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本书之前,建议先看看书本的简介,也可以看看书本最后译者的文章。如果不理解书本的故事背景是很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虽说是童书但是感觉更适合大人或者年纪大一点(我觉得要小学五年级以上)的孩子看。不然不能理解家人离别之苦,家人之间的爱,也无法理解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
本书的文字是轻快的,阅读起来很轻松,文字也很优美,而且是从小孩子的角度去描述自己以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给我的感觉就是虽然带着淡淡的忧伤,却心情平和。阅读过程中一直萦绕我心中的形容词就是"清澈",没有大人世界那些复杂的不可名状的感觉,是孩子单纯的心——伤心就是伤心,高兴就是高兴,害怕就是害怕,喜欢就是喜欢。
我没有经历过战争,无法切身体会战争带给人的伤害,经历过的触动人心的离别更多是死别,也不像故事的主人翁松花、松花的奶奶那样是亲人的生离,明明在生,却无法在你的身边,甚至生死未卜,这是一种怎样的苦怎样的痛怎样的思念呢?我所不知道的世上存在着很多很多不幸的人。我一直期待着松花能够见到自己的父亲,松花的奶奶可以与自己的儿子重聚,能够找到失散的丈夫。而最后,儿子是回来了,但是有时得到一样东西却意味着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
需要到新的地方生活,你就要放弃曾经一起的朋友;需要跟家人重聚,你就要满足或者配合家人给你的生活。我觉得松花的奶奶做巫女,有的是生活所逼,也有希望通过巫女这个职业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丈夫,保佑不在身边的儿子,安慰独力抚养孙女的自己,在天神的保佑下,大家都可以平安健康。而最后,儿子归来带着她和松花一起到城市生活,儿子跟孙女都不希望她再做巫女,奶奶进行了最后的一次祭拜,烧掉了自己的巫女服,像对过去生活的告别,也像是放弃未知的等待的决心而开始新的生活。而松花说铁丝网一定会不见的,那个时候他们就可以跟爷爷重聚了。(他们就住在回故乡的要道附近,由于南北战争所以家人分开了,只隔着一个"网"。)
故事是结束了,但却感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家人、朋友的爱就像白昼之月,即使看不见,但是一直都在,既让人有点忧伤,又让人觉得心情像月亮一样光亮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