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加藤的书后感_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 > 写给加藤的书后感
Emily 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10-12 12:10:23

写给加藤的书后感

加藤嘉一,你好!


我是《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的读者,我叫**,大四学生,现就读于****。读完全书,所需时间不长,但需要思考的却很多。整本书仿佛是一本感恩大典,你无时无刻不流露出对父母,对学校,周围的一切人一切事的感激之情。我也很赞赏你能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诚实和无畏的探索这个世界和世界各局部间的关系,比如中日关系及其发展。

 

对于书中内容,我把一些疑问记录了下来,希望可以听听你的想法。其实在十一国庆的时候,有这么个插曲,我在一家丛林酒吧做临时工。酒吧是很安静的一种,可以喝东西和看书。有一个奥地利的顾客Alex,将近五六十岁了,问我看的什么书。我说是一个日本在华青年的个人传记。Alex 表示很不理解,他看着封面的照片问我作者有多大了,我便把你的出生日期说给他听了。他问我这么年轻的一个作者,值得去探究他的传记么?我只是告诉他,我只是对你的想法以及你的想法形成过程有兴趣。如果想知道哪些因素影响了你,我觉得了解你的过去状态和你的成长经历,便是很必要的一件事了。所以,中秋节回家,在百草园书店,本来是去兑零钱乘公交车的,结果看到你的书,便按照原价买下来了。其实,本来想说,可以去卓越当当网上,有折扣价,但最近两个月有些执意,觉得有些书值得收好吧。我跟Alex说,我当时只开了一个头,只在扬子晚报上看到了这本书的连载,但并不全,只在环球时报上间或看到你的时评,所以希望在看完书后,再重新解释下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所以,我想在把疑问解开后,可以写一篇自己的英文review,Alex也能很方便的了解其中缘由了。所以, 就请麻烦你了。

 

1. 经过你在中国的观察,国内的医疗方案改革可能有些畸形,比如说,病人去看医生,医生量钱看病,先问病人有多少钱,再开相应的药方,这是否跟市场经济体制有关?听郎咸平的讲座,他说在欧美加拿大等国家,医生是先看病,再收钱,也就是说,假若病人付不起这个钱,那自然可以缓一缓,治病要紧,治完病一切好商量。当然,我没有查证过,这个情况是否属实。而在香港,因为香港人本着大家都会有难的信念,规定一切急诊免费。这从一方面反应了国家和地区的福利制度,以及人情冷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国家的发展的趋势,是否是人变得越来越自私和拜金主义?物质主义,这一点你在书中也提及的,但整个医疗服务体系是否也能恰如其分地反应这一点?我想知道的是,日本有着怎么样的医疗体系?如果病人患重病,其家庭不能负担医疗费,医院是采取哪态度对待病人及其家属的?社会媒体在治疗重病贫困病人过程中有没有发挥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你能不能谈谈你在中国经历的医疗服务和日本的差异。谢谢!

2. 关于中国教育改革。我在书中读到你亲自去贵州等贫困地区体验考察具体社会情况,挺好的。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组一个小队由蒲公英爱心图书馆基金会组织的去安徽于营小学志愿活动。这是一个乡村小学,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组织运来的物品,布置一个图书馆,来给乡村小学的孩子们阅读。其实,我在想一个问题的是,不管是政府的政策,还是民间的自发志愿者组织,究竟能多大程度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说,这些乡村小学的孩子。我认识一个女孩,叫于丹丹,因为小时候生过一场病,致使智力严重受损,连说话发音都有些不清楚。但是,如果仔细用心听,你还是可以听懂她讲的话的,表达的意思的。这个女孩子念六年级,有三个亲弟弟妹妹,他们很友爱,起码丹丹是很在乎她的弟弟和妹妹的。我们在图书馆里面折纸布置图书馆的时候,她特意请我折三个纸花给她的弟弟和妹妹们,但没为自己要一朵。当我试着跟她谈话的时候,又或者教她做一些简单的折纸或画画的时候,她准是在行动前对自己的能力强烈否认,坚决说自己不会,而且学也学不会,加上连连摆手的动作。我当时觉得是一种长期的自卑心理和自尊心打击,她便认为自己不可能做成功任何事。后来听老师说,她考试一般只写自己的名字便交卷了。我记得在相处的时间里,我试图告诉她,谁都可以有梦想,谁都不可以放弃。起码,自己总该有些什么事是特别想做的。她说自己不知道,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看到她能静静地做一边看书上的图画时,我想她是快乐的。我知道不管是什么的教育模式,又或者什么样的教育改革,不可能惠及每一个人,也不可能立刻改变现状。但是,我还是会有一些疑问,像于丹丹的这样的小孩,我们就真的什么也做不了吗?我之前和大学的老师谈过,有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作为老师,他们可以帮助提升一部分学生的学识和思考能力,但也不得不放弃一部学生,比如说老坐最后一排打瞌睡的。如果按照这个理念,于丹丹很显然是安排在被迫放弃的那一份人群中。我心里认为,她是想学的,只是大家都说她什么都学不会,所以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不可能学会任何东西。也许这个涉及到心理学层面,但若打算发展成为政治家,学习心理学,博弈学亦是不可缺少的吧。对于我们志愿者来说,时间结束,重新回到缤纷多彩的城市生活中来,可是,留在乡村的缺憾,我们是否可以做些什么去弥补去改变些什么呢?我自己称之为,后志愿者主义,就是为了持续地为曾经志愿过的地方和人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是很多形式的,而不是时间一到,盖了章便再也不过问。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但因为时间精力资金有限,我们又不能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

3. 我想加藤是一个生命特坚韧特顽强的人。从三件事可以看出,首先你和你奶奶的交接,便意味着你的生命不平凡,你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替奶奶好好活着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二来你三岁发生的车祸,让你对生与死的认识异常深刻。第三件事,是你对待爸爸和爷爷即将过世的心态和行为。所以觉得你是很爱惜生命的人。8月份的时候,日本动漫画家今敏过世了,读过他写的遗书(翻译过来的),便觉得他有很强的欲望去活着,去欣赏去珍惜身边的一切,只是最后事与愿违。如果你代表着日本普通民众,今敏代表着日本一部分事业有成的人,你们对生命和生活如此热爱,那么为何日本还有着居高不下的自杀率呢?为何还有很多人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逃避什么呢?而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也选择了自杀来结束一切。

4. 在你看来,中国和美国之间,哪个国家对日本更了解?比如说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来往,文学著作。我在豆瓣上看到说,《菊与刀》的写作体现了从文学历史这个角度,美国对日本的理解更深透。

5. 你说的文武两道,很有道理。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有文武状元,其实就包含了有文有武方为国的意思。在小学的时候,我们有五好学生奖状,德智体美劳,从标准上讲,是文也齐了,武也其了,但是实践起来,却并不总是那么回事,主要还是以分数来区分。

6. 我很赞同你在书中所说的打工的好处,国庆节的时候,正好联系了一家酒吧做临时工。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全职八小时工作,以前只有很自由的兼职,比如翻译等等。体会颇深。我和同学和朋友提起这次经历的,然后大家,包括从前的我,纷纷认为我们国家缺乏一个打工的意识和环境。从提供打工机会的企业公司场所来说,在一线大城市会相应的多一些,更多的城市并没有这个条件,而且其交通条件并没有方便到轻松坐车来回的地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机会并不多。我想谈谈我大一暑假的打工想法和遭遇。我去我们镇上的邮局问,需不需要送信的暑期工?负责人说不需要,而且看我是女孩子,不放心。再加上,我们镇上都是成片成片的居民小区,我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比如电动车。所以,算是拒绝了。我去了镇上的肯德基,我问过收不收暑期工。当时的回答是,不受理暑期工。我问外面的告示还写着大学生打工云云呢。负责人说需要宅急送的临时工,性别是男的。女孩子实在不放心。然后去香榭丽舍面包房问了下情况,店长说只收长期工,四星级饭店也是这么回答的。后来就泄气了,索性不找了。我相信,当时一定是求职意识不强烈,退路太多,否则总能找到一份工作的,就算镇上没有,可以去市区。但是否从整体看,我们国家为大学生青少年提供的打工机会偏少呢?如果当时没有关系脉络,你还能做成报童么?我想托关系并不适用于我和我的同学之间。

7. 我想问,你到过中国哪些城市和农村?除了贵州省。

8. 就像你说,民主制衡公权力,那么你所看到的日本社会,又是怎样一种民主?日本社会是如何实践这种民主的?比如你父亲的企业没能顺利运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归根于民众反对沙石运输等等。还有比如说日本的排队文化。

9. 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告诉我说,“ language directs one’s thinking.”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的思考。既然你能熟练的应用中文和汉语,在日本和中国生活了很久,那么你认为这两门语言对你的思考有什么影响和启发?比如说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等等。

10. 你能具体谈谈有哪些可转换为行为的公共意识吗?谢谢!

11. 关于大学老师及其师生情的淡漠。我曾经问过我的任课老师,他们老师是花在上课备课上的时间精力多呢还是,花在做科研的精力多呢?我老师回答说,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否则会波澜起伏的。而另一个老师表示,上课和科研很难兼顾。所以,在国内的大学环境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淡漠是否是必然的?就像老师为了升职必须加紧申报课题做研究,发表论文,所以自然而然把学生忽略了。但也会有老师例外,他们会愿意和学生谈谈,交流。在现行的体制下,个人科研和教书是相矛盾的两件事,老师往往会优先选择前者。那你认为美国和日本队的高校教育是如何帮助老师平衡教书和科研的?

12. 你在做人民大学附中提到,很多小孩见了面不打招呼,体现了一种道德缺失和不讲礼貌的现状。而其实,我们从小学一年级或二年级就有思想道德课,我们接受的书面理论应是很充分的,但并没有很好地去实践这些美好的品质。你认为学生的这种道德缺失的根源在哪儿?谢谢!

13. 你在书中所指中国的社会转型过渡期?能否更具体的描述下?谢谢!

14. 关于红包和记者的不安全感。首先,收红包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潜规则,从大到小,所以大家习惯会以送红包的形式委托别人办事。若说记者的工资尚需保障感,那么医院的主治医生,外科手术医生,他们的红包更是数不胜数,难道你认为这些大牌医生的工资薪金不能得到满足?当然,人都是贪婪的,多多益善。但是,从侧面体现出,送红包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约定俗成的潜规则,与本身的工资薪金并不是息息相关,有关联但不是必然的。

15. 你在书中说,在奥运会期间,有一部分打工的人们留在了北京,蜗居。我想问一下,那整个奥运期间他们都是保持蜗居状态,还是维持一定的人员流动,回乡等等。这部分人后来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嗯,写完了。暂时就想到这么多问题。那谢谢你的时间和用心!希望你在自己的梦想道路上渐行顺利!


读者

2010年10月12日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写给加藤的书后感”的回应

Emily 2011-07-02 09:06:33

@ls,lss,lsss,lssss,lsss...lsss(s=n)sssss

7月10日加藤嘉一在上海有个交流会:加藤嘉一:灾难观,核危机与中日关系,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参加的:)
网址:http://www.douban.com/event/14188631/

小美 2011-03-23 10:54:53

刚看完这本书,前面写家庭的那部分很让人感动,每一段不幸的经历可能都是以后的人生财富。要不是之前经历的那些挫折来到中国之后,在三无的情况下多少有点打退堂鼓吧。在求学的经历部分也让我很受鼓舞,大概年龄相仿的缘故吧,他提到的那些问题也有经历过。比如现在毕业,总要填各种表格,盖各种章,但学校的各部门之间又总是推来推去,效率低,还嫌我们烦,各种问题……看到LZ提的提问又受益了!

池绫师 2011-01-10 23:12:37

日本医疗水平是很高的,根据这篇 http://www.afpbb.com/article/life-culture/health/2334107/2508656 的排名,是仅次于法国的世界第二。医疗条件应该也非常好吧,要不干神马需要这么贵的健康保险费来维护...我国要那么给力要花多少年啊。前几天还看到这么一篇日志 http://www.douban.com/note/128455293/ ,挺失望的啊呵呵。

Emily 2011-01-10 22:45:12

那就是33600日元=2700人民币,如果凭此证明可免除70%费用,那就看日本本身的医疗条件和平均水平怎么样了。就像美国有个3A险啥的,如果申请后交几百美金云云,如果遇到急救情况,可免费或缴纳较低数额得到救助服务。如果在中国的话,这笔钱可能会有些高且冗余。这样得顺便把留学生在日本药方买非otc药品等等医疗需求考虑进去了。我有这么一个印象,国内的话,如果有余钱,在大病的情况下会买人寿或者医疗保险。平时没什么病痛的话,一般不太会投险。

池绫师 2011-01-10 22:28:28

嘻嘻,其实原本的保险金是高额的,需要填写申请才能减到1400日元,具体到底怎样我不清楚。而且,日本政府也要求在日人士缴纳,虽然不是强制,但对于两年就需要更新一次visa的留学生来说,需要整两年交满的证明才会帮你更新。两年下来不是个小数目。

Emily 2011-01-10 22:23:16

@嗅嗅你的脸

哦,这样啊。

谢谢ls回答。

池绫师 2011-01-10 21:40:23

日本人持有国民健康保险证,因此需要缴纳国民健康保险金,每个月1400日元左右(合约112人民币)。凭此证明在医院看病可免除70%的所有费用。

狂奔的杜冷丁 2010-12-28 22:24:37

呵呵 喜欢你的文字 那么的让人舒服 让人有共鸣!!! 我喜欢说大实话,哈哈 !!

Emily 2010-12-28 20:33:09

@ls,

我是说,加藤是个很谦和的人。我想,如果你把那番话讲给他听,也许他会不好意思的:-) O(∩_∩)O

Emily 2010-12-28 20:21:06

@ls,

过奖了过奖了。
就算是书的作者本人,也难以承受莫大的。。。开玩笑的。共勉共勉啦。

狂奔的杜冷丁 2010-12-28 20:19:54

呵呵!!有识之士啊!! 他的很多话语我都划下来了,有为我指点一下迷津的灯塔功效!! 你的建议和书评很中肯也一语道破我心中的困惑!!向你学习!!!小emily!!

Emily 2010-12-28 20:05:12

我对书的前半部分做的比较多一些。后半部分关于sino-Japan的关系的,以后再重新看看。

我认识这本书是,在我暑假在家的时候看环球时报,报纸上的一篇时评关于80后的,我觉得写得挺有思想和见解的,然后上网查了一下这号人物,然后查到他的书和博客。正好我一个好朋友也很早就关注他了,扬子晚报暑假刊上有连载《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于是她剪报后装订起来,寄给了我。再之后,我为了回家换零钱,买了书。所以其实我是有先看过一遍连载的,但不全。

哈哈,这个也算是机遇吧。总的来说,对于书中谈到的一些事和想法,我自己是比较认同的,所以同时八零后小孩,就很感兴趣了啊。
很高兴你也喜欢他的书。之前我和mirotic也就这个话题谈过了。

狂奔的杜冷丁 2010-12-28 11:26:17

客气客气!!看你的评论更加加深了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认同!请问一下,LZ emily 是怎么晓得这本书的呢? 想知道途径这样方便我更好的了解以后怎么找到好书。我是看到新浪网的介绍,然后到书店购买的!

Emily 2010-12-27 22:12:15

哈,谢谢:-D

狂奔的杜冷丁 2010-12-27 14:11:38

很好的评论!

mirotic 2010-12-01 01:50:15

kyoshikazu@gmail.com
这是他的邮箱,把这篇文章寄给他,这是一种交流,也许他不会回,但是肯定有很深的启发,很多思考,也许在他某天写的文章中,你会读到熟悉的文字,也许,他的文字里渗透你的问题。

zero 2010-11-14 20:07:15

也许,他没有看到。 我觉得是我看到一位读者这么认真地总结问题, 我是会认真答复的。 不管在什么时候。

Emily 2010-11-14 08:47:57

可惜没回。
现在中日关系这么紧张,
他大概也忙昏头了 吧。

zero 2010-11-13 20:25:07

你给加藤静一了吗?应该寄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