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清世俗和现实,然后不断突破自我_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 > 学会看清世俗和现实,然后不断突破自我
artwoody 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1-21 08:01:24

学会看清世俗和现实,然后不断突破自我

若不是因为秋叶大叔,我想我可能不会认识秋水这个人(不知道的人,总会猜秋叶跟秋水到底是什么关系)。参加秋叶PPT的动手奖,让我有了今年第一本读的书——《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
拿到书,随便翻了翻目录,分了很多个部分,思维、职场、理财等等。首先我好奇的是,为何目录要如此排版(小标题为何不分行)?
很快,我确定了这本书,确实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那种,哪种?不是鸡汤,有思想,从独特的视角去谈论生活的一本书。我渴望从书本当中去寻找多一些思维方式,一些新的思想。

题记——“与世俗和解而保持自我,与现实妥协而不忘突破。”这句话映入眼帘,让人心里为之一振。学会看清世俗和现实,然后不断突破自我。

思维:
曾经,我会有一种自卑的心理,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别人家的孩子、别人的成绩、别人的成功,掩盖住了自己的所有。渐渐的,学会去发现和挖掘自己擅长的领域。自己学习不好,那就去搞学生工作;自己英语、说话不行,那就去写;自己不会唱歌,那就去跳舞。大学在实践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也有感兴趣的领域,也便在这个领域去深化,去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些人,在某些方面强,但是在另外一些方面肯定是比较弱的。人的精力有限,把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值得去做的事情上面。至今,觉得自己拥有一技之长,也是非常难得的。学会跳舞,可以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尽情舞动,也可以在外出旅游的时候拍上几张酷酷的照片。
坚持自己的选择,选择自己的坚持。能坚持下去的每个平凡的行为,都会成为伟大的存在(来自一位朋友的评论)。在这些年月的生活工作中,逐渐跟随着网络上一些人,warfalcon、秋叶、古典等大牛,培养好习惯,例如写日志,早起,列清单,思维导图等等,这些细小的行为,短期内可能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相信长期的积累,会让自己从量变到质变。
我不擅长说话,也不擅长聊天,但我可以当一个不错的倾听者。其实,倾听也是一种能力。不过,我知道,即使你有多强,你也不能感同身受!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真实的感受是怎样的。所以,警惕一种思维“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别傻傻的去问别人这个问题),别人不是你,不可能为你做决定,任何的决定都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岁月把拥有变成失去,把失去变成淡然”,这句话,让人想起好多往事。有些人、事、物,或许就注定出现在你生命中的某一段时期,然后,就连拜拜也没说,就走了。抓都抓不住。
职业上当老师的原因,常常想着去改变或者影响一个人/一群人。但是,你要让他变得怎样呢?变得像我一样?变得跟大家都一样?变得更好?何为更好?没有标准答案。“无关对错,只是适合与否”。很多适合自己的情况,可能并不适合他。所以,你最多也就是提提建议,至于改不改变,也是他自己才能解决的问题。影响的最根本的因素——是内因。

职场:
寻找那些让你热血沸腾的东西,不管是本职工作,还是业余生活。假如一份工作未能有让你为之倾心的部分存在,那估计这份工作也无法做得长久。秋水说她有段时间痴迷于视频,熬夜做海报,虽然没有太吸引人,但那种专注的过程,是让人开心的。我也有相似的经历。大学的时候,为了舞队的成果展,排舞,排剧,做海报,做视频等等,不说结果如何,单单那种经历,让我觉得无比怀念。到现在工作了,跳舞,做视频,仍然是我生活当中的一部分。现在对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也感兴趣,也尝试着用公众号为自己的工作服务,或者记录自己的工作和思想。有人总会问,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工作。我想说,问什么啊!去做,去实践才能知道。大学的几年时间,也提供了多种实践的渠道,让自己更了解自己。我觉得我的大学,实践得还太少了,所以现在,也得多争取时间,多接触一些事物,去丰富自己的生活。
职场工作中,一些好的习惯、思维,能让自己更受欢迎或者更快成长。体会最深的一是提出问题同时不忘准备多个方案。换句话说,就是选择题和问答题的思维习惯问题。也就是说,在准备向领导反映问题的时候,自己先思考好——如何解决问题?有怎样的方案可供参考?向领导提问的时候,附带上自己的思考结果,这样比单单提出一个问题,更为恰当。为何如此,自己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就清楚了。其二是工作及时反馈。工作中如果你能随时反馈工作的进展情况给领导,这样的态度更能让人放心。千万千万要注意,如果未能按时完成,更应该提前跟领导报告,以便尽早做出应对措施。若是时间一到,工作却未能完成,这样的结果,任谁遇到都是呵呵啦。
职场的两栖人,这里以最多的篇幅来描述秋叶大叔。这更是增加了我对秋叶大叔的崇拜之情。同为老师(秋叶是大学老师,本人是中学老师),秋叶的时间管理、精力管理为他赢得了很多本职工作之外的成就。出书,出网络课程,开讲座等等,同样的时间里,干了比常人多出很多很多的事情。也深刻的体会到,职场上的两栖人,或者自由职业者,其自控力必须更为强大!有时,不是因为你没有能力做好,而是因为你懒。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改变,去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潜力。
最后《精力管理》的一句话,让我觉得很是赞同:我们生活的最终衡量标准不是我们在这个星球上待了多长时间,而是我们在属于自己的时间上投入了多大的精力。

处世:
这是一个一辈子都要学习的课题。人生在世,难免得跟某些人接触,喜欢也好,讨厌也罢,这个社会就是这样。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也是一样,没有一样的两个人。即使是双胞胎,也有其不同的成长轨迹和不同的品性。那么,你的观点,也就不一定适合别人。因为你们的角度,不可能相同。一个人可以按自己认同的规则生活,但不要拉别人下水。这句话也是想对好多家长说的。毕竟孩子不是你,他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而且时代不同,有些观念也随着变化。别人的人生,别人就是主角。所以,有时候去争论一个问题对与错,是毫无意义的。(当然,不否定,争吵,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
似乎从小就被教育了要乐于助人,助人为乐,所以一般情况别人有什么困难我都会毫不犹豫的帮忙。但这样子长期下来,有时候,自己生活就会被其他人的事情给填满了。如果不懂得拒绝,在生活中就需要做许多不想做的事情。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选择的问题,如果选择了帮助别人给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那就有可能放弃了自己的时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选择帮忙别人,那就别再抱怨没有时间。生活中,学会做减法,或许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和真实想法,也许唯有自己知晓,但它必然会投射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最终,形成一个人的命运轨迹。”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四个字——相由心生。一个人的长相和性格,往往跟他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进而,又想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跟他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也是分不开的。虎父无犬子,有时候,在埋怨孩子的时候,也应该想想自己平时的表现。(在埋怨学生的时候,有时也应该想想作为老师,平时又是否有做好的榜样?)
有时候,喜欢翻翻以前的老照片,看看以前的视频,觉得自己是一个“念旧”的人,说不清楚这是好还是坏,也或许没有绝对的答案。应该说“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或许就不会总是留恋过去了吧!”过去的经历不可磨灭,也不必为此而悔恨,毕竟,那也是构成现在的你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习和读书:
可以说自己的学习和读书,是在毕业工作之后才正式开始,因为以前的“读书”(指读教科书)似乎是为了考试而读。而工作之后的读书,更多是内心想读,同时也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真正有力量的,是来自于内心的强大驱动力,也就是内驱力。”目前的学习和读书都仅仅只是在浅层次,所以也谈不出太多的感想和体会。

以前读书,也就是摘记一些句子,那样的读书结果,并未能真正从书中去获得什么。第一次写读书笔记,在写(输出)的过程当中,结合自己的做法去反思,逐渐有了更多的体会。这本书,给我更多是思维的启发。书是“看完了”,但书也总“看不完”,偶尔翻翻,相信也会有更多的想法。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