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相信生活需要一点点、持续渐进、不间断的力量。每天选择尝试自己喜爱的事情,做出一些微小的改变,爱、喜悦、和平这些本我的东西就会自然突显。飞速看完李欣频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图书馆有第一本和第三本,我觉得必须理出几个要点(不然心里好难受),让自己可以更加明确地让这些东西融入到生活中来。
我告诫自己,学其上得乎其中。
一、关于时间:
1.我们往往高估十年后能做的事,而忽略一年内能做的事。
2.二十岁时把自己当成三十岁,三十岁时把自己当成二十岁。请把握年青时最珍贵的黄金十年。
3.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观点,用乔布斯的话说就是把每天当成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李欣频也是这么个意思。我觉得带着末日的情怀去生活,不仅仅对自己更加负责任,而且也会显现得更加有人性。
二、关于读书:
1.多看一些文学书,比方诗、小说、散文,尽量有深度和厚度。年轻的时候阅历不足,可用的词汇也不多,这些可以增加你的词汇以及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假如一个月读三十本书,可以安排一半最新信息和未来,一半是老的经典的书籍。
3.注意书单里,智慧和知识的均衡比例。知识是帆船,智慧是船底,要维持协调的比例,否则就会翻船。其实做老师主要是启发你的智慧,不需要教你太多的知识,一方面知识会更新会变老,另一方面智慧会带你去寻找知识。学最老的人生智慧足以稳定灵魂,学最新的知识触角则可以发现世界。在智慧上打底也许表面看不出什么成效,但是底打得越稳,就越不容易被风雨吹倒。因而,智慧类的书籍书单里至少要有四分之一。
三、关于电影:
1.做主动的生产者,不做被动的消费者。在看电影时一路等结局,等着批判电影好看或者不好看,你就只是个消费者,是电影工业的消费对象,被贬为观众。但是你若在看电影时,想到接下来的各种可能,当你同时演绎出各种不同的版本时,你会学到一部电影不同的面向:导演的、摄影师、构图、分镜、声音、剧本、演员、制片、营销、宣传等,或者是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同步创作,因为电影的一句对白,刺激你产出一部小说的内容,想出下周提案的思路,或者开网店的想法等等。以改造取代抱怨,以创造取代批判,这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区别。
2.看电影时投入全部,把自己当成电影里的人,亲身经历其中的每一件事。
3.珍惜那些让自己感动得掉眼泪的故事,分析这背后到底是什么触动了自己。可能是分离、死亡、爱、恨,因而让人恐惧、害怕、激动。我觉得自己分析得越多,对自我了解越深刻,对生活便可以越淡然,也更了解人性。
第二点、第三点同样适用于阅读或者生活中周遭的故事。
四、关于旅行
1.旅行时把自己当成当地人,不要带着旧思想框架去,不要有过多的期待和刻板印象。休假的用意在于改变视野,而不是移动视野。
2.假设自己生活在这个国家,将如何生活?会去哪吃饭、喝咖啡?怎么倒垃圾?等等。
3.用心记住独特的颜色、气味、声音、温度、食物、音乐、语言、艺术、美学以及人的面孔。旅行是后天混血的结果,每一次旅行就换一次血。旅行次数越多,别人越看不出你的国籍、年龄、星座、血型等。
4.博物馆、美术馆是旅行到当地不能错过的。节庆也是。
5.旅行让你更加谦卑、胸怀开阔。每一次旅行,人生都可能发生重大质变。比如去了西班牙,对建筑感兴趣,去了希腊,对绘画感兴趣,去了西藏,对灵魂修行有了新计划.....世界之大,截然不同的人、事、物,会让你跳出自己局限的空间去看待问题。
这点我自己有做到~~
6.年轻时,体力足够,知识学习力、敏锐度高,好奇心也强,可以尝试的东西也多,也是旅行的最佳时机。不要总退后想到年老退休,这样你会错失许多美好的东西。(对食物也是一样的,年老的时候兴许很多就不能去品味了)
五、关于环境
1.很多东西看似命中注定,比如家庭、长相、性别、年龄,但是这其中也有意料之外的强大的改变力量,让我们的未来有极大的变化。这里的意思是,要善于找到那些点,你改变不了这些注定的,他们可能成为你想做的事情的不利因素,但是并不阻碍你去实现自己想做的事情。在限制之上搭一个高水平的舞台,不抵触限制。
2.尝试结交各种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朋友。我理解为,你周围的人对你有极大的影响,但是主动权还是在自己,因为你自己可以选择周围的人。
3.对环境多思考,包括对身边的人,居住的环境,遭遇的事件。比如你去外面吃饭,分析下一家饭店成功失败在哪,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或者你居住的城市,环境质量怎样,怎么解决。生活需要很多的提问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不仅拓展思维,而且不容易让自己的生活感到无聊。
4.回顾自己生命中,哪些是自己不想要,但后来接受后却意外通往自己想要的路径。如果你以更高的视点看到,这个世界会以一种不可思议创造独特的方式去完成你的愿望。
六、关于想象力
1.想象力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碰到自己不喜欢但是又必须做的事情,就要找到这件事好玩的理由,让自己自得其乐。这和我一直以来在生活中用心找乐子的想法一致。
2.想象自己想成为的生活状态。比如你想成为作家,可以先把自己活在作家的生活状态下。包括去书店仿佛看到自己的书籍在书架上,去新书发布会想象自己是坐在上面分享回答问题的作者,当遇到读者这样提问时会怎么反应。这样活成一个作家的状态,你的所思所言所行,都会以作家的身份去汲取养分,以作家的感官去感受世界。其他的以此类推。
七、关于自我
1.尊重、关爱自己。不要设立偶像或者假想敌束缚自我。完成自己不是完成别人,搞懂自己在做什么。以自我为求知的起点,自己创造出游戏和标准。
2.专心、不中断。
3.扩大自我格局,有更广的场面调度。
4.对感情,可以期待但不可以规划。成熟健康的爱情是两个同向圆,应该是两座山头,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呼吸空间,互望成风,风在其中吹出默契,良质的爱情会让自己看到另一个精彩生命的内部,进而双方一起修炼成熟,共度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另外情绪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学会简历自我防御和疗伤体系。不管失恋、失败还是失去亲人、朋友,一开始疗伤期可能要一年,以后慢慢变成半年、一个月、一个星期、一天、一小时、一分钟,这需要训练。
5.人生难得,把握自由意志和行动能完成的一切可能。
李欣频的书籍,以创意为主线,在这方面受益匪浅。但是也涉及了许多其他方面,比如心理学方面的意念、生存技能等等,书中的很多小点都可以发掘出值得尝试的部分。她之所以能够这样,得益于她自身生活经历接触的广度和深度,以及长期的刻意训练。我觉得,她的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一切还是以自己为起点,你若是不喜欢跑步,每天逼着自己去跑步,对身体也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