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杜拉拉,不爱李可_杜拉拉3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杜拉拉3 > 爱杜拉拉,不爱李可
殉难圣印 杜拉拉3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12-09 16:12:19

爱杜拉拉,不爱李可

 杜拉拉升职记3出来了,几乎是第一时间看完了。很不错,真对得起我的期待。
       杜拉拉这个可爱的倔驴一如既往,披荆斩棘,手牵牛角。坚韧不拔,如冷酸灵牙膏。
      作者李可现在已经闯出了名气,腰封上再也不需要用那个可笑的:名校毕业,外企工作经验做自己的包装噱头,改为:畅销书杜拉拉作者。
这多少算是她,或者她的销售团队,更有自信了。越牛b或者越自以为牛逼的人,越不会用什么毕业学校啊,工作经验啊什么的来包装自己。
布莱尔的回忆录断然不会在腰封上写一句:布莱尔,牛津毕业。英国政府十一年工作经验。
    杜拉拉一二里李可转弯抹角旁敲侧击对上海女人进行了讽刺和挖苦。虽然稍显恶毒,但是也算上海人民在全国人民中不良印象的如实再现,何况这种有技术含量的地域歧视,无论在道德上或事实上站不住脚。总是能增加销量。
    不知道李可本人怎么想的,在杜拉拉三里面不再攻击上海女人,改为攻击别的群体,比如80后。沙当当波大无脑,及时行乐;苏浅唱自我膨胀,总之就没一个正面的80后。身为80后的我看到这些评价,固然不快。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正常。 每一代人都认为下一代人没希望,懒惰,堕落,垮掉的一代,这个看法从上一个世纪60年代欧美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中国。不幸的是,这个看法基本是错误的,因为人类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正是生于50年代的人类的努力。所以这种看法,我认为更多的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嫉妒,和不同价值观的冲突造成的,而不是事实。所以虽然我对现在90后的很多言谈不敢苟同,但是我绝不会把90后定义为垮掉的一代,新陈代谢嘛。红太阳还要落山呢。何况凡人。 杂志和媒体都不过是迎合其读者的偏见,诚哉斯言。
    杜拉拉二里对广州普通小市民叶茂一家多有揶揄,三里面就变本加厉了。这委实显得作者心胸不宽,作者和叶茂都不过是凡人,为何要花笔墨攻击同类?还盛气凌人的站在有思想有觉悟的角度。 这似乎也是这些女作家的通病。比如六六的双面胶,把新城市居民挖苦的一钱不值,又对上海小巷的人家的破落气批得狗血淋头。看得我虎躯一震,菊花一紧,赌咒发誓将来绝不要给自己找个丈母娘加上海老婆。当然啦,我这种穷鬼,也养不起金枝玉叶的上海姑娘。由此我想到数年前认识的一位女作家,她也算颇有盛名。我曾经赞扬过她笔下洞察世事,没想到几年后再度她的新作,洞察世事变成了尖酸刻薄。仔细想想她的写作目标:张爱玲,于是恍然大悟,原来这帮女作家是捏着鼻子要让自己变成尖酸刻薄的讨人厌。生活,真是最大的黑色幽默。
   这些女作家鼓足了劲想做青年导师,不过她们自己胸怀和见识都不够,于是洞察世事变成了尖酸刻薄,悲天悯人变成了滥施同情,而她们自己,也从白领作家,变成了一群怨妇。相比之下,虽然金庸后来变成了一个御用文人,但是金庸的天龙八部里的确洋溢着了悲天悯人。
   不过,李可虽然有这些地方让我讨厌,也有让我喜欢的描写,尤其是和同类小说相比之下。比如,整个杜拉拉里就一处性描写:杜拉拉口含着热茶给王伟来了一个法国湿吻。这一处描写也够限制级的,但是在文中场景看来,真是只烘托了杜拉拉对王伟无限的思念,情到浓处,幽然而生。而对比之下,蜗居给我的印象是整个一色情小说,大把的笔墨在海萍和宋思明如何调情上,还动辄诲淫诲盗的描写口交。完全是为打炮而打炮,对小说的情节的进展毫无帮助。当然,我觉得色情小说没什么不好。性欲是人类的原动力。不过小说里我着实感觉不到房奴的悲哀。整本小说给我的印象就是海藻的不自量力和海萍这个小欲女。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