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闺蜜是大学校友,在踏出校门的那一刻,我们的教育背景是一样的,我们所学的专业是一样的。而不一样的可能是我们对毕业之后的规划与对生活的用力程度,正是因为这种不同,让我们俩现在的生活境况有了距离。
在我30岁之前,我想要的生活仅仅是稳定的工作,宠我的爱人,可爱的孩子还有父母一直健康。但是就在那天,一切都变了,闺蜜做为我唯一的朋友跟男朋友(就是现在的老公)陪我一起过30岁生日,给我的生日礼物是一件奢侈品,这也是我到现在唯一一件奢侈品,而这些对于闺蜜来说已经是稀松平常的物件了。
毕业七年,闺蜜已经做到副总级别的人力总监,而我一直在一家国企综合办公室打杂。在这之前,我觉得这很好,稳定、轻松,虽然薪水很少,但是每个月都可以够我们一家的日常开销,而老公的工作完全可以存下来备不时之需,我觉得这就是我所要生活的最佳最理想的状态。但是看到闺蜜的生活方式与我的距离的时候,我开始焦虑了。
我害怕在我还算不错的年华没有积累到可以过更好生活的能力,我害怕在我年老色衰之后老公再不对我欣赏有加,我害怕有了宝宝之后我没有挣到更多的钱去给他铺好一条顺畅的人生之道,我害怕我在职场上慢慢没有竞争力,我害怕我的领导是后来的90后、00后,我害怕一把年纪没有养成自己的气质与气场,我害怕到来的一切都来不及变好,我就慢慢老了。
在我焦虑将要抑郁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本书《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为什么会害怕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也许这本书能给我答案,给我力量,给我指明方向。
作者达达令是一位90后,也许你会觉得一个90后的小姑娘对生活的观点与见解应该是青涩的稚嫩的吧?有着90后共有的特点非主流。看过书之后,你就错了。很难想象,要有怎样强大的洞察力才能把那些如我这样80后对人生的迷茫、对生活的困惑解答的调理清晰,一语中的。
达达令在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在过了几天重新回味后,仍觉得意味深长,也正是这句话,令我即将崩溃的焦虑慢慢舒缓下来。她说,“那些属于你内心强大的力量,那些你日积月累的点滴能力,那些你从别人故事里拿过来自己重新组建过的价值观,才是你抵抗这种‘感觉一切都来不及’的慌张力量所在”。正是这句话,让我所有的焦虑都找到了一个突破口,看到闺蜜如今的生活,我就觉得自己没有进步,再不赶紧赶上我就好像有了一种将要遗憾终生的担忧。而我的焦虑这是来自于我内心的脆弱。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不算太好的身体,没有坚强的内心。
有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怎么办?》这是达达令书里的一篇文,也是我印象很深的一篇文,曾经我也经常这样跟老公抱怨,我是该看书练习写作还是该好好备考初级会计还是可以跟同学学习一下编辑校对?之前在我看来,我觉得我做好哪一样都可以让我摆脱现在的生活跟工作状态,而且这三样我觉得我都可以一起做,后来我觉得很多事情在做了之后才知道比想象中难,特别像我这样没有一点计划,随手挑起一个是一个,难免会厚此薄彼,而被我冷淡的那个有时候又害怕给丢下了,就像那个掰玉米的熊瞎子,掰一个丢一个,总是不能每样都收入囊中。
在《我感觉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怎么办?》这篇文中,达达令给了如我一样有同样困惑的我们一个清晰的答案,“忠于自己的内心”有一些选择是需要从属与内心的,外界的影响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答案,而对于我来说,这段时间我是受了很多畅销书书作者成品之路的影响,认为自己跟他们一样每天都输出就会有收获。殊不知,出书这件事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改变的。而我觉得跟写字来说,我更加希望我是一个小会计,而写字我可以作为一个爱好,有了一个大的方向,爱好坚持下去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鸡汤虽好,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需要自己内心慢慢强大。那些自己独到的对生活的观点,才是你慢慢成熟的阶梯,有了这些阶梯,做任何事任何时候都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