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记录成为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习惯_零秒思考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零秒思考 > 让记录成为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习惯
丧气少女 零秒思考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2-09 12:02:27

让记录成为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习惯

      在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作为设计已经很久没有碰过纸质书了,原来纸质的味道是这么诱人,特别这本书是一直想拜读的时候,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下来了。阅读时,建议身边放一个本子和笔。

       言归正传,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工作没有条理,老是忘东忘西,做事忙忙碌碌却效率不高:如果你是个学生,学习很混乱,丢三落四,说话逻辑语言也特别乱的人(比如我),那你一定要读!不算厚的一本书,却给我带来很大的影响。导致现在每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一天的安排和工作写在买的笔记本上面。

        还记得,大学之前所有的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遇到什么好词好句的方法一定要随身带个一本子,记录下来。当时的自己并不知道这个重要的性,后来记的很多小本子上面都有很多很宝贵的话,和文章。这大概是我现在思维很活跃原因之一吧,

      零秒思考的核心价值,就是——记录。快速、联想、记录、整理、回顾、反思便是这本书总结的核心

一:快速
     书中在第一章就是说了启发思考最重要的一步,当某一个想法浮现“立即”将其用语言组织出来。不关是好,还是坏的想法,立即写出来,因为脑中的片段像火花一样 ,一瞬而逝,要怎么抓住这点点的闪光想法,就需要立即快速的做出反应。
      
      哪怕身处很忙碌的环境中,能空闲的时间很短很急,也不妨碍30秒的时间,记录下这个点子的核心,如果能开这个头就是实现零秒思考的第一步了。在手机中下一个印象笔记还有高校todo ,这是我手机里面最常用的两个记录的软件,哪怕是一个我看到建筑的杂志名字,哪怕是我听到老师说的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如果运用在工作上,帮助就更大了。 快速的章节里面,我又总结了几点

(1)准确(快): 让你的语言准确的描绘出来,就是你写下核心的几点。有的时候我很长一段话我也会来不及写,我就写一个5-10个字的话,记在高效todo上面,然后事后来补。
      我经常会说一些废话,一些无用的事情,这时候书中有句话给我启发很大——如果身边有写说话很明白的人,那么请一定要留意这些人的语言用词方式等。不要有歧义,废话不要多, 要用最你认为最简练的话表达出来,可以说的话不是很多,尝试先少说一点如果对方还不明白再加,这是我的最近的体会,也改变了一些人觉得我啰嗦的观念呢。

(2)目录(准):在找准这个事情或是这句话的中心词语之后,就要像写文章一样,有了标题,然后是目录,一点点铺开来。怎么做?怎么样?然后呢?要注意什么?结果怎么样?都是可以先写出一个几个字的大概,千万不要多写,这会让你越来越乱。这次的活动展,我就利用了这个方法,把要做的每一步都写出来,然后一点点去实施。把一个大任务切成几步去,里面几小步,逐一击破。

(3)效率(稳):这恐怕是最难也最需要长时间去培养的,以前有拖延症的我。把一天的目录写出来,之后就开始磨,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手帐,番茄计数法,思维导图,可是多少次都失败。后来我发现,不要把时间压缩的特别紧张,最重要的是完成的过程。在一个作业或是任务实施的时候,你要看中最重要的就是大体的时间,5天,8天,10天
是必须做完的,第一步就是把小的任务攻破。比如说:第一是要出设计稿,那我设计稿的时间就控制在一个礼拜全部源文件,数据,打印的数据全部整理好。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就会好很多。

二:联想
      如果说你现在只学会记笔记,只是每天几句话,锻炼21天之后看看第二个吧。可能是因为我做设计的原因,加上从小我爹教育我的观念就是要看的杂,学的杂。做一个好奇宝宝吧。什么都去了解,不管是天文地理,科技医学,电子信息,多了解总是没有错的。这样给我带来印象就是,脑子里面永远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思维。虽然谈不上零秒,但是也能迅速反应出来。
      比如我在搜一个文章的时候,中间看到不认识的人或者是说的典故我不了解的时候,我就继续搜那个,就像一个蜘蛛网,层层递进。所以不妨你在百度搜的时候,看下百度的相关,也许会有不一样的视野。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电影中的男主在回答问题闯关的时候,想到很多都是他平时经历过的,他的脑海中就像电影回放一样把记忆碎片全部浮现出来。这可能就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思维导图最重要的一点。“快速收集信息,考虑整体,提出代替方案,进行比较检讨,决定后坚持执行”这一套基本流程,就像一个大树,一直发散出去。就好比画画,先画一个大体轮廓,然后一条一条上色,从上至下,从小到大。

三:记录、整理
      在你学会了快速写关键词,也有一个大体的发散的思维了,那么怎么记录?怎么做又好又快的方法记录就是思维心动的第三步。

      应该怎么记录,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直到书中有个a4的记录方法。我最近一直再试用,但是效果我现在还不能确定。只是觉得不用带本子了,也不担心有写不完的本子了。曾经用过手帐,就是写的花花绿绿,很多内容的,可是我发现我根本坚持不下,每天要整理一大堆,然后要贴要美化。不仅让我觉得效率越来越低,更加觉得坚持的困难,花费的时间太多了。
     
      书中的一句话特别好:在笔记本上面做笔记,其实只是按照一系列的时间在书写而已,所以如果用好几天或者好几个星期在写类似的内容,是无法整理自己的思绪的。

       所以我的理解是:首先在极短的时间内写下关键词,在空闲的时间,或是一天抽出10分钟写下你的想法和整理整体项目的思路和方法(小步击破法),你可以沿着你的思路越写越多,那是会使你的想法思路越来越清晰。千万不可纠结和纠缠于一点或是几个字,不行就跳过或是用拼音代替,切记就是要快,不能有停顿。一开始可能有点困难,慢慢锻炼21天再看看效果!。
     在记录的时间上面,书中有了很明确的只是:“三上”(马上、枕上、厕上)的时候写,最有助于推敲自己的想法。所以我的房间,书桌,包里最多就是随手可以找到的小本子和笔,这样有想法就可以马上记录下来。我现在是一周,一段时间,一个阶段,一个工作完成,就写一段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豆瓣日记,在印象笔迹中,整理归纳我最近的表现和近期的计划,让自己做到清晰,明确。

四:回顾和反思
       这里是经常运用在工作和任务项目中,因为我还是学生党,最多算个兼职党,所以能接触到大型的工作项目的机会不多。所以我能写下最近在接触一个学校的活动展的经验吧。
     
     书中有个特别好,把笔记归纳到企划书之后的几个章节中,给我未来在工作中一个很好的启发。在活动展中,一切都根据前面的方法很顺利的执行下来了,可是在后面我整理和回顾的时候,发现还是缺少和很多可以实现的想法和创意,比如说app,一开始展示的宣传的不够到位,还有一些人员和资源的限制,老师的一些资源的展开。这都是我以后学习工作的需要注意的。

       在整体宣传方案做出来的时候,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去掌控整体,所以很多事情让我心情特别烦躁,遇到的问题没有实施效果不满意的时候只能我自己去做,也没有考虑到事先应该整理一个方案的ppt让老师指导下,之后的活动展开会好很多。这是很大的一个失误,以后遇到类似的展览和活动就要注意了。

      最后,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可以长期反复阅读。清空杂念,让自己思维越来越清晰,在做笔记的方面也会越来越准确。ps:最后很谢谢土豆姐,能得到这本梦想的书,真的让我成长很多。
                                                                                             2015.2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