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超越自己》有感_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 > 读《超越自己》有感
rita 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0-11 07:10:47

读《超越自己》有感



读完了这本由刘墉所编写的励志书《超越自己》,从书里面体会到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书中的第一篇当中提到了作者儿子上学途中所经过地方都是纽约最乱,也是最常发生强暴,抢劫,杀人的地下铁,作者告诉他的儿子上学的这段路就好比是人生所要走的路一样,路上潜藏着许多的未知危险,就像是一个布满毒蛇猛兽,危机四伏的森林一样,不过要是不走过这条道路,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人
世界上每个父母都是亲爱自己孩子的,总是照顾的无微不至,似乎不敢有任何懈怠,也总是替自己的孩子铺好安稳的大道,害怕他受寒、受惊、跌倒或者是受到伤害,说就算死后也放不下心,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我们班有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遇到任何麻烦的事情,家长都不让他们自己解决,这样的生活背景,怎不叫人害怕?怎不叫人寒心?
如今因为独生子女盛行,我们几乎迷失了如何对独生子女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因为媒体上一会儿是“多表扬少批评”,一会儿“成功是成功之母”,还提倡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这样一来,更有一些家长不知该如何对待自己的那个宝贝孩子了。而孩子们的行为又似乎越来越离谱了,追星不说,还追时尚。社会上什么时尚就弄什么,不让弄还跟你作斗争,斗争的方式也方法也越来越先进。不仅这样,父母想对孩子动点真格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护着他们,毕竟是上辈人,心里就是一万个不痛快,也只好忍着,如今天天在为孩子闹别扭的家庭,也不在少数。搞来搞去,弄得自己也不知道如何管教孩子了。甚至一些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工程师们,管得了别人的孩子,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孩子。
 那么管不下自己孩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独生子女的两代家长都认为:“孩子还小,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会懂事”的宠爱加溺爱意识所造成的。因为人性中有很多弱点,比如自私、懒散、好吃、好喝、好享乐、好表现……大家认为孩子还小,等他们长大后再教育也不迟,这就为教育孩子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孩子的很多毛病,都是小时候养成的,就像得病一样,病得轻的时候好医,到病入膏盲的时候,也就拿它没办法了。到他们长大后,连自己都知道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时,已经为时过晚。那时候,孩子们肯定还要责怪大人,小时候为什么不严格要求自己,如今导致自己有这么多毛病。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经验认为,他的成功来自于自己在幼儿园时候,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这就告诉了我们一个经验: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起。同时也应证了古俗语中的:“人看从小”这句箴言。因此,对孩子的养成教育要从小抓起。
《超越自己》是一本很好的书籍。写的是一个娇生惯养,丛未出过远门的孩子,突然要去很远的地方读书。由此父亲(作者)以深奥的话来勉励他的儿子。教他站胜自己的懒惰性和童年时期的依赖心,找到生存之道?信中无所不谈,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人生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是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只有不断的提升,不断的超越,才能取得进一步突破。如果没有一定的本领,没有超越自己的信念,是没有一点立足之地的,是寸步难行,就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飞也飞不动,走也走不了。
现在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就过分“满足”,使孩子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他们在父母用辛劳酿成的蜜水中变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后,是经不住多少困难和挫折的。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所以父母对他们备加呵护。现在一个独生子女身边常常有4个人围着他转,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管,孩子的依赖性很大,成了名副其实的“温室里的花朵”
《超越自己》这本书里没什么了不得的经世伟略,却充满一个父亲殷切的叮咛,透过书信的方式,教导他那走向成年的孩子,如何战胜自己的惰性和童年时期的依赖心。在龙蛇杂处的纽约市,和充满竞争的明星学校里,找到生存自保之道,并寻求进一步突破。这本书是一系列青少年读物之一,也适合全家人共同读阅。现在必须独立面对未来的年青人,我们必须战胜自己的惰性跟依赖心。这种毛病若不革除,无论在父母的逼迫下,功课有多好,将那也难以成功。人生在世,最大的敌人不一定是外来的,而可能是我们自己,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吗?“自己最大的敌人默过于自己的意志薄弱。”克服种种的而来的困难,反省、俭讨自己所犯的过错,不断追求新的进步,别因为我们的犹豫、拖延的毛病,来容易满足目前的状况,若没有更高的理想,我们便无法面对未来,更不知如何是好,那是因为缺乏信心,所以无法发挥潜能,更不想去突破,所以必须超越自己,努力向上。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