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专家_专业主义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专业主义 > 如何成为专家
深海的风之语 专业主义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3-20 21:03:26

如何成为专家

阅读时间:2017年3月15日——18日

写作时间:2017年3月20日晚

这本书是在看逻辑思维的时候发现有推荐,之后从图书馆借到了。一共272页,A5大小的书,字体印的比较大,只花了三天时间就看完了。

主要讲了一些企业经营的思路,在新的世纪和经济情况下的发展思考战略,着重了专家的重要性,他在书中虽然说的是日本,但很多地方感觉完全适用于中国的企业。

书中的内容对自己目前的用处不大。不过,其中一些思路和方法对自己还是挺有启发性的,可以给自己以后的思考和学习方向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引,特此把一些内容和想法记录一下。

专家

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理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永无止境的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家。 ——大前研一
  1. 对顾客而言,上司和下属的关系是无所谓的,专家必须经常考虑顾客的利益。
  2. 无论如何完善教育制度,如何增加报酬和改善福利,也不会产生大批的专家。只有纪律——或许称之为价值观更准确些,才能培养出专家。
  3. 专业技术人员、多面手和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只能按照规定进行电脑操作,而专家具备“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使组织在没有既定方法与规范的情况下正常运转。专家必须理解“Forces at Work”(工作的力量),在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况下,能够设想各种情况并有可能采取正确的决策。多面手具有万金油版的技能,对任何工作都能胜任。但现在社会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多面手已经开始碰壁。

先见能力

今后的时代需要的先见能力,是能够看轻别人看不到的事物的能力。任何人都能预见到的事业是不会再有什么发展的。要想获得在新的竞争领域中取胜的能力和工具,不能依靠现有的战略论和过去的成功经验,重要的是把精力集中在不断人是前人未曾涉足的世界,并磨练自己的资质上。

眼睛看不见、手触摸不到的无形活动将成为主流。过去辉煌的成功经验不仅不再起作用,甚至会成为发展的羁绊。

放眼教育改革的蓝图,我们完全感觉不到日本培育全球华人才的气魄和意图。在日本,谈到这方面的内容,便会有人用上一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议论道:“文部科学省到底在干什么?”针对下一代人的情况进行制度改革当然至关重要,但是国家和政府只能维持旧秩序,依靠国家和政府想办法,以使自己在新的竞争领域中获得成功,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没有资格成为商务专家的。(中国好像也是这样的)

先见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知识来自先驱者们的研究和经验,是在反复试验、反复失败的摸索中获得的。如果已经得到了明确的知识,则说明这块新的竞争领域已被无数人造访过,已毫无商机可言。此后的商务专家必须比以前更加怀疑常识,并且抛弃现有的知识,也就是坚决养成“不学习”的习惯。

通过自身的意志克服拒绝变化的心理,在自我否定的基础上寻找新的观点,这才是征服“看不见的新大陆”的关键。

构思能力

要想成为新竞争领域的霸主,不仅要能抓住机会,还要有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方法让机会变为现实,也就是说要在所预见到的未来蓝图的基础之上,构思新的事业并付诸行动。

成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为社会的基本要求;而考虑钱包里有多少钱,对整个事业进行构思,则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是,成功的条件是随着技术革新而时刻发生变化的。

人类的眼睛无法识别超过300万像素的画面,也就是说生产超过300万像素的相机毫无意义。

电子商务的三个关键点:门户网站、综合物流和结算。

  1. 门户网站只要略微偏离中立的立场,用户便会怀疑“这里也许不是最好的”而最终离去,发布广告者也会觉得“是否受到了不合理的对待”、“相似的网站还有很多”,而选择离开。
  2. 综合物流:三大家(联邦快递、UPS(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德国邮政),最前列的是联邦快递。
人不是不喜欢变化,而是讨厌自己被改变。 ——保罗.埃文斯

以达到和谐气氛为预期目标的讨论是不会产生任何创新的。如今我们需要的不是达成一致的意见,而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讨论的能力

避免发展无意义的讨论。故作学者的姿态以及耍小聪明的态度有百害而无一利,而客客气气的态度则会成为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无论英文多么出色,无论怎样学习异域文化,如何不具备符合逻辑的思考方法,不进行符合逻辑的讨论,则无法获得讨论的能力。外行依靠感情和经验,而专家至少要依靠逻辑来讨论问题。

逻辑思考的基础在于首先建立假说,以事实为依据对假说进行验证。不少人把假说误当成目标和结论。大部分的组织对起初建立的假说都不会进行验证,因此也就不会做出修正。他们会说“边干边思考”,而实际上是不去思考,一味的蛮干。这种错误首先在于把假说当作目标,出现这种错误有以下几点原因:

归根结底,这些原因的共同点是组织与个人都缺乏讨论的能力。 首先,讨论不等于谈判。讨论和谈判都是一种交流,但谈判是为了协调利害关系,而讨论是为了寻找最佳答案。会议中不和谐的音符大多是由利害冲突带来的。 其次,缺乏规则和纪律。 最后,缺乏共同语言。讨论中的共同语言指的是逻辑。

在讨论的过程中,隐瞒自己的想法或歪曲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是不利于解决问题的。无论对方是谁,都不必畏惧。应该询问的不去问,则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不过,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的问法,会赋予问题不同的特点。考虑对方性格、心情等方面的因素,提问时切入的角度应有所不同,可采用直接的方式,也可采用间接的方式,但不可把讨论的目的直接变为问题。对于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非常明确,寻找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切入点,才是提问的关键。

参加讨论的人身份与地位各异,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倾听来自各种视点和角度的意见。此时不要受“发言者是谁”的影响。养成关注“说的是什么”的习惯至关重要。

我们还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当人们的意见惊人的一致时,回到讨论的出发点,重新审视结论的依据与会议的主旨。这是因为在这种时候,最有可能受到“现代诡辩家”的影响。在发言的开场白中加上“某某先生说”,比如某位学术权威、有名的经营者或公司内部的权威,此类意见中大多潜藏着某种偏见。如果囫囵吞枣地接受这样的意见,便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也无法锻炼自己讨论问题的能力。

适应矛盾的能力

经营中也包含着互相矛盾的事物,或者说需要同时解决两方面的问题。这是仅凭逻辑所无法认清的……提高生产率并强化销售能力便能够增加收益——在当今的世界中,以往曾带来成功的这一模式已不再通用。如今需要的不是把问题进行分解并还原为诸多因素,而是俯瞰全局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同时运用大脑的两侧半球平行思考语言问题和视觉问题,当大脑的一侧半球思考问题时,另一侧半球如果处于自动运转的状态,便能够发挥出大脑的作用。 把自己的想法用图表和公式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项工作由左脑来完成效果更好。右脑的直觉思考从左脑的逻辑思考中解放出来,便有可能接连不断地产生新的构思。

因此在开始写文章之前先向别人口述一遍的方法非常有效。特别是当对方露出惊讶的表情时,便会想办法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于是思路越来越宽。

追求权力容易,但要想保持权力则非常困难。很多人一直吵嚷着要得到授权,而一旦得到了权力,便开始一味地埋头于工作。 要想获得成功,先要期盼成功,对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充满自信。与此相同,如果在自信的背后没有好奇心作为助推器提供动力,是无法达到一流境界的。这一点可以说是区分非凡与平凡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大脑有一种习性,那就是“只能看到想看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从成功的体验中得到的知识和理论。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