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但不能粘贴——《学习之道》读书笔记_学习之道(第2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学习之道(第2版) >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但不能粘贴——《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Ron 学习之道(第2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8-31 22:08:15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但不能粘贴——《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但不能粘贴——《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版权信息: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出版社,豆瓣评价:8.5 据说已经出到了第10版。

本书谁谈了什么?
作者乔西•维茨金,幼年调皮捣蛋,但自从跟国际象棋偶遇之后便迷上了国际象棋,8岁起七度成为全美象棋冠军,后又改习太极,获得了世界太极锦标赛定步、活步双项目冠军。本书讲的是作者在学习象棋,太极时不断练习,比赛,深思才感悟出来的学习之道。所以本书不是成功学的心灵鸡汤,也不是枯燥的成功学教材。

本书怎样谈的?
作者在学习上持一种渐进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开发自己的过程,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经历,因此作者主张终生学习。而与此相对的整体理论,它认为后天的学习成果直接反应学习的能力。比如,某小孩数学成绩很好,家人就会夸他是数学天才,而某次语文考试很糟,则会说你脑子很笨不会学语文。一旦这种观点建立,某次考试或活动失利,则会影响到小孩的自我评价,要么自暴自弃,要么变得输不起。本书后来的学习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一、基于国际象棋上的学习感悟
如果你是象棋入门者,你在这里看不到任何象棋学习的教程——他在谈较高层次的学习理论。
1、胜败观念
渐进理论,不过于强调但不忽略胜败的重要性。他说只专注结果当然不对,但如果能与长期理念保持平衡的话,短期目标就可以是比较有效的发展工具。《亮剑》里丁伟在军校长吟“不谋一时者,不足以谋将来”,这里是最好的注解。
2、软区域理论
逢特殊状况,人紧张失措是常情,但作者却能在一场地震中思路突然开朗,棋局变得清晰,最终赢得比赛。心理学上认为人心理有硬区域和软区域:硬区域要求人在高度专注时,有一个合作的环境。一旦环境变坏,人的情绪就会随之波动,甚至不堪压力崩溃掉。而一旦进入软区域,则会平静接受眼前的事,将生命中每一圈涟漪都融入到自己创新思维过程中。反过来说,如果在突发情况下,能观察并接受目前的环境,就会进入心理的软区域,此刻思维会变得更加冷静,清晰。敌动而我静,敌劳而我逸,处于不败之地也。
作者说到,一旦自己听了某首歌,接连好几天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总会在脑袋里乱窜,这种情况甚至会发生在象棋比赛上,让他苦不堪言。后来,他干脆接受了这种状况,听任歌曲在脑海里留下痕迹。歌曲缓慢悠扬他就会打出防守型的棋风,歌曲旋律激烈他就会打出攻击性十足的棋风,这样一来,思维更加活跃。经过训练,利用软区域不仅可以打破对手的一些伎俩,还可以反过来打乱对手的思维。
作者还说到,自己平时喜欢把东西乱扔,然后在脑袋里整理归类,做到面对混乱仍陶醉其中。这种思维训练,日常可以进行。
对我而言,最初跑步听音乐,是为了减少跑步过程中的枯燥。后来,因为想在跑步过程中聆听身体自己的声音,去掉了听音乐这个环节。显然,我把音乐当做了噪音来处理。那么下一个层次,要把音乐再放到跑步中过来,接受这个噪音,并当成跑步的节奏,实现内化。
3、漩涡理论——避开连续的失误
漩涡理论,举了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女孩,险些被自行车撞到,她不是吸取教而是选择向自行车者咆哮。吵架胜利后,没过几分钟就被汽车撞飞了好几米。漩涡理论,讲当犯了一个错误之后,仅仅是逃避或遮盖这个错误,就会被卷入错误的漩涡,把自己吞噬掉。
4、接受自己的本能
这是看着紧张,但容易跳过的一章。作者说棋风,生活的各种细节都跟本能有关。从前作者会在比赛中和比赛后详细地计算布局,搞出个所以然来。但在本章中,作者承认了大脑的自我处理能力,接受了直觉的可信度。甚至他会发现,生活其他方面的困惑会投射到象棋比赛上,进而发现每个人生活中的细节,可以直接反应他的棋风和潜在的弊端。比如他会在比赛空闲时间观察其他成员,如果在餐厅没耐心排队的棋友,比赛时只要把节奏控制在自己手中,用几步棋激怒对方,胜算就归于自己。
二、艺术——基于太极学习的感悟
作者在国际象棋界所向披靡,却过早地被声名所累,再加上不满机械的象棋教育,学习象棋的兴趣日渐减少,后来在旅行的过程中接触了东方哲学,尤其是道家哲学,进而开始了太极学习。从太极冥想到推手,每一步都在和内心对话,和队友切磋,发现了诸多学习上的道理。现择要记录:
1、划小圈
作者说,网络时代,大家在海洋信息里以追逐新鲜事物来愉悦自己,一旦没有新鲜事物时便会倍感无聊。这种生活节奏一旦形成,我们就会变成浅水里的小鱼,丧失对海底世界的探究。对武术而言,如果只沉迷于卧虎藏龙式的武功,无助于对武功的深入了解。
作者在《维修摩托的艺术》中得到了启发,提出了“划小圈”的理论。大意如此,“把大的东西分解成各个细节的东西,认为在这个过程就是要挖掘技能的实质所在,然后有效地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同时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一段时间后,广度就会慢慢缩小而力量则会逐渐增加。
作者举例,每一个太极动作,依据划小圈理论他会进一步分解成若干动作,每个动作都刻苦练习,最后连接起来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非常内行的太极动作。作者非常看重划小圈理论,在后面的章节里不断会提到它。在台湾举行的太极世界锦标赛上,作者能很快看出对手的优势和潜在缺点,都得益于划小圈理论。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学习理论,掌握他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某项技术的核心。如果在学习某项技能时,觉得它大而无当,过于复杂,那么划小圈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摘录: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技巧的东西有更深的理解。每天都要学得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因为学得更深可以让我们把潜力中看不到、感受不到但又极具创造力的部分挖掘出来。
2、化困境为优势
本章是软区域一章在太极运动的进一步阐释。训练人进入软区域,从而能在混乱中处惊不变,需要三个步骤。第一,学会平静对待生活中的不完美之处。第二,在训练中 ,要学习如何把不完美之处转换成我们的优势。如利用音乐或摇摆的世界(地震,作者的亲身经历)当作锻炼观察力的催化剂。第三,学习如何在意识中制造一些起伏和小波动来激励我们前进。
摘录,作为一名选手,我学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什么能够使人表现还不错,什么能使人表现得很好,什么使人表现得优秀和什么使人表现得卓越这四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你的目标只是做到中等,那你出错的空间就很大。
尽管如此,如何弥补错误和预防错误?作者有进一步探索,如利用伤病期间更好地总结教训,观摩比赛等等。但更重要的是预防,比如篮球运动员,平时就可以多练习左右手投篮,右脚足球运动员也应该学会左脚踢球,可以提前把错误几率和损害控制到最小范围。
摘录:一旦我们学会了如何把困境转化为优势,我们就可以制造有用的成长机会而又不至于带来真正的危险或伤害。我称这种工具为“内在解决措施”——我们能够注意到那些促成有用的成长或是带来表现机会的外部事件,即使这些事情没有发生,我们也可以吸收这些事件的成果。这样一来,困境就变成了激励创造性的一个无穷的源泉。
3、让时间慢下来——进一步提升认知层次
将广博的知识,整理内化是通向精英层面的门户。“划小圈”是将外在技能细微分化并走向内在培养。而让时间慢下来,则是把思维的重心都放在事物的实质上。作者相信直觉的力量,但直觉建立在科学的训练上。作者借用心理学理论,主要阐释了“组块”和“嵌入的神经中枢路径”的方法。
组块是指能将相关信息条理化,作者的话“它可以找到吸收众多信息,找到和谐得或逻辑上持续的延展并将此融入到一个精神文档之中,然后可以像是一条单独信息那样对整个精神文档进行处理。“嵌入的神经中枢路径”是指创建组块的过程以及组块之间的导航系统。ps:作者说得过于复杂了,简单而言,就是要将复杂的信息条理化,结构化。如果说模块是长着树叶、花朵的树枝,那中枢路径就是整个大树,和架构图。
作者基于划小圈式的学习,在经过无数次象棋练习之后,将象棋路数组块,并嵌入神经中枢,实现了内化。遇到复杂的棋局,当然不需要再进行繁复的计算,而依赖于直觉。因为这种直觉,植根于科学的训练,形成了如同肌肉记忆般的脑力记忆。
摘录:处在高水平中的每个人都对象棋有很深入的了解,而成就伟大的原因很大部分就在于内在的风度和意识思维的放松,后者可以非意识自由流淌。这是一种比较少见但却是被嫉妒误解的思维状态,经提炼之后就会从意识思维的细微整合发展到自由的非意识过程。这个想法就是把主要角色从意识思维转到非意识思维身上,但又不会丢失了意识所能够达到的准确性。
时间之所以感觉到变慢了是因为我们会本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小块重要信息上,这样我们的处理器就可以当它是以大字体显示那样对其进行分解。这种训练有素地思维状态共享这个有意识的重点小区域。区别就在于,在我们的选择准则中,我们通过把所有周围的信息转变成非意识的统一数据而不是通过忽略它来培养这种经验。人类的思维很少进入这个具有较高认知领域的原因是:如果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斗士把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他对手的呼吸方式或让人讨厌的眼睛上的话,那对手就会痛击他的脸,把他打到在地。在多数场合下,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而且我们的处理器就承担着处理这种事情的责任。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感觉 到直觉是如何运行的话,那我们就可以通过训练自己在我们的重心准则中塑造拥有巨大能量的认知能力和身体能力。当然,关键还是在于不断地练习。
4、化情绪为力量
象棋,太极比赛是有形地战场,因为各种状况使自己情绪变得越加愤怒,是很常见的。当年齐达内,因为对方辱骂自己家人而做出了头顶对方的恶意犯规行为,最终被红牌罚下。愤怒有时会把自己烧掉。本章谈如何将愤怒划为力量。在比赛中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作者说有三个步骤:1、学会随着分散注意力的事物流动,就是树叶向风儿低头。2、学会利用那些令你分心的事物,用那些原本会让你输掉比赛的事物来激励自己。3、学会在内心深处在创造出激发斗志的环境。我们要学会会自己做鞋。
无论是看得见的比赛,还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从来没有令人满意的过程,有时还会出现令人气愤的人和事。与其直接拒绝接受,不如把对方当作不完美的自己的镜子,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改进。一个神一样的敌人,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作者举了乔丹的例子,他一旦被别人激怒,他很快会以更加残暴的方式蹂躏对手。这一方面是将对手当作自己斗志的催化剂,另一方面是对敌人的震慑。正视情绪的力量,接受而不是拒绝,一旦能善用情绪,会发现愤怒的情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激励。
摘录: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软区域,我们要能够适应自己的情绪,观察它们,研究它们,了解如何让它们自然地宣泄,学习如何利用它们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然后我们就将弱势转化为优势,直到我们不再否认自己内心情绪的爆发。勇气将提升我们的比赛状态,恐惧会使我们产生惊觉,愤怒回使我们更加专注。

本书谈的有道理吗?
有道理。本书作者通过对象棋、太极的学习,讲述自己对学习技术层面、认知层面、哲学层面的认识,低层次是技术层面的学习,介绍;高层次是自我认知,对环境由顺从到主动接受,对自己各个层面的不断开发。
对我们适用吗?作者所有的学习认知,都是建立在强烈兴趣和勤加练习基础上的。很遗憾,我们大多人终生都在最低层次徘徊。作者的理论如飘渺峰石壁李的各种上层武功,内力不足之人妄加练习反而有害无益。所以如标题所言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但你无法粘贴。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练习技能,通过观察、沉思、研究,自己找寻进入更高层次的门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但不能粘贴——《学习之道》读书笔记”的回应

大张和尚 2016-01-13 15:54:42

写的这么好怎么没有一个鼓掌的,掌声此处应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