,告诉你恐惧和孤独是每个人都不得不去爱的两件事。

即使被喻为日本年轻人的人生导师,但他在言语之间并未以人生导师自居,也不是本着要当人生导师的主旨出发的,这些小册子大概是对自己经历的反反复复的思考与沉淀,他在几本书里多次提到年少独闯美国的经历,提到被长辈请吃饭的经历,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自我反省和解读,挖掘自我的宝藏。此外,我一直都认为写作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儿,剖白自己、与人坦诚相待本身就不容易。这样一点一滴精进的日式生活哲学,和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传递的精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升学、就业,初入职场的时候遇到松浦先生,真的是太幸运了。有些道理已经能够感同身受,有的还需要记录下来,提醒着自己。大概是到了已经成为能够听得懂听得进道理的年级了,这两年来也特别幸运得到许多长辈的教导,每一次谈话我都认真的记录下来,常看常新。在这世间安生立命的道理大概是相似的,然而我们也会嚷着“听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大概是道理听得还不够还不走心。鸡汤和道理如果反反复复听着是不是就会变成心里一种条件反射和脑回路,一种同自我相处的方式,人啊大体就是一方面要与自己内心斗争、和解,另一方面也要为了与他人相处,“我一直活认真地思考究竟该以何种面貌 何种姿态 何种感觉,站在人生舞台”

与父辈、长辈遇到是不同的境况,与同辈们各有各的忧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要孤独地去思考怎么样在这世间去活着去享受,但。思考是不够的,还要经历,经历是不够的还要思考。

最后总结松浦先生告诉我们的几点:

1、勤勉工作,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2、对人有爱愿,体贴他人
3、追求高质感的生活

爱和美都是我们毕生的追求。放假了,大家都读一读松浦弥太郎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