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守护者_下乡养儿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下乡养儿 > 做孩子的守护者
沈牛妞 下乡养儿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5-08 16:05:36

做孩子的守护者

最初看到《下乡养儿》是在《读库》。读库的开篇文章向来好读,这篇也不例外。标题就很吸引我,下乡——在我老家通常是指在城里工作的年轻父母,周末带着孩子回农村的说法。本以为是讲类似留守儿童的事,但细细读来,才发现是一对年轻的父母,因为8岁的女儿恐惧上幼儿园,晚上不能入睡,作息时间颠倒,与小朋友交流不顺畅等原因,几经努力,未能有好转,从而接受一位懂教育学朋友的建议,一家三口从三环的家搬出来,租住到北京郊区的农村生活的事。
  读这书的时候,也会想,这对父母为什么要这么惯着孩子?她做噩梦,不想睡觉了,就陪着她玩,玩到凌晨2点、4点甚至天明,以至于全家昼伏夜出,脱离了正常社会的轨道,一段时间下来,妈妈情绪几乎崩溃。若搁在普通的家庭,小孩不睡觉,大人可能会以半哄半恐吓的方式让孩子睡,一般孩子哭闹一阵之后也便睡去,如此渐渐就养成了正常的习惯。几乎所有的小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都会哭,曾看过那个场面,确实揪心。但若大人们狠狠心走了,小家伙们往往也得学着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所以,对于书中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和意愿的高度重视和妥协,据说在读者中引起了争议。虽说儿童教育已然是一门科学,但是每对父母都有自己养孩子的方式。我们无需对他人的方法指手画脚,指责她惯着孩子。因为从作者冯丽丽点点滴滴的叙述中能感受到一个母亲的用心,她的护犊心切,她的无助。最近台湾有一本畅销书叫《无心的坏话,会寄放孩子一辈子》,畅销书名虽然一向有点危言耸听,但孩子纯洁如白纸,由父母引领他认识这个世界,你可以放养之,但也有像冯丽丽这样,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女儿8岁的世界。
乡下的生活相对纯净,有新鲜空气、天然食材、鸡鸣狗叫,但也有文化人与乡里邻居相处的小冲突,作者叙述极为细致,但也并不觉累赘。像记录女儿乡下生活的日记,却也看的我心情跌宕,像因为争夺狗的抚养权与邻居小男孩的冲突,从而谈判,冷战;隔壁奶奶对承诺的出尔反尔;凶悍的乡间小朋友扬言要杀天天等。这些简单的人物关系,却可能是长大后的天天要面对的真实社会,夫妇俩是在尽能力的辅助女儿面对挫折,软弱,陋习以及喜悦。
作者夫妻两人是安静的文字工作者,性格都温文有礼,与世无争,书中也多次提及,夫妇中一人要回城去出版社拿校对的稿子,拿回来一起看再送回去,两人都还要兼顾着写作,这些是一家生活的来源。我也曾在出版社工作几年,校对的稿酬是微薄的。凭此在北京生活只能算清贫,但是清贫的标准是什么?坐着爸爸的嘟嘟车,载满锅碗瓢盆,像赶马车一样带着女人和娃,越过繁华的三环四环五环……到乡下,这家人觉得很坦然,他们只不过住不惯城里要换到乡下去住住看,试问北京城里的富贵们多少能有这么率性?他们没有提到如何克服旁人的眼光,孩子能自己睡个好觉,什么都值了。 我们国家,很多父母长年在外头打工,过年回家孩子却跟自己生疏了,至于孩子在学校有什么见闻,与小伙伴有什么瓜葛,自然都是错过了。也有父母忙于打拼,为了孩子可以上更好的学校,更优越的物质生活,虽说是国情,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否认,赚钱更多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 在我看来,这对不合群的夫妇,却给了女儿最富足、纯粹、无私的爱。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