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是我很崇拜的女性形象,作为《杜拉拉升职记》的忠实拥趸,在杜拉拉2:年华似水刚露面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开始拜读了。很多作品的续集都难免落入狗尾续貂的俗套,庆幸的是,杜拉拉2 并没有让我这个拉拉迷失望。诚如作者李可所说的:“希望这本小说,能够对人们的生活有一些超越职场规则的现实意义,使我能回报市场和读者的知遇与万一。” 我认为杜拉拉2 在人物塑造上有好几个亮点: 一、 加入对沙当当等典型的八十后的描写,更加增添了现实职场的小说意味。沙当当是典型的富有进取心、上进心和冒险精神的乐观新一代。她和游刃于职场的“老油条”不同,虽然年纪轻轻就闯荡社会,但是对新事物也还处于认识的萌芽阶段。比如炒股、买楼,这些都是现代疲于奔命的职场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受身边七十后和已在职场闯荡多年成家立业的杨瑞和孔令仪影响,她也懵懵懂懂地进入炒股界,随大流加入到“房奴”一族。其实私底下我还是相当欣赏沙当当的。她没有迷人的美貌,甚至其男性化的方型脸根本就谈不上是什么美女,而且思想单纯甚至见识浅陋,但是她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和乐观心态却让她比平庸的同龄人更胜一筹。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努力争取,也为自身条件作出改变。再次验证了一个理论:没有平庸的女人,只有不会思考和不肯为自己投资的女人。 二、 陈丰作为重要的一位“男主角”,增添了讲解职场法则的筹码。陈丰是商业客户部南区大区经理。其实未看续集之前,我就开始期待,王伟是否会重回视野?还是有新的人物出现?结果王伟只是作为一个线索穿插在其中,在结尾也似乎是个引子,他是个隐形人,却时常让拉拉魂牵梦萦。陈丰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缺,但是又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空缺。续集里面感情的描写笔墨不多,更多的是写职场的人际关系网。作为睿智而富有经验的销售老手,陈丰在几次的员工离职、跳槽以及新官上任的小区经理的风波中,保持了他一贯的沉稳和淡定。其实我认为他是属于内敛型的人,有时候很深沉,看不懂猜不透,尤其是他对拉拉微妙的情感。他于拉拉是事业上彼此信任的合作伙伴,也是亲密无间的同事。我觉得他对拉拉即使未有情也是有意吧,但是这个已有家室的男人心里是什么的想法真的无从考究。 三、 做销售的代表性人物贯穿小说的始终。李可就曾经说过:“90%的President(总裁)都是靠做销售起家的。”当然不排除另外10%的例外,但是从销售所占的比例就可见一斑。销售是实打实的部门,公司的业绩和利润的提高的表现也是最直观的,所以在“以最大限度获取最大利益”的典型欧美企业里面,销售的一把手往往就是核心人物。老实而风度翩翩的孙建东,埋头苦干而又锱铢必较的李坤,还有聪明敏捷而又不愿分享的姚杨等等,都是销售圈子里面典型的人物写照。说到销售,提到最多的是“指标”和“费用”,所有压力和纠纷都是因此而起。我认为能够做好销售的都是能够在生意场上左右逢源而有圆滑机灵的人,因为投身销售,就证明你要很好应对其中的人情世故,也要学会察言观色,更要有好的大脑来策划和行动。更重要的是,在以业绩说话的销售圈子里面,销售人才必须具备高潜力人才的特征:永不满足现状。以数字说话,指标要升上去,而费用也要最大限度降下来。 杜拉拉2 除了在塑造人物上带来几点亮色外,也教会了我DB外企里面的职场规则: 首先,我明白了什么是BROAD BANDING(薪酬宽带制)。在BROAD BANDING的标准是根据各岗位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度依次排队,在DB中国的宽带体系中,经理视其重要程度的不同分为4,5,6级。拉拉作为人事行政经理,在这次宽带体系中吃了亏,只有BAND 4,与其他HR薪酬福利经理和HR组织发展经理(BAND 6)差了两个等级。不得不想起之前听有志于从事HR工作的师兄讲过在中国HR的地位,尤其是行政HR的地位往往被看低,因为企业关注得最多的是谁能为其带来直接利润,自然能成为实现利润的关键职位得到器重。我其实很为拉拉不平,先不说她的聪明和精炼,就凭她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倔驴”劲,就知道她远远不止这个BAND 4。很喜欢拉拉,或许是因为从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虽然没有经常保持乐观,但是不服输,不妥协,而去寻求新的出路。敢问路在何方?就在这种“倔驴”劲的坚持不懈中。 其次,不是所有的外企都看中“管理培训生制度”。曾经,看到各大500强公司招聘管理生的大张旗鼓的造势中,我对管理培训生简直就是膜拜。因为是从一百个中挑半个,折合成比率,就是0.5%。在FMCG(快速消费品行业)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管理培训生还是很受欢迎的,因为企业需要吸引培养一些高素质人才作储备。但是对于DB这种高科技行业中,经理们普遍持现实的观点。由于管理培训生都是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所以他们总是眼高手低,期望值高。然而他们往往社会经验不足,尤其是在销售中,要占据HEADCOUNT(人头编排),而销售是每段时期都有指标压力的,这样多的HEADCOUNT要占据多的指标。到头来原来的销售老手不仅要手把手教,而且还要额外完成新人的指标,确实是吃力不讨好啊!难怪销售的大头都不愿意接手这些“期望值高,领高薪而又没能带来多少利润的”新人。 最后,也是我读这部小说以来感受最深的,就是“女强人”苦苦支撑起来的坚强其实背后是无奈。当最后读到拉拉对陈丰的倾诉:“我快要崩溃了,陈丰。压力太大,我受不了了!”的时候,我的心为之动容。一方面,拉拉永不满足现状、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注定了她要成为女强人,因为幸福是要自己去争取的。一个女人真正的独立是能够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为自己的前途负责。另一方面,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就宣扬过她对现代女性的看法:“女人不是天生的,是被造成的。”而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愿意做女强人,如果有坚实的依靠,任何一个女人都愿意做柔情似水的女人;而如果没有这样的依靠,女人就必须靠自己,所以一切的无奈就催生了“女强人”。大家都赞叹女强人独当一到的一面,可是又有谁能够了解她坚强的背后是无奈与悲哀? 杜拉拉永远是我的偶像,不是因为我是女生,也不是因为我是女权主义者,而仅仅是因为从她的身上看到我为目标奋斗的动力。她不是最完美的,也不是最坚强的,但是她有坚忍不拔的倔劲,永不服输的动力,不向现实妥协,竭尽全力去追求一个又一个目标。还因为,她有女人特有的柔情,在小说中我感受到字里行间的调侃趣味,当然,还有结尾那令人匪思不已的李商隐的《锦瑟》。 其实,读这本小说,最大的感慨就想到黄磊的一首同名歌曲《年华似水》: 谁让瞬间像永远 谁让未来像从前 视而不见别的美 生命的画面停在你的脸 不曾迷得那么醉 不曾寻得那么累 如果这爱是误会 今生别的事 我不想再了解 年华似水匆匆一瞥 多少岁月轻描淡写 想你的心百转千回 莫忘那天你我之间 2009-01-15
看完1,2受益匪浅..女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迷茫会焦虑.而职场确实是一个女人学习与成熟最捷径有效的途径,很多人都认为杜拉拉是很多现实生活中女强人的缩影,而女强人在中国又冠以强势,势利等等贬义的头衔。如何在职场与生活与感情中平衡,是女人一生要学习的功课,但女人必须先找到自己,先成为你自己想要的样子
看完了,如果用一句话概括 看完的感受是:意犹未尽。
虽然是 职场小说 却发人深思,就像 拉拉 帮李坤 处理上下级关系时所讲的 一系列的 那几条。对于 没在职场的 我们是不是 也 受益匪浅呢
我喜欢王伟,也很喜欢陈丰,在否中程度上讲我更加喜欢陈丰,可能是觉得陈丰更加的成熟而且敬业,从他生病住院的情节中我看出了作销售的艰辛。在面对压力和人际的时候我感觉到陈丰其实比王伟更加的成熟,我真的很希望他会是拉拉职场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帮助拉拉在纷繁的职场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对于王伟我依然希望他和拉拉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没办法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的思维,希望大团圆的结局,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王伟和杜拉拉这样的人我相信他们最后会是劳燕分飞的下场,但因为这是小说,所以我希望作者会染发他们在一起,让对未来迷茫的年轻人更多一些希望,一些对感情的向往
一直对HR都很感兴趣,感谢这部书让我对HR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因为直接看的第二部没有比较,但觉得很受用,字里行间的睿智让我学会了人际沟通的技巧,真希望自己也和拉拉一样有很高的EQ和IQ
1和2看完以后,深感受益匪浅,尤其是在说到上下级关系的时候。最近我的直接上次换了一个人,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类似工作的,,我平时总对他有些看不上眼,觉得他的能力远够不上这个职位。。因为这个,平时工作中是由顶撞抵触现象发生,还因为一件事给领导的领导写过一封长长的email,而最终boss的解决方式和陈丰在李坤事件中的处理方式惊人的相似,,当时我很不以为然。。但是当看完杜拉拉升职记以后,,颇出了一身冷汗,,觉得当时的自己愚蠢无比,,要是能早点看到这部小说,就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了。。
~刚刚看完同学处借来的升职2。想买来藏阅-可能是自己马上毕业寻求大厦安得猪窝,···呵呵,当做工作经是其次后面看的愈来心有戚戚焉。而且--此书的后面转载了您的书评~嘿呵呵,原来您的家安着这里。
谢谢您的年华似水真心归纳总结,发掘岁月长河乃是静水清顺
学习~要我学的习somany
杜拉拉的一大特点就是有总结能力。这帖子在新版杜拉拉2中被选中,再次拜读,深感LZ也具有很强的总结能力,让我们一下抓住了2的重心,尤其是在读后,回味一下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很好的一件事。
回ananny:
很开心看到你的关于女强人的评论。其实看杜拉拉的时候,看到拉拉所经历的人事变动和出外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的时候我发出这样的感慨。或许是受到王伟离开后情感无所归依的一些影响吧,O(∩_∩)O~
我之前看过一些事业上很成功的我很欣赏的女性,她们也曾发出是因为无奈所以一个人坚强活得更好的感慨。当然了,这也只是一家之言,不代表全部。
我很赞同你关于“只不过在男权社会里,女人一直处于弱势,也就潜移默化的形成了这种依附的心理,但其实依赖性是不分性别的。”的观点,我读波伏娃的《第二性》,也很客观地了解到社会变迁和发展所带来的这种现象。最早的时候是母系社会,而后来过渡的父系社会到今天,女人如果处于弱势,也就有了这种依附心理,反之对于男人来说亦然。其实人人都是互相依赖和依靠的,呵呵。
评论里对于杜拉拉的女强人的感慨,是我对于小说中人物的理解的一点有感而发,(*^__^*) 嘻嘻…… 一家之言而已,谢谢你的探讨^^
“而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愿意做女强人,如果有坚实的依靠,任何一个女人都愿意做柔情似水的女人;”
再次反驳LZ这句话,如果女人的事业有成只是没有坚实依靠的第二志愿的话,那女人也太无敌了,第二志愿都可以做到这么牛的境界,如果当成终极目标的话,那男人还有出路么?
还没看第2部,已经订购了。
LZ写的真不错。不过关于女强人的说法,同为女生,我倒有点不同意见。并非所有女生都喜欢有所依靠。只不过在男权社会里,女人一直处于弱势,也就潜移默化的形成了这种依附的心理,但其实依赖性是不分性别的。只不过社会上的两性位置不同,使得女人看起来更又依赖性。
没看第二部,所以无法发言杜拉拉说出我快受不了了那句话的真实心态。我倒是希望,这句话说出的背景和男人一样,只不过是压力大而已。而非小女子的自怜。
李商隐以锦瑟为题抒发了对自己经历了数十年来的官场生涯所能看到的当时社会生活的参悟和感慨。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是我最喜欢,每一句都喜欢。
就像添乱说的“期待拉拉最终可以事业家庭双收,不然,真的会是太凄凉。王伟无疑应试是她最好的选择。”
期待杜拉拉再出续集,2里埋下许多伏笔。
一个成功的女人最后都要回归生活。
此书不仅要教会我们如何去在职场上打拼,还应该会写如果激流勇退,象生活妥协。
期待拉拉最终可以事业家庭双收,不然,真的会是太凄凉。王伟无疑应试是她最好的选择。
真的非常非常喜欢杜拉拉同学。
看2的结尾,拉拉对陈丰说她撑不住了时,我都快落泪了。
职场与生活就是如此啊。
就像《阿司匹林》里梅婷说,
“选择总是那么少,而且总是这么不能称心如意。”
回小竹~
你说得太好了,我也是有这种相同的看法。很多时候女生坚强仅仅是因为无奈,因为无所依靠,只有靠自己。人总是太矛盾,但有时,结局往往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唯有come to terms with it.
楼主写的真好,特别是关于女强人的那一段。事实就是这样,没有从天上掉下来的幸福。作为女生,只能自己慢慢努力。对于是否依赖男生,我们也没有答案。太强了吧,显得大女子主义,太弱了吧,显得没有生存能力。真实的、虚幻的的生活中有太多的角色,我不是杜拉拉,却能感受到那种来自踌躇的痛。靠谁?相信谁?只能暂时承揽所有的压力……这是新女性?抑或新角色?
拉拉系列还是挺赞的,只是2收尾收得太快,直让我怀疑是不是出版商少了几页~~
拉拉的职场描述挺震撼,可也想知道后续拉拉的感情生活,毕竟是单身女子独自在都市闯荡实现梦想的故事...
呵呵,谢谢各位对我的书评的评价。说真的,看了杜拉拉1,那时我的内心触动真的很大,所以当千呼万唤的杜拉拉2出来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就看完了,很震撼,同样,很喜欢。
我很赞同楼主及楼上两位仁兄的话,我觉得杜拉拉2写的非常好。超喜欢,虽然自己看上觉得不太像小说,不像其他的职场小说比如《输赢》,《浮沉》。但是却让我更加受用。里面的一些职场细节,我觉得对我这个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新人来说,受益匪浅。感谢杜拉拉,感谢作业,也感谢楼主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一篇书评。
说实在的,我也觉得杜拉拉2非常好。但是又觉得自己说不到点子上。看了这篇评论,尤其赞成对陈丰的评价,内敛稳重,就是这个词。他对拉拉即使未有情也是有意吧,但是这个已有家室的男人心里是什么的想法真的无从考究。
沙当当这个人物也让我想过,忽然想起一个词钝感力!她是一个钝感力不错的女孩子,虽然也有很多毛病,比如有点浅薄,但是她非常乐观敢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