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依据之外_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学 > 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 > 科学依据之外
绿水高山 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1-23 18:11:51

科学依据之外

大概十年前,我还刚刚参与农村发展工作时,读到一篇文章——《要多少年薪才能日日欢歌》,当时就觉得,文中看待农村发展的视角很受用。于是也记住了文章的作者田松。

时隔十年,知道原来在做科学哲学的田松就是当年写那篇文章的田松,又得友人推荐此书,读来可谓酣畅淋漓。

这是一本反思主流发展、工业文明、科学主义的思考集,里面的观点我大致认可,之前也曾这样思考过,这本书让我将那些思考背后的原因深入了,或是思考的维度和系统拓展了。

比如物质能量转化的链条,让人去看到一个物品的前段和后端,“在全球化的物资和能量转化链中,低熵状态的原始森林、矿藏、天然水体,最终必然变成高熵状态的垃圾场”,“垃圾问题,将会超越能源问题,成为未来世界最主要的问题。因为输入越强大的能量,会产生越多的垃圾”。还有,垃圾可不只是固体垃圾,更可怕的是液态和气态垃圾,那污染是一个难于逆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下游便浮出水面:”全球范围内任何一个现代化地区,它的现代化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的:一是有全球其他非现代化地区和次现代化地区的物资和能源供应,二是能够把垃圾排放到那些地区去。因而,现代化是一个食物链,居于上游的国家和地区不但优先享用下游的资源,还要向下游排放垃圾。反过来,任何一个地区如果想获得现代化,必须找到自己的下游。”

这也是我对美国式的发展模式不感兴趣的原因,他们可以无度地消耗别的下游地区的资源,来换取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及绿水青山的环境,这有什么值得效仿的?如果有能力,就在自己的内部完成能量转化链,不要去消耗及污染外部啊。不以国家去看,今天的城市发展,不也是以广大的农村及自然的消耗为代价吗?

书中另一个观点,是阐述科学依据之外。想想也是,现代社会已经变成了唯科学是论,一说到什么事,就先问“有什么科学依据”。科学成了一个至高无上、不容置疑的判定尺度。田松说,要“承认科学并非万能,承认科学只是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承认科学与其他知识体系具有同样的地位”。比如,我们有没有经验的依据、传统文化的依据,历史的依据,甚至是情感的依据?再深入去想,就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来判定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就像当今快速沦陷的传统,正是在我们单一化的主流评定体系里,让传统失去了本应有的价值与意义。

书中有两个词也很有趣,一是“冥尺”,是指“对于很多事情,人们都相信存在一种超越性的尺度,它超越地域、超越民族、超越文化、超越国家,简而言之,超越所有的差异,如同存在于冥冥之中”,这便是冥尺,而这个冥尺往往被落到科学之上。另一个词是刘华杰的“缺省配置”,所谓缺省配置,“就是中小学成长阶段,耳濡目染地接受的认为理所当然的各种思想观念,它构成了我们思考问题的基底、背景和常识”。而科学主义,又成了我们的缺省配置。真是要好好警醒之啊。

书中的一些文章,光看标题也颇有兴趣,读读就更觉得有启发。比如,《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为什么我们可以在都市的街头喝一瓶矿泉水》。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