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悟_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 读后感悟
大砍刀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3-03 16:03:13

读后感悟

      这是我看过的第二本育儿方面的书籍,花了三天半时间。第一本是《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美国的三位育儿教授写的。这两本书我是连贯着一口气读完的,感觉还是这本书写的好,接地气,有原理,有方法,有案例分析,可操作性强,读完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
      我从来没读过育儿方面的书籍,也没有相关知识,在这方面我几乎是零基础,所以刚看本书的序就把我吸引住了,感觉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大门,那种迫不及待、如饥似渴的感觉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我边看书边做笔记,将书中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逐条摘录。看完前两章的时候,我赶紧买了实体书给我老婆看。两个人需要交流心得并统一思想,然后再具体落实。紧接着我又买了两本送给我的两位同事,他们家的孩子与我家的差不多大,而且家长的状况也跟我一样,从没接触过育儿理论,我想这本书也能给他们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我家有一对双胞胎女儿,目前两岁7个月大。从出生到十个月大的时候,一直是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照顾,后来由于家庭的原因,老大和爷爷奶奶回了江苏老家,在老家住了一年,当中除了春节把他们接过来住了一个月、宝宝过周、我妈生病动手术回去看望外,没有与老大相处。老二留在了外婆家,由于外婆家就在我们单位大院,所以老二由我们和外公外婆一起照顾。我们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回外婆家吃饭,和老二玩一会儿,然后回家。考虑到要保证充足睡眠,不影响上班,所以老二不带回家,与外公外婆睡。去年三月份,老婆由于工作压力大和身体原因,辞去了工作,住在外婆家,边修养边带老二。等老婆身体稍好后,去年六月份,又回老家将老大和奶奶一起接了过来,考虑到照顾方便,尽量减少对大人的影响,白天两个小孩一起在外婆家,晚上老大和奶奶回家并跟奶奶睡,老二仍然留在外婆家。从上面可以看出来,除了老大与我们离开了快一年外,到目前基本上都是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孩子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是多么的重要,老婆辞职在家带孩子并且把老大接回来不让两个孩子再分开是多么的有意义。以前总是觉得孩子还小,老人带带挺好,自己还省事,殊不知6岁前正是她们性格成长的关键期,正如书中所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打好基础是多么的重要。整本书看完,还有以下几点很深的体会:
      第一,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及机会。这一点,没看书前我也有这方面的意识,比如孩子爬石头只做保护不禁止等,但看完书后我这方面的体会更深了,而且感觉做的还不够,比如有些天然玩具像木板什么的,怕刺扎到她们,就禁止她们玩。现在我知道了,可以先自己检查一遍,排除安全隐患后再给她们玩。总之,给她们创造一个安全的条件和环境,只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破坏环境,让她们自由的玩才是最重要的。这方面让我联想到了国家的治理,其实治理国家也何尝不像养儿育女一样,国家少干预,少插手,多引导,正如古人说的,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天下安,这样国家才能良性发展、繁荣昌盛。
      第二,要帮助而不包办。两个孩子现在独立性很强,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不要大人帮忙,比如上车,她们要自己爬上去,不需要大人帮忙,如果我们把她们抱上车,她们很不高兴,而且自己爬下车,亲自再上一次车,不然就哭闹。从她们的表现中我也在感悟和分析,看书的过程中我也在提炼和升华,感觉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充分信任孩子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好。孩子们上厕所现在是自己脱裤子,但穿仍然是大人帮忙,我们觉得冬天穿的衣服多,她们还不会自己穿,虽然她们也自己曾经尝试过,但是觉得穿的不好,就把穿裤子给包办了。这不,还在看书我就实践了,昨天两个孩子先后上厕所,上完后叫爸爸穿裤子,我把纸给她们,让她们自己擦屁股,然后自己穿裤子,她们就自己尝试,先把裤子一起提了上去,发现不舒服,又脱了下来,先穿小内裤,再提秋裤,最后提毛线裤,虽然没有大人做得好,但是最终成功了。她们高兴,现学现用并成功应用使我也很高兴,通过这个例子我的感触更深了,确实是我对她们的信任不够,低估了她们的能力。
       第三,要多赞美少批评。这一点以前也听别人说过,所以我们也一直在落实这项政策。对孩子们做任何事情也是多鼓励、多赞美、少批评。看完书后,领悟到赞美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要事后赞美,不能把夸孩子作为他们前进的动力,赞美要发自内心,要具体,要针对某件事或某个行为赞美,少赞美孩子天生就有的东西,比如相貌、聪明等等。这些方面是我以后需要多注意的地方。
       第四,要少说教,不打骂。和许多家长一样,我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曾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打过几次老大。也经常跟她们说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做。现在要深深的检讨自己无耐心、鲁莽的行为。书中说说教是最没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说的越多孩子反而越反感,其实我们大人也何尝不是呢,有人天天对你唠唠叨叨,限制你的行为,你肯定也受不了。有时我们必须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想想她们的感受,可能一下子就释然了。“教育无痕”这句话给了我很深的感受,少说教,忽略缺点,关注优点很重要。孩子喜欢吃手,不能说把手放下、不能吃,而是要了无痕迹的把他的手拿下来等等,这些做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打骂更是不可取的处理方式,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不仅伤害孩子,还伤害自己,以后是坚决杜绝了。
      孩子出生的时候是个天才,我们要创造条件让他成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而不是我们希望他成为的那个人,这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宗旨。当然书里还有很多理念比如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在他做事的时候千万不要打断他等等,这些注意点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注意和落实。书中还有其它很多的注意事项,我准备跟老婆开个会,具体讨论一下,统一思想,然后逐项落实。
      孩子现在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我一定要重视,育儿这项工作我以前的参与不够,今后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重身教、轻言传,不仅在她们身上花钱,还要花时间、花精力,让我家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