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七)-灵长类的父性行为_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学 >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 > 读书笔记: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七)-灵长类的父性行为
MissouriMonkey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9-22 00:09:37

读书笔记: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七)-灵长类的父性行为

读书笔记: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七)-灵长类的父性行为
2010-01-31 14:26:23
理论上来说,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社会中因为谁是父亲很确定,应该有较多夫多妻社会更多的父性行为。然而实际状况比这个复杂,一夫一妻的长臂猿雄性很少照料幼仔,而某些多夫多妻的猴子雄性却经常照料幼仔。

最有父爱的灵长类是一些小型新世界猴,比如伶猴、夜猴、狨猴等。他们的雄性对刚出生的幼仔很有兴趣,婴儿出生一小时后,父亲就开始照料孩子,又闻又抱。有些甚至一直抱着孩子,只在哺乳时间才把孩子暂时还给母亲。父亲们会给幼仔抓昆虫、剥食物硬壳等,知道幼仔可以自食其力为止。甚至有年长的子女也会参与照料弟弟妹妹;在多夫一妻的鞍背狨中,没有亲缘关系的群内雄性也会分担照顾幼仔的压力。河合雅雄(1986)指出,幼仔体重相对于母亲体重比例越大,该种类的父性行为约发达,从而减轻母亲的负担。

埃及狒狒的雄性则会诱拐“童养媳”,抱住没有血缘关系的3-5岁非血缘雌性,禁止其返回出生群。这样,雄性把雌性收为养女,将来达成自己的繁殖目的。

多夫多妻的日本猴当中,没有明确的父子关系。但是高地位的雄性会照顾非亲缘的受到母亲冷落的那些幼仔。有趣的是,照顾行为随幼仔年龄变化而变化: 对于1岁的雄性和雌性幼仔,雄性付出同等精力照顾;对于2岁的,成年雄性偏于照顾雌性小孩儿;对于3岁及以上的幼猴成年雄性就很少管了。另外,有些种类的猴子利用对幼猴的照顾来缓冲攻击,或者得到接近幼猴母亲及其它母猴的机会。

但是父亲的角色出现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在大猩猩的社会里,父亲的角色才主动出现。主雄不必与幼仔刻意保持亲密,而是幼仔会主动与主雄保持亲密关系,断乳后逐渐与母亲疏远,依偎在主雄身边,建立长期的父子关系。主雄可以一辈子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甚至在子女性成熟后。儿子不会与父亲争夺配偶。只有一个雄性的群内女儿也会主动离群,加入其他繁殖群或者和单独的雄性结合。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读书笔记: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七)-灵长类的父性行为”的回应

面具小果 2010-10-22 15:44:26

整个系列的笔记都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