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而精”才是幸福的源泉_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 > “少而精”才是幸福的源泉
时光的时光 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10 23:08:08

“少而精”才是幸福的源泉

每当看到书桌上那些买了许久却还没有开封的书籍时,心情总是无比复杂,当初买它们的时候总是带着这样的想法,买了书就会看,看了就能掌握书中的知识,有了知识就可以实践中运用。

可事实是,好几个月过去了,除了偶尔瞥见它们那醒目的标题,暗示自己拥有这本书以外,似乎没有其他特别的感觉。

不仅是未开封的书籍,看看我们的衣柜、鞋柜、食品柜,里面有多少物品早已被抛弃在遗忘的角落。再想想每次逛街、网购、旅游时,是不是总会莫名其妙带回一些以为会很有用的东西。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拥有更多的食物、生活物资和空间,是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学习和工作,人们总是期望拥有更多的资源。

以前吃饱,现在要吃好;以前骑自行车,如今要开跑车;以前住筒子楼,如今要住别墅,占有和添置物质资源,成为大多数人的主要生活目标。

物质财富永远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欲望。当欲望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愉悦和幸福感,但依靠物质财富增长所获取的幸福感不会持久,随着新欲望的产生,幸福感快速下降,人们只能通过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才能满足更大的需求。

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提升。很多人发现,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据调查,当年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时,收入水平的增加对幸福感的影响将逐渐减少。

于是,我们开始将生活目标从提高物质保障转向提升精神品质。如今,身边越来越多人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开始让阅读回归生活,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班,参与社群互动讨论,通过便捷的网络平台,发挥专长和优势,不断创造个人价值。

目标的转变会带来思维方式的转变,人们的思想开始从“占有数量”向“注重质量”改变,渴望被尊重,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但从单纯的数量累积到质量的提升,需要经历质变的过程,于是,难免会出现困境。

1.迷茫

与以往相比,如今摆在人们面前的选择变多了,要不要二胎?上哪家幼儿园?要不要补习?哪所学校更有利于发展?找工作要稳定的还是有挑战性的?要不要到大城市去发展?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权衡利弊,作出选择,可时常还是犹豫不决,不知所措。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在父母、老师的教导下,按照他们的建议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渐渐地失去了探索自我和选择判断的能力。当这样一些人走入社会,要独自面对从未经历过的网络时代时,发觉在过往的经验中找不到参考的依据,我们的父母辈年轻时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IPAD、没有各种网络社群链接,我们很难从他们的经验中获得支持和依靠。

虽然人们大多认为十分了解自己,可事实上,大多数却从没有进行过自我探索,弄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需求和资源环境等情况,个人定见还未形成,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怎么做。于是,在一个个十字路口迷失了方向。

2.盲从

有些人想要改变,于是紧跟着他人的脚步,模仿成功经验和行为模式。对于初学者来说,模仿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模仿不等于完全照抄。当你走过适应期,就该思考这样一条路是否适合自己,是否符合现实情况,而不是盲目地从头跟到尾。

就像我那书架上的书,很多时候是别人说好,自己不加判断地也觉得好,于是都买回来,结果发现并不是特别喜欢,甚至有些根本不适合自己。能够及时发现,主动放弃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也算是自我觉知的提升。可有些人却依然蒙在鼓里,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

3.野蛮学习

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位农夫打算去耕田,但是耕地机没有油,于是准备加油,突然想起家里的猪还没喂,于是转回家去。路上想起马铃薯可能发芽了,于是走向马铃薯田,还没到马铃薯田看到一堆柴堆,打算取一些回家用,路上看到一只生病的鸡,于是把鸡抱回家。就这样从早到晚,油也没加,柴也没拿,地也没耕 。

强烈的需求动机促使很多人为改变而疯狂地学习。如今不缺乏知识,只要你愿意,几乎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想要的知识。有人认为,只要努力,抓紧每一份每一秒就一定能够成功,所谓“技多不压身”。

社会分工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被各类专业人士所占据,或许他们很少进入你的视野,但是在这些细分领域里,绝对称得上是专家级人物。如果你依然按照“追求数量”的思维,希望通过涉足各个领域取得先机的话,很可能会在不同的细分领域败下阵来。



成功和幸福是人生最重要的两大追求。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要想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需要转变思路,从追求“量”的累积向注重“质”的提升转变。要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需要静下心来梳理自己,寻找内心的定见,明确自己在不同阶段的价值追求。

生活目标会随着人生阶段的变换而有所不同,但核心价值需求相对稳定,能够把握住核心价值需求,目标环境再怎么变化,都能朝着自我实现的目标前进。就如同行车途中的GPS,只要事先确定了目的地,即便是临时更改路线,也能够及时找到前进的最佳路线。

幸福的感觉都差不多,但幸福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本田直之在《少即是多》一书中为新时代的幸福提出了18条建议,值得借鉴:

1.断舍离

断舍离的做法在近几年得到普遍重视,果断清理掉那些长年占用空间,却基本没有发挥作用的物品,学会收纳和整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只保留那些核心的、能够发挥作用的部分。

整理物品如此,转变思想同样适用断舍离。转变“什么都想要”的思想,实际上也就是要求自己要懂得抓住核心,知道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应该优先完成,把主要精力花在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

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我看来,就是那些能够满足个人价值需求的事情,比如:智慧、持续成长、家庭幸福、支持系统、帮助他人等。这些需求正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自我实现”层级的需求。

当你把视角转换到追求价值的自我实现时,就不会被物质的欲望所左右,也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选择简朴的生活方式,努力追寻精神的富足。

2.发展复业

斜杠青年如今已成为热词,他们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在不同的领域跨界生存。

获得幸福的方式多种多样,在生活日益多样化的今天,要学会在本职之余,主动培养和创造能够带来幸福感的多种生活方式,

比如:你的本职工作是个程序员,喜欢阅读与写作,非常愿意把所学所想分享给他人。那么,在工作之余,你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或者社群,把你的阅读经验写下来,并通过网络发布给更多的伙伴。在晚上的这段时间里,你助人成长的价值需求得到满足,幸福感自然就会出现。

发展复业,不仅可以提升价值感,还能增长知识,锻炼个人能力。

在众多个人能力中,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尤为明显。为了满足听众的需要,你必须掌握写作、分享的技巧,明确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可以分享的经验有哪些,需要准备的素材有多少……。

在经营复业的过程中,渐渐地摆脱了对他人及经验的依赖,学会独立思考和采取行动,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降低迷茫和盲从的风险。

3.勇于尝试

我们总是希望获得惊喜,渴望得到天降幸福,总感觉幸福都在远方,却忽略了身边小而确定的幸福。制造和拥抱小确幸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可以从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促使你从事某项事情的核心动力,当我们沉浸在兴趣之事时,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全身心投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嘈杂,只有自己的意识在自由地灵动。

从最拿手的事情入手。每个人都有优势,再平凡的人也会有自己的特点,有人是写作,有人是运动,有人是阅读,有人是演讲,最有把握的事情能够提升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让人感受到对周围环境的把控度,更容易获得幸福的体验。

有重点的投入,也就是常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尽管大多数时候人们总会过度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做更多的事情,可即便是能够做更多的事情,效果又如何呢?就像那位耕田的农夫,看似要做很多事情,可到头了却啥也没做,没有收获任何成果。在有限的时间内,只做一两件重要的事情即可,没有必要非得把自己弄得很忙的样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时代在变化,环境在变化,人的思想也要跟着变化,从“量”到“质”的转变,也是为思维瘦身的过程,“多”不代表成功,更不代表幸福。唯有清晰地认识到个人的核心价值需求,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为满足需求创造条件,抓住重点,不断的尝试和实践,幸福才能来得更多更快一些。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