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的事儿,重点是表达_少吃一块糖,最好的大学任你上!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少吃一块糖,最好的大学任你上! > 谁都知道的事儿,重点是表达
闲潭影 少吃一块糖,最好的大学任你上!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1-28 17:01:07

谁都知道的事儿,重点是表达

      成功学励志学烂大街的时候,关于成功的秘密早就不是秘密了,尤其是高考。几十年以来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催生了一个巨大的教育市场,高考作为研究对象汇集了数十年无数人的心血,他们是教育工作者、投机者、应届生、复读生、高考状元、教师、考试专家、学生家长、各种骗子(以上有交集)……关于学习与考试的秘密大同小异的通过各种媒体展示:专题讲座、电视节目、正版书地摊书……虽然大同小异,这些道理仍然一遍又一遍的被重复讲述,因为每年都有很多的人新接触高考。高考考生应该觉得幸福,因为他们是社会永远的焦点。但是拿到通知书之前,他们没有幸福的感觉,因为被如此多的目光盲目的关注。

    虽然距离高考已经近七年的距离,作为全国著名考试圣地某中学的优秀学生,在翻阅这本书的时候那些方法是如此的熟悉,足以证明所谓学习与考试的方法学实在没有什么进步;另一方面,即使那些方法我曾烂熟于心,并直到今日依然试图纯熟的运用,读到它的时候依然莫名的兴奋激动。这种激动并不是小云的文字让我回到了青葱的高中岁月,而是阅读中不自觉的抽掉了其中的高考,而书中那些普遍规律以及极富煽动性的激励对我正在经历的求职之路也是一种激励与启迪。这也充分说明本书在表达那些人尽皆知的道理时运用了多么高超的手法。

    托翁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我则认为成功的道理也是如此,一件事关注的人越多,就越没有秘密可言。相对公平的高考尤其如此。成功励志学的价值就是不断的发展了人类对于简单而重要道理的表达方式。这也是笔者16岁之后的广义阅读绝不涉足此方面的原因。

    道理是相似的,表达则成为重点,它直接决定道理能否为人理解、认可。正如同样表达人生宿命的悲剧,莎翁的《哈姆雷特》闪耀着智慧与魅力的光芒,而《无极》只是成为一个笑柄。表达的价值可见一斑。

    可以说本书可以作为恰当表达的典范供行业的参考。对目的与途径,本书的表达都能引起青春期躁动心脏的共鸣,即使笔者奔三的人读着也有点热血的感觉。具体细节就不在此描述了,重要的是表达,再转述难免变味,变成贻笑大方了。简单的讲,本书是可以当小说阅读的青春励志书籍,具有极强的鼓励性甚至煽动性。最难能可贵的,在对方法的探讨之时,本书给出了大量的细节,具有极强的实用参考价值。我很乐意将它介绍给我那读高二的表弟。如果我现在有孩子,我也很乐意介绍给他阅读。

    至于有言论指出此书对考大学目的的描述流于低俗,会教坏小孩子。我则想到了钱钟书先生对于不应给小孩儿读寓言的言论,不是说它会教坏小孩,而是觉得那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如寓言般简单,难免走向幼稚。在我看来,这个目的是很现实的,所以才是最有激励效应的,共产主义报效祖国等又大又空的口号势必让他们陌生、厌倦。而且仔细看来,这些目的有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对正当途径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青春如此,还有什么缺憾,还有什么需要指责的呢?至于文中的方法,适当改造则能适应于更广的范围。

    感谢丁小云赠书。对此书,我只是独立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虽然我觉得此书的受众不仅仅是高中生,但最佳的受众无疑是他们。希望有更多的高中生读到这本书,多一种有益的激励方式帮助他们走进心仪的大学。

    另外,迫切希望打一星的众多网友能谈谈自己的理由,一两百字就好。没什么其他的原因,我就是好奇。

    谢谢。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谁都知道的事儿,重点是表达”的回应

2010-04-17 18:57:44

道理是相似的,表达则成为重点,它直接决定道理能否为人理解、认可。
+1

在这个价值观多元混乱的时代,表达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说服人的能力。

伊郎 2010-02-05 07:50:03

正如同样表达人生宿命的悲剧,莎翁的《哈姆雷特》闪耀着智慧与魅力的光芒,而《无极》只是成为一个笑柄。表达的价值可见一斑。

哈姆雷特对应夜宴 :)

欧依熙 2010-01-30 12:29:22

不会产生影响。。我是高一的。。经常看尺度比较大的文章。。啥影响没有。。楼上几位放心吧。。该怎样的依旧还是怎样,不会因为什么改变的、、

丁小云 2010-01-29 10:31:18

2010-01-29 08:25:20 岔气儿的蚊子  
一个是感情问题,多数是从男孩角度出发的,二是有封回信中关于打飞机的,哈哈,我不知道给高一的妹妹看会产生什么影响不,小云怎么觉得?

---------------------------------------

那封回信说的就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
中学的生理卫生课应该早就讲过了吧
很多年前有一本书讲关于校园性问题的
书名是《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作者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
那书一度很畅销,甚至有些初中生也会买来看
我写的那篇回信,尺度肯定没有超过那本书

另外就像闲潭影

岔气儿的蚊子 2010-01-29 08:25:20

一个是感情问题,多数是从男孩角度出发的,二是有封回信中关于打飞机的,哈哈,我不知道给高一的妹妹看会产生什么影响不,小云怎么觉得?

闲潭影 2010-01-29 08:05:20

我觉得所谓敏感大概是中学生的感情问题吧,这个一直是雷区。
更没有人敢提以此作为激励高考的因素。
可是坦白讲,12-18岁,这个时候心头没点感情纠葛简直不正常,只是承认的人少。尤其是大人,更是坚决反对。

我觉得没问题,顺乎天性嘛。我要有孩子,就从初中开始指导他恋爱。

丁小云 2010-01-28 23:23:33

2010-01-28 21:14:06 岔气儿的蚊子  
我看完后总觉得送给高一的妹妹看可能有点过早,书中多少有些敏感,纠结中。。。到底给不给

------------------------------

多少有些敏感?例如?
高一看这本肯定没问题的
你总不能期望她在真空的环境中长大吧
更何况这本书的尺度高中生看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回想一下你上高一的时候
你会期待这样被对待吗?

奥德赛的暗流 2010-01-28 23:09:04

在我看来,这个目的是很现实的,所以才是最有激励效应的,共产主义报效祖国等又大又空的口号势必让他们陌生、厌倦

不是厌倦,而是反感

岔气儿的蚊子 2010-01-28 21:14:06

我看完后总觉得送给高一的妹妹看可能有点过早,书中多少有些敏感,纠结中。。。到底给不给

欧依熙 2010-01-28 21:13:32

呃…我也想看了…上高一,很迷茫。

城南草木生 2010-01-28 20:20:17

分析的真强,可惜我们家没有适龄儿童能看这本书

左手天命 2010-01-28 18:49:19

市面上的书大多都不说人话……

我也要当老师了 回头买来学习学习

闲潭影 2010-01-28 18:26:58

呵呵,实际感受啦。过年回家我把这本书转赠表弟。

丁小云 2010-01-28 18:24:30

……在我看来,这个目的是很现实的,所以才是最有激励效应的,共产主义报效祖国等又大又空的口号势必让他们陌生、厌倦。而且仔细看来,这些目的有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对正当途径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青春如此,还有什么缺憾,还有什么需要指责的呢?至于文中的方法,适当改造则能适应于更广的范围。
  
--------------------------------------------
  
谢谢闲潭影同学的这篇评论,尤其是这段,让我想起我当初为了写这本书,我几乎把我能看到的所有同类图书都看了个遍,这其中极大多数的这类图书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不说人话。
所以我想写一本说人话的这类题材的书,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不扯那些特假的、特虚的,那些东西一点用都没有,它们只会让人更迷茫,就像我在很多年前曾经历过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