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是需要克服的天性_The Big Thing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The Big Thing > 拖延是需要克服的天性
椰景 The Big Thing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3-02 14:03:08

拖延是需要克服的天性

回顾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我很明确自己正是作者所言的那种典型的、需要依赖deadline来完成大小事务的procrastinator。

假期作业需要赶到上交前才写完,布置下来的任务总要等到接近截止日期才能集中注意高效完成。很多时间就被这样莫名其妙的拖延而无谓消耗,仿佛只有给定一个紧张的时间限制,精力才可以被充分投入。

作者在书中涉及的专业分析是我最感兴趣的。

我第一次了解到分心的来源可以从进化角度去思考。在原始社会,为了机敏地躲避野兽的攻击大家需要时刻保持对外界的关注来扩大生存机会。因此大脑进化到现在也总是介于过度集中和心不在焉两种状态之间。

这本书也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perfectionist 和 narcissism 更容易存在拖延。

作者在书里提到解决拖延的方法之一是集中注意力。关于information interruption,我想引用一位果壳好友的见解,他认为,关于注意力的最佳比喻来源于信息论。 大脑是个信息处理器。注意力的核心任务就是两个:

1⃣️区分信号中的信息和噪声,并提高信噪比,这个也就是注意力的主要功能。

2⃣️根据信息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并分配能量。健康的大脑可以很自然的取出信号中的信息,并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加以排列,根据重要性排序分配注意力,而摒弃噪声。(疾病的大脑却对噪声敏感,比如焦虑症,对任何事情都紧张和焦虑,就是在注意一些本不该注意的事情。)

我们平常所说的注意力不集中正是把太多无关紧要的干扰信息放入注意力视野内。从每个人的学习生涯可以窥出一二:打算学习时喝一杯水吃一个苹果上一下厕所看一集电视剧总算做好一切七零八碎的事又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

研究表明,注意力集中与否确实存在先天的遗传因素。但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注意力来达到集中注意的目的。因此当年备受推崇的时间管理论发展到了现在逐渐演变为需要人们去管理注意力。

每个人的big thing 无一例外都有漫长、无法确定的特性,将兴趣作为出发点也许是一项优势,但事实上漫长经常会带来接踵而至的枯燥,这个时候引入快速的反馈和奖励也许会让漫长的过程变得更可行,也更可爱一些。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