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人俱乐部】谁懂我的焦虑_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 【书评人俱乐部】谁懂我的焦虑
小狐女 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1-14 21:01:28

【书评人俱乐部】谁懂我的焦虑

前几天统计了一下2016年的书籍阅读量,大约五十本左右(不包括漫画、杂志、绘本)。相比于网上流传的各国人民平均年阅读量来说,这个数字不算是很高。在2016年这一年我的阅读量没有超过犹太人,但是总算是比日本人多。

    我是个比较宅的人,这一点从小就有体现有体现。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接受识字启蒙比较早的缘故吧。阅读书籍一直在我的兴趣爱好排行榜上位居榜首。那时的出版物也比较少,年少时阅读一本书一般需要看三遍,第一遍粗看,第二遍细读,到第三遍时就是捡精彩的部分默背了。一般一本书三遍看下来,印象是极其深刻的,许多年过去后很多书中的细节都会记得清清楚楚。

    反观现在,可共选择的书籍多了,反而不知道该看些什么了。据统计中国年出版图书四十万余册,而一个人一年的阅读书籍数量能有多少?就算是一天看一本,一年也不过只有三百六十五本能够被阅读完,所以说绝大部分的图书是会被我们错过的。我们不能说这几十万的出版物全部是知识的精华,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书值得阅读,普通人也无法完成这庞大的阅读量,从而获取知识。

   现在的我一本书最多只看一遍,除非特别精彩的才会有可能去看第二遍,像从前的一看二读三背放在今天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于有多少内容能被记住?囫囵吞枣嚼下去的东西你说能消化多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时间不够啊。 在这个信息知识量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新的科技知识被爆出,旧的技术知识被淘汰,我们的发展进入了飞速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节奏都在不断的不自觉的加快,所带来的后果除了物质生活的提高之外,还有的就是精神世界的浮躁与焦虑。人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每一点的碎片时间全部利用起来都不够用,甚至连之前饱受批评的“一心二用”都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常态。我在做家务的时候如果不打开一个音频来听的话,都会有一种时间被我浪费掉的感觉。

        面对巨大的知识量,该如何分辨出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进步发展的?这种分辨,无异于大浪淘沙,让人无从下手。所以我们焦虑,使本就浮躁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变本加厉。有人在辛辛苦苦一点一滴的找寻,有人干脆破罐破摔直接放弃。当然也有一种人能够在知识的浪潮中,快速的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粒金沙,他们便是这个时代的高手。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高手?升级认知是唯一的通道。

        《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胖罗振宇将在他的新书《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中为告诉你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他会告诉你,其实世界远比我们的肉眼所看到的要复杂得多,单凭从前固有的思维模式是无法去认知这个世界的。“关注事实,升级认知。”才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应有的思维模式。我们应该带着这种思维模式,尽可能地去认知更多的事实,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高手,成为时代的跨越者。

      我不幻想自己会成为时代的跨越者,对是否会能为一个高手这个问题也不报有太大的期望。但是转变现有的思维模式的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它可以让你更加真实全面的去了解这个世界,明白自己真正所需要的,让自己的内心变得释然,不再充满无谓的焦虑。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书评人俱乐部】谁懂我的焦虑”的回应

KAble 2017-06-11 15:31:21

算是這本書相對最靠譜的一篇評論了

其實僅針對羅所涉內容有價值部分而言,完全可以縮寫成更精煉的幾個短句
至於為何擴展成一本書,乃至一個個系列的節目,個中理由不言而喻

可以看到這書評分不高,中差評之中的近乎全部,甚至不屑將如上這顯而易見的原因寫出來

宇枫 2017-02-04 10:25:46

练习了快速阅读(80/20法则)之后,我的阅读速度猛增,从2014年到2016年,每年都读完了120本书。不算漫画和书评。但是,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就感觉到焦躁——罗胖说的“知识狂躁”。
因为,读的太快,一方面是记不牢(哪怕做了读书笔记,读的太快太碎,仍然记不住);另一方面是:全拿去读书了,没时间输出,所以就卡在脑子里不消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读的太散,没有花时间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升级自己的认知,读了再多都浮于表面。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的标题很吸引人。我就是知识焦虑。
只是,我并没有从这本书上获得宁静,因为它和我读的其他畅销书没什么区别。干货是有,但作为每年读100本书的人来说,还缺干货么?(没有自夸的意思)

要想减少读书带来的知识焦虑,最好的办法就不是读书了。春节期间我一本书都没读完,而是从一部纪录片里面找到了一点窍门。
推荐《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未必要“择一事,终一生”,但正是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可以让我们摆脱浮躁和焦虑。

农夫 2017-02-03 18:00:35

2017我制定的是50本阅读量,感觉时间要挤爆了才能完成。

Sophia爱 2017-01-15 21:05:51

我要加油

春城邂逅 2017-01-15 16:30:38

50本很不错啦

文艺青年碎碎念 2017-01-14 21:59:47

焦虑还是少一些比较好。

峥嵘岁月 2017-01-14 21:57:31

新的一年要加倍努力了

雾凇 2017-01-14 21:50:23
小狐女 :我感觉我写的都很焦虑。

好好过年放松下,年后就满血了。

小狐女 2017-01-14 21:47:16
雾凇 :老罗懂你的焦虑

我感觉我写的都很焦虑。

雾凇 2017-01-14 21:45:00

老罗懂你的焦虑

小狐女 2017-01-14 21:42:32
剑阁琴音 :犹太人一年看多少本?去年我看了100多本,如果书评也算看,那就超过200了,比犹太人多不?

犹太人一年64本。我一年看不到100本,除非把漫画绘本杂志全算上。

剑阁琴音 2017-01-14 21:40:50

犹太人一年看多少本?去年我看了100多本,如果书评也算看,那就超过200了,比犹太人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