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生的计划》提一些实际的问题_一生的计划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一生的计划 > 对《一生的计划》提一些实际的问题
阴沟帆船 一生的计划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2-24 16:02:48

对《一生的计划》提一些实际的问题

书是好书。我连续读了3遍。


本书的核心理念和具体方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也值得在生活中去实践。

作为一个从事项目管理职业的人,我对计划类的事务有一些切身的感悟。所以有如下一些问题,想和大家探讨:


1,各层次的理想,目标都会变化;人的想法和环境也在变化;是坚守还是灵活换转?

2,日常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如何照应全部不同层次的目标需要?如何安排,取舍?是否这些和实际性,聚焦性相违背?或者一开始在行动中干脆忽略理想类的目标而追求实际的目标?

3,计划和随性是相悖的。而人的本性中就有随性,偷懒,拖延的顽疾。是要迁就这些“自然法则”,还是先从身心上都让自己变成一个坚硬、克己的人?

4,人的本性就是:要获得利益,获得赞许,获得支持,获得影响力。如果你的计划无法随时(至少在阶段性的时间点上)兑现这些东西。可以肯定,你的计划会面临很大的失败的风险。就像历史上各类改革一样。我们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

5,当你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计划执行者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人很少和你一样。你在精神上也就越来变得越和普通的人性不协调,而趋向精英化。在商业社会这是一种“反动的”精英主义,往往会得到极大的挫败。至少我打交道的很多客户和同事都不喜欢比自己高明的人。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

6,“成功的智慧”被认为是成功的基石,故而需要最先培养和获得。然而,这又何其难也!智慧的获得如果没有足够人生经历的磨练,没有在各种逆境挫折中的反思是不可能习得的。但是作者把它当成一个前提,想象用它来解决成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不是有点不现实?

7,作为一个项目管理人员,我的经验是:对于没有先例而是头一次做的事,任何事先的计划都是不实际的,都是需要通过实际的执行边做边改的。因此对于“人生理想”这样的终极目标,设定一个详细,具体,时间高度可控的计划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而且,理想和具体的事业,和实际的人生际遇,和无时不在的生活琐事比较起来是最难以把握和确定的。我20岁和30岁时的想法就有非常大的差别,根本原因在于我年轻的时候对社会的认识没有达到现在的水平,而现在的水平必然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加深,所以想在人生的一开始就订立一个一生的计划,是不太成熟的想法。我认为,确立价值观,然后本着为社会服务的态度去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类变故,最终达到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才是可能的道路。而这样渐进的过程是非计划性的,更多有市场性的因素在里面。到底哪种道路更实际?

8,虔信时刻是如此重要,它又是如此的需要智慧。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能做到吗?

9,平衡的难度在于:我们几乎都是按照外界的某种标准在生活,这些标准当然是一种束缚,但也是一种现成的进步渠道。很难想象一个人进凭自己的“信念”去完全开展自己的生活。把那些职称,证书,职位,薪水,人脉关系都看成是非核心的东西,不用潜心去追求。如果你的计划不考虑这些现成的“目标”,而是聚焦于“人生的终极价值”,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安稳地保持心态的平衡。人在社会的某个群体中生活,需要得到这个群体的肯定。精神,财务,教育,娱乐这4点中,只有财务是比较容易得到群体肯定的客观标准。其他的东西都非常的个人化。因此,我们的财务(或名利)压力最大是理所当然的。现今,没有人会说你精神层次不高,学习能力欠缺,不会娱乐,因为这都是你比较个人的领域,但是如果你在名利两个字上展现的实力不够,社会就很本能地轻视你,并让你形成压力,我的感觉是,这方面的压力远胜于其他3个方面。因此,一个平衡的计划,在本质上更容易让你的精神遭受不平衡的压力的重压。那些把事业,名利放在首位的人之所以众多,不是他们不懂得平衡,而是这几个方面比较起来本来就不在一个重量等级上,所以你在规划时也就不会去完全平衡。在对结果的重视程度上也是完全不同的。这种论断虽然俗气,但是不是更接近真实?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