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成人看的儿童文学?_有你我不怕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有你我不怕 > 写给成人看的儿童文学?
新奥尔良烤巨翅 有你我不怕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1-26 17:01:53

写给成人看的儿童文学?

  单看情节,《有你我不怕》的故事多少有些单薄,故事发展并不是特别出人意料——但作者运用完美的叙事技巧让它充满了曲折感,扣人心弦。读这本书,更大的乐趣在于,从这个具有悲剧色彩的现实主义童话中揣摩作者的生活态度,领悟要旨。要读透这本书,没有社会阅历是不行。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小说的受众群体主要是成人。
  然而,在世纪文景的版本上,CIP数据却标明着“儿童文学”。
  作为中国的少年儿童,他们或许更喜欢读结局单纯美好的故事,或者是特别有趣的,比如说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等。《有你我不怕》也许会让他们感到乏味而空洞,而小说中“黑色”的结局甚至会让他们感到不可理解。这样说绝不是为了贬低少年儿童的心智发育水平,只不过心智早熟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也不普遍。
  因此,至少在中国现今的版本上,CIP数据不应当草率地标记“儿童文学”。
  如果这本书当真是“儿童文学”,那么,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对这本书作出的解读应当统统推翻——我们的有局限的理解看来不过是一些牵强附会的词句。不过,这也无妨,至少我们仍有所得。
  作为一个半成年人,我不敢保证我的理解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只是不要被广大的少年儿童耻笑才好。

                       一,横渡村的讽喻
1,
  
  就像中国象棋里规定的一样,我们都是不能后退的卒,生命中总有一条汉界楚河在前方等着我们。
  “横渡村”这个名字,暗示着我们都有趟水过河的那一天。过了河的我们,从小盼望长大的我们,也许会发现,河对岸的风景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而所谓的“成长”,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不虞的无奈。

2,

  过了河的人,已经迈入了所谓的成人的世界。作为社会人,他们不得不在既定的规则下进行自己的人生。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对现实本身的敬畏,他们习惯于给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找一个客观现实主义的理由,然后用自认为相对合适的态度或手段去应对变局。然而他们的价值观,却不能移植到小孩子的身上。
  绑架案的主谋——沙吉欧,一口咬定杀他儿子的凶手是菲利普的母亲。横渡村的物质状况决定了这个机具思想侵略性的人物可以集结一批村民为他卖命,却不能改变他的儿子对那个女人的爱。当他对米歇尔讲述他儿子的死亡事件时,他却遭遇了滑铁卢——他改变不了米歇尔对世界的本真的看法,米歇尔也不会对菲利普心存芥蒂。至于凶杀案的真相,无论是从情节安排还是从情理上来说,都不会在这本以第一人称叙事的书中出现。此时的米歇尔,没有过河的米歇尔,他不会知道,也不想知道。
  米歇尔的父母,在小说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或者其他抚养者)是最大的价值观输出源。记得米歇尔问父亲水妖在水底能否呼吸时,父亲告诉他:世界上没有什么妖怪,你应该怕的是人。这种语焉不详的观念,超越了米歇尔的理解能力,因而没有马上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样的,母亲对萨瓦尔多家人的“见死不救”的评价,最初也没有什么明显影响——值得玩味的是,当萨瓦尔多“出卖”了米歇尔时,米歇尔想起了母亲的话。
  通常情况下,过了河的人会给后来者以思想启蒙,这便又涉及到了价值观传承和家庭教育的问题了。

3,

  过了河的人,常常怀念过河前的自己。阅读这本小说,从米歇尔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便是一种怀念的方式。
  米歇尔正如一个天使,守护在我们内心最敏感最美好的一隅。
  这样一个涉世未深的男孩,最吸引人之处便是他的单纯善良与不屈不挠。因为单纯,所以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妖怪和巫婆,象征着未知的境遇——只不过,人性中复杂肮脏的一面,远比妖怪和巫婆可怕。
  未知境遇给予人的恐惧让人有了渴望。
  米歇尔渴望长大——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幼时的愿望——也许只是为了不再害怕噩梦,不再害怕潜藏在麦地里的妖怪和山洞里的巫婆。但此时的他,仍然不受成人世界规则的羁绊:纵使拿爸爸的人头发过誓,也仍会在关键时刻摒弃这些无理的条款而千方百计地寻找面临生命危险的菲利普。
  但成长意味着牺牲——小说的结尾揭示了这一点。父亲的那一枪,象征着童真的世界遭到世风流俗的粗暴践踏。如果中弹的是菲利普,父亲也许不会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撼;而中弹的却是米歇尔——我们可以猜想父亲也许不得不完成一段心灵上的救赎。这种儿子“拯救”父亲的桥段,无疑是对成人的过于现实主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绝妙讽刺。
  小说选择了两个典型人物来代表儿童的特点,境遇。米歇尔象征着单纯的勇气,菲利普则象征着弱小。但深陷泥淖的菲利普,纵使再绝望,心中也有一个守护天使——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不管菲利普的母亲是不是坏人,至少她有一大善举:没有让不健康的价值观侵蚀菲利普的心灵。与之相比,萨瓦尔多却过早养成了一种世俗的处世哲学。

4,

  萨尔瓦多是河中央的人。他看上去一帆风顺,只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在他心里埋下了矛盾。当他因为学开车这样一个幼稚的动机出卖了米歇尔时,这样的矛盾也被他明确得意识到了。让人欣慰的时。他最终选择了救赎——他告诉了米歇尔菲利普的所在。
  当然也有不幸在河中搁浅的人。费力斯,一个不肯承认自己性取向的同性恋者,费尽心思想融入主流意识群,但直到故事结束,他都没有成功。他的行为方式得不到主流意识的肯定——这或许又涉及到同性恋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问题了。
 
                             二,迷茫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发现我是个正在过河的人。
  许许多多不曾有的烦恼接踵而至,人生的各种各种的命题等待我去验证。
  曾经盼望长大,以为长大后就不会被人欺负了,也不会在夜晚睡觉的时候担心窗帘外面是否藏着复活的吃人的恐龙。总是以为长大是件很神奇的事,可以在天黑后看电视看得很晚而不用早早地上床睡觉,可以赚好多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以前也总是把世界想得过于简单。于是从来不肯相信总是面带微笑的某亲戚像父母所说的那样工于心计心狠手辣,从来不肯相信有一天自己的朋友会背叛自己。
  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真心相待的人一直在背后煽风点火,发现……发现了很多自己不敢相信的事实。
  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妈对我说:“以前的你好单纯……”
  姜还是老的辣。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我也会怀念过去的我,但我不会想再次成为过去的我。
  世界也并不是那样的一塌糊涂。不是某些混透官场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是真心对你的,其他人都不能相信。”
  许多人都是这样,对未来自己所处的世界感到迷茫。
  不过,至少我们还是有了些心理准备。
  世界从来没有对我们许诺过生活是美好的.我们也不应该有别的苛求.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写给成人看的儿童文学?”的回应

腐草为萤 2009-09-28 09:32:39

突然想到一件有点可笑的事,也许将来的我会被生活逼迫的变得不择手段、心狠手辣,但是喜欢看书的这一点,应该是永远不会变得吧~呵呵~只是那时知道我这个习惯的人怕会更加惊讶了吧~呵呵~

腐草为萤 2009-09-28 09:30:58

哎~我就是经常看这种写给成人看的儿童文学的成人……
每次向别人说起,他们都会一脸诧异“怎么这么大还看儿童书啊?”我也只是笑笑,说声“我就喜欢”不再解释什么……
21岁的我也许也正面临这那一条河……

JAVA 2009-07-25 23:18:06

我觉得……一般啊……难道是我太肤浅了?呵呵

Unicorn 2009-07-25 23:15:39

呃,又看了一遍你写的。哈哈,看我多支持你啊~

Unicorn 2009-06-10 23:02:08

这书不错的

巨翅 2009-06-10 13:39:31

确实,留白式的叙述可以给人更多想象
但我说的是从情节角度来看
小说不等于散文
你喜欢看余秋雨,难到就不准别人看金庸吗
肢解只是一种仪式
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认识而已
至于被关在小说外,我不认同,难道只有读不懂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故事?
孩子会看的书不等于儿童文学
我小学六年级看的<悲惨世界>
难道雨果就成儿童文学家了?
我只是有点怀疑标注者的严谨程度而已

这篇书评不是来争论什么是儿童文学的
题目不过是一个很烂的噱头而已

star'n 2009-01-27 14:10:00

作者是成人,但他笔下的孩童世界依然充满了美好,这本书不需要这么理性地来看。单薄,我不认为,我认为情节与描绘赋予我们想象空间、心灵深处的体验才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但是成人,是需要这么肢解这本小说来分析的,因为他感受的能力方向和气质离他的童年越来越远,必须把自己固定在现在,才能获得一种自我认可和满足。这是成人的需要。可以有很好很好的理智的论断,但终究还是会被关在这样的小说之外,这样肢解以后,你能重构起什么?这种机心,孩子们不常有,但他们迟早会有,在有之前,他们朦胧地感受,就像书里的孩子们,这完全能够吸引现在的孩子来看,特别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已经有这个兴趣看这方面的书了。你说他们懂不懂,他们可能不像你懂得这么透彻,可是他们也懂得透彻,这是另一种透彻,这是我们不会明白的。

Michael 2009-01-26 19:53:29

  有几句话 深有同感
  
  1.过了河的人,常常怀念过河前的自己。
  
  2.读完这本书,我突然发现我是个正在过河的人。
   许许多多不曾有的烦恼接踵而至,人生的各种各种的命题等待我去验证。
  
  3.我也会怀念过去的我,但我不会想再次成为过去的我。

------------------------------------------------

不过,还是加油吧

烦恼 困惑 痛苦是有……但,路还很长

谁让上帝给了每个人一次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