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系统、奥地利学派与后现代主义(刘荻)
2012-11-13
在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后现代世界中,后现代主义却面临着一种十分尴尬的处境。一方面,后现代主义被认为是反对工业化、反对科技进步、反对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但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个人主义、多元化、去中心等等,却在自由市场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南非科学哲学家保罗•西利亚斯所著的《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一书,别出心裁地用有关复杂系统的理论解释了德里达、鲍德里亚和利奥塔尔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观点,也在奥地利学派与后现代主义理论之间架起了桥梁。
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反对采用物理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其理由就在于人类社会是复杂系统,科学只能解释其一般原理而无法预测其具体细节。哈耶克认为,控制论、系统论和交往理论等都是适当的方向。
用有关复杂系统的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与市场过程,所得的结论与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十分相似:
1.无论是市场还是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大量个人在各个层次上互动的结果;这些互动是非线性、不对称的;互动之中存在着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人会根据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因此系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历史会对未来产生影响,系统存在着路径依赖,人行动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测的。这些与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一致。
2.社会和市场都是开放系统,永远不会处于平衡状态。对复杂系统来说,平衡即死亡。社会和市场总是处于临界状态,用凯文•凯利的话来说就是“稳定于非稳态”。社会和市场永远处于过程之中。这与奥地利学派反对一般均衡学说的市场过程理论一致。
3.系统之中的个体只能根据局部的信息采取行动,对整个系统的行为是无知的。这与哈耶克关于“分散的知识”的理论一致。从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社会这个复杂系统中的个别要素(如政府)不能也不应对整个系统实施全面的控制。社会现象(如价格)是涌现的产物,不可预测,也不能人为加以控制。
4.复杂系统是无法化简的,用微分方程来研究诸如社会和市场之类的复杂系统是不可能的。这也与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一致。
5.复杂系统是能够成长的。复杂系统能够不断扩大,也能够不断增加其复杂性,变得更加“成熟”。这与哈耶克的“扩展秩序”理论一致。
6.社会和市场之类的复杂系统是自组织的,是自发演化的产物而非人为设计的结果。系统是分布式的,不存在中央控制机制。系统中存在着竞争与合作。中央集权会降低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系统中的各个节点过于平等,系统就会陷入混沌。这些也与哈耶克的观点一致。
《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一书用系统理论解释了德里达的语言理论,认为语言也是这样一个复杂、开放、动态的自组织系统,词语的意义会在使用中不断改变。这与哈耶克所继承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传统认为语言是演化的产物不谋而合。
《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一书还用上述方式解释了利奥塔尔的知识理论。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和启蒙理性的质疑并不意味着话语体系将会分崩离析,陷入“怎样都行”的相对主义。哈耶克也同样质疑法国启蒙思想中那种孤立于世界之外的理性,他认为理性是与文明协同进化的产物,没有站在文明之外重新评价整个文明的能力。没有了宏大叙事的知识体系将成为一个开放演进的分布式系统。
系统理论和后现代主义都重视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对话,本文说明,奥地利学派与后现代主义理论之间的对话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