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理科男给学弟学妹的忠告——读《致青年学者》_致青年学者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致青年学者 > 一位理科男给学弟学妹的忠告——读《致青年学者》
药山 致青年学者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4-12 23:04:44

一位理科男给学弟学妹的忠告——读《致青年学者》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比较陌生,这位“神经元”的发现者,19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位西班牙的学者,一生致力于研究神经系统结构。而这本书,是他写的一本小册子,主要是作为“过来人”给年青一代理工科的学习和研究者的一些忠告。

这本书的一开头,作者就先假定:

读者的受教育水平和哲学知识基础足以使他们理解这一事实——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有三种:观察、实验和基于归纳与演绎的推理。
作者极为鄙视培根《新工具》和笛卡尔《谈谈方法》中推崇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认为过于拘泥于哲学上的逻辑框架会使得自己的科学研究收获甚微,这也可以理解,因为科学领域的天才人物,无一不是充满创新思维的牛人。

在第一章,作者就分析了新手所面临的种种陷阱,这些陷阱一直到今天对于新人来说依然存在,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管是过分崇拜权威,最重要的问题都解决了,还是过度关注应用科学,或者不自信,这些新手上路的问题到今天不是减轻了而是更加严重。

而关于阅读,作者似乎和爱因斯坦持相类似的观点:嗜书成瘾是一种病,得治。读者不需要一看到这个地方就认为读书没有用,然后合上这本书。作者所谓的嗜书狂是那种打算把自己变成一本活百科全书的人,订阅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掌握很多种语言,最新出版的书籍刚刚上架就一扫而空。。。。。。如果不是这样的人,不必担心自己变成嗜书狂,你还不够格。作者之所以不认可嗜书成瘾,是因为他认为:

博学如果不能维持人的长期进步并使其取得一定成就,便没有多大价值。我们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转化知识。不仅会体验,而且能创造。这就是真正热爱科学的人应该遵循的标准。
关于科学研究上的物质支持或增加投入,作者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或许很多专家学者。宣称自己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是因为缺乏足够的物质支持。这其实只是一个托词。抱怨者用一贯的批评姿态,把问题都归咎于领导不重视,缺乏必要的条件。官员们无疑也的确有错,其中之一就是认识不到位,或者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更多其他支出上面去。但是从本质上说。研究者更应该的是立足于现有条件,坚韧不拔的开展自己的工作。作者在本书中无私的公布了他的秘诀:就是先选择一个很小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研究,充分利用自己的条件因地制宜,这样做的成果颇丰,也很有启发性。一旦有了成就,那些物质层面的支持还会远吗?

这一点上我认为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在车库里面组装电脑的乔布斯他们,没有大型计算机帮忙设计,也没有天使投资的支援,凭借激情、创意、坚持和个人的强大魅力,营造出一个苹果帝国。

本书的第七部分是指导青年学者如何撰写论文,其内容和《研究是一门艺术》有很密切的联系,作者精练的论文规范是4条:

1.有话要说
2.说出来
3.说完即停
4.题目合适,表述条理
有话要说就是指需要言之有物,不是为了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而是确认自己已经取得了科学研究上的紧张;说出来是指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不被权威所操控;说完即停主要是指不要在自己学术文章上注水,拉长,而是尽可能适可而止,有所取舍,不说废话。

而本书的最后也就是第八部分重点是教给青年学者各种分享的技巧。显然,作者也认为:如果你想更加清楚透彻的掌控某个领域的知识,那么讲给别人听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和获得分享的价值。

这本书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却讲解了这么多的内容,总体评价和题目一样——这是一位理工男给自己学弟学妹提出的最真诚、最有帮助的忠告,阅读并实践它,你会从中获益无穷。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一位理科男给学弟学妹的忠告——读《致青年学者》”的回应

lilian 2014-05-31 12:38:44

话说前段时间在看笛卡尔的《谈谈方法》, 觉得《致青年学者》解答我很多疑惑,受益匪浅。

药山 2014-05-31 06:10:05

可能是他的语言过于坦率从而使我产生了误解,谢谢你指出来

lilian 2014-05-30 22:17:51

我并不觉得作者极为鄙视培根《新工具》和笛卡尔《谈谈方法》中推崇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作者自己也曾读过这些强调逻辑思维和方法论的作品,发现对实际研究收效甚微,只是告诫我们不必过度重视所谓的逻辑学本身,而是学会实践和应用,多次实践应用之后来带的灵感和直觉,比按部就班的逻辑框架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