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感冒,不想看书了……
无意中又翻到了这本书,看到豆瓣上的介绍:
张弦 现就职于百度(软件工程师)
因为对百度比较向往,所以想看看“他”(此时,我还不知道她是女的呢^_^)的故事。
然后就是被感动了……
-----------------------------
1.“疯狂”的个性:
因为不满老师的教学竟然选择休学自学,这对于接受了传统观点太多的我来说感触很大!
虽然我也曾经很不喜欢语文老师的“千字文”惩罚方式,但是始终没有过太多的抵触行为,可能当乖孩子当得太多了。。。囧
2.理想主义强烈,强大的执行力:
感动于她为了能够帮助一个压抑和痛苦的小孩而转投心理学,给我的感触非常大!
// 以下为引用部分
每看一遍,我心理就要难受一阵,为什么这个孩子年纪这么小,内心里面就承受了这么多的痛苦?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给予他的不是快乐和幸福,而是压抑和痛苦?为什么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废物?为什么一定要上大学才能做有用的人?。。。我开始思考,我们国家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如何才能帮助这样的小孩?
我选择了心理学作为切入点,我觉得只要我研究透了人的心理,我就可以对症下药了,来帮助他从压抑的心理状态解脱出来。于是我开始在图书馆里面看书:弗洛伊德、荣格。。。
可是越看越觉得我应该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行,当时我想考北大心理系,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来帮助这些心理压抑的小孩。于是大二下学期,在重重阻力之下,我休学半年,回老家重新高考。
// 以上为引用部分
3.坚韧不拔的努力
现在考研大军十分庞大,但是能有这位学姐这样坚定毅力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了。。。
// 以下为引用部分
毕业的时候,我拿到了数学系的学位和英语系的双学位。我告诉爸爸妈妈,我想考北大软件学院,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之后。我分析了我的优势和劣势:优势:英语、数学。劣势:专业课。政治不过是一些背的东西,基本上我能保证不拖后腿就行。于是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专业课上面,当时有两门专业课:软件工程和数据结构。我知道由于药物的影响,我的智商已经不比从前了,所以我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我要的结果。每天早上5点半我起床开始学习,晚上11点半睡觉。6个月之后考研结束。2个月之后,我以超过分数线40多分拿到软件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 以上为引用部分
4.平淡但有意义的理想
现在很多学生读书的目的很多都变成了赚大钱什么的。。。(每次和长辈交谈中,他们的言语中无不透露着要求我这样,但是我始终不敢苟同他们)
我想,有点脱离尘俗的理想还是需要的,那样人才能真正过的幸福!或许,我有点理想主义吧;
又或许,我现在还年轻吧。
但是,希望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出发时的理想。
至少,已经发现这位学姐是同道中人了^_^
共勉之~~
// 以下为引用部分
我说道:我有三个理想:
1、 给那些没有钱的小孩捐200万
2、 成为一个一流的软件工程师
3、 我的爸爸妈妈晚年能够健康安乐
// 以上为引用部分
5.还有一些(不详述了)
比如:从没接触过IT的她在大四时毅然报考了北大软件学院,直至最后进入百度。
我想那些觉得IT难的女生如果有这位学姐这么坚定的毅力的话,也就不会觉得IT难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
总之,她的整个过程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坚定的毅力,反映到每天的生活中就是点滴的努力。
她的故事,让我赞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