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文 by 静流
玛蒂尔德、扬,两个年轻人,一个24岁,一个26岁,法国人,没有父母在身边督促着他们找份稳定的工作,赶快相亲、结婚。在法国他们飘在巴黎,也许和在中国飘在北上广的年轻人一样,他们在逃离,他们追寻着自由。只是这自由的代价极其昂贵,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迷惘了,迷失了,他们失去了自己,失去了未来的方向,就像他们之前的姐妹作者戈华达的另一部作品《只要在一起》的女主角一样,年轻有才华的年轻女画家丧失了创作的原动力,拿不动画笔,却拿起了抹布开始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清洁女工。
玛蒂尔德和扬,却没有上一部主角那么幸运,也许是因为作者吝啬没有赋予他们什么特殊的才华,他们只是普通人,过着普通人的日子,烦恼着普通人的烦恼。这样对比起来,他们更像是另一部挪威作家阿澜的《我是个年轻人 我心情不太好》中的主人翁一样,都是找不到方向,心情不太好的年轻人,这种不太好的心情如果再沉重些会成为抑郁症,这是他们都还不到就医的地步,他们那不太好的心情只是有一点,不痛不痒的一点而已,但是却也不容忽视,于人无忧,于己负累。就像是生活在连阴雨中,生活不知在何时变得提不起精神来了,麻木起来。
幸运的是,随着小说的推演他们都找到自己的出口。那扇关了的门之外,另外的出口。寻找拥抱新的爱情,或者放弃、结束一段爱情去远方。
玛蒂尔德的幸运在于,她在失去哪个原本普通的背包之后,对过往人生的梳理,从而认识到什么对于她才是最珍贵的,哪个小小背包中承载的对于她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她找到了对自己关掉的那扇门,那扇关的时候原以为无足轻重的门,到此时才发现是心口上尚未痊愈的伤,不是不痛,只是她小心的避开了而已,现在被触碰,再次面对,她不能自已的、肆无忌惮的痛哭,也因此得到了平复,失而复得的包,让她重新认识到生活中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扬,浑浑噩噩的生活中,按部就班的日子被侵蚀而不自知,直到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家不怎么熟悉的邻居的家庭生活一幕展现。才使他明白,爱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所不能承受,他已无法承受其重。他成了邻居口中濒临灭绝的渡渡鸟,过分的礼貌其实是一种疏远,于牵强。被女友的爱所束缚的他,有的只是一双不能飞的翅膀,更可怕的是,对于自己原生家庭与女友家世的悬殊,使他不自觉的自卑了起来,隐藏起来对父母的保护,让他们忍受女友的无礼怠慢,而这一切他都成了他如今样子的罪归祸首。
生活,有时难免挫折,生活有时难免让人心情不太好,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尤其如此,我们似乎一夜之间从理想国掉入现实中,我们的生活不知从那一刻其变得总不尽如人意起来。这份不太好的心情,在戈华达笔下,成了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让你觉得沉闷不已,真想大喊我是冲着你上一部作品即使时运不济,依然温情脉脉而来的;我是冲着封面上说的比《刺猬的优雅》更迷人的巴黎小说而来的,而你现在给我上的是什么,不是说好的是上好的牛排、红酒、法国大餐吗?这是什么?哦,算了吧!你已不再是我认识的那位作者,你成了阿澜的替身吗?
可,戈华达毕竟是戈华达,她没有让我们失望,即使在这样看似沉闷的表面,我们依然感到她笔下所特有的东西,一种属于法国的淡淡的忧伤,像是窗外滴滴答答的的水一拍一拍的落在浮躁的心上,抚平内心的不安。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玛蒂尔德曾经引用过郝思嘉的话,这又何尝不是戈华达的一种法国诠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