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伪勤奋_好好学习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成长 > 好好学习 > 如何摆脱伪勤奋
追梦人 好好学习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1-27 16:01:26

如何摆脱伪勤奋

这是一本关于“道”的书,主要阐述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术很杂,道极简。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原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努力,就是低水平的勤奋。

解读:用原始方法进行阅读,解决的是信息的输入,并没有对信息进行加工、重组、反刍、融合,输出。阅读了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表面上看起来很努力,其实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勤奋,是一种伪勤奋。本质上,这是一种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饰战略上的懒惰的行为。

究竟应该怎么读书?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得尽读书之法也。”

入书法,目的是“知古人用心处” ;出书法,目的是“用得透脱” 。只入书不出书,就会“死在言下” 。

万维钢先生在《万万没想到》一书中,其中有一篇文章《用强力研读书》,写道:“好书之所以要读两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心得、灵感和联系。……第一遍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是为了跳出来。”

陷进去,就是入书;跳出来,就是出书。陈善的出入读书法和万维钢的两遍读书法本质是一致的。入书是实现路径,出书是战术目标,用书才是最终的战略目标。

任正非先生提出的: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与我们这儿谈的“出入读书法”和“两遍读书法”有怎样的联系?

中国流程之家【http://www.chinabpm.net/】上有三篇文章【流程管理问题探讨:僵化、优化与固化系列一二三】对华为的流程改革“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有非常深刻的解读。

为什么要先僵化?能不能一边学习一边优化?
从表面上看,看似“边学习边优化”是一条捷径,因为它把僵化和优化合二为一,一步似乎可以实现两步的功效。但是,究竟怎么实现“边学习边优化”,实现路径是怎样的?具体如何操作?

许多人会采用“拿来主义”的手法进行操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问题是,对于一个“后进生”,你如何判断“尖子生” 的“武功”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你定义精华或糟粕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后进生”对精华或糟粕的判断标准是依据个人的认知能力和经验,那么这样判断得出的精华和糟粕往往可能出现偏误甚至倒置。新手往往会被表面的东西迷惑,老司机会洞察到底层的内功心法。如果“拿来主义”操作不当,就会“买珠还椟” 。所以,“边学习边优化”,对“后进生”实际操作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而僵化,就比较容易上手。

如何僵化?

僵化,就是全面学习尖子生,全面、系统、无遗漏的模仿和复制。关键是,全面。先不要用自己的标准进行是非判断,全面彻底地学习。在僵化的这一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与原有认知的冲突。此时,关键是,不变通,坚定不移地僵化,削足适履。华为在学习IBM时,任正非就坚决要求削足适履。在僵化阶段,要享受这种触及自己灵魂的痛苦。离开舒适区,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僵化,不是目的,是实现路径中的一个节点。僵化这一个节点,想实现的目标是掌握“尖子生”的全部功夫,为优化奠定基础。

如何优化?

优化,是在实践中进行的。优化,就是把僵化习得的武功不断打磨升级的过程。期间,要思考如下这些问题:
(1) 这门武功创立的背景是怎样的?
(2) 这门武功创立的元动机是什么?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3) 要练好这门功夫,最核心的法门是什么?
(4) 要驾驭这套功夫,底层的内功心法是什么?
(5) 这门功夫,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缺陷是什么?如何降低缺陷的影响?
(6) 这门功夫中,每一招的使用场景是怎么的?每一招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7) 我们现在的功夫在哪个段位?要成为高手,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优化,不仅要优化招式,还要研修内功心法——方法论和世界观。

什么是固化?

固化是将优化后的真功夫,与我们自身融合,从而达到内化。固化,并非永远不再改变。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固化的神功也会随之升级。固化的目的,是为了迭代升级我们的认知模式,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

不禁又想起了冯仑先生的“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这与任正非先生的“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南宋陈善的“出入读书法”和万维钢的“两遍读书法” ,其内核是一脉相承的。

拓展思考:僵化、优化、固化,这三者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整?这一模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