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灵长类的社会进化(六)-长臂猿的爱情_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学 >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 > 读书笔记:灵长类的社会进化(六)-长臂猿的爱情
MissouriMonkey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9-22 00:09:17

读书笔记:灵长类的社会进化(六)-长臂猿的爱情

2010-01-31 12:50:59
长臂猿是个子最小的猿类,但是和人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牙都是32颗,血型也有A型、B型和AB型,染色体22对,比人只少一对;月经周期也是30天左右。他们的特长是用单臂荡千秋般在树木间穿行(阿凡达里的纳亚人其实更适合长成长臂猿的体格)。 长臂猿的祖先出现在4000万年前,比猩猩的祖先早了2000万年,某些特征显示长臂猿处于猴子和大型类人猿之间的进化过渡阶段。

长臂猿是一夫一妻社会。有趣的是,如果外来雌性入侵,雌性赶走他们的时候雄性不会表态;而外来雄性入侵的时候,雌性也是该干嘛还干嘛,但是在雄性战斗激烈的时候会唱歌声援。看来他们的争斗都发生在同性间,异性间很克制。

长臂猿是种特别有人情味的动物,有恋爱的过程,有娶嫁的程序。Tenaza(1977) 记录了一对长臂猿恋爱成家的过程。1972年6月,一直年轻流浪雄性发现一个观察群中有一个年轻女儿,于是在附近落脚,锲而不舍地歌唱。一个月后,年轻女儿造访了年轻雄性,留宿了几页,但是在不同的树上休息,可能没发生性行为。之后年轻女儿回到父母身边,但是隔三差五回访。9个月后,1973年3月,年轻雌性开始留宿于年轻雄性的领地,协助保卫,每天共同歌唱4次左右。建立关系后3个月(!!!),他们有了第一次性行为,第二年间2月有了自己的宝宝。不过在其他研究中发现,女儿成年后母亲经常精神上威胁和骚扰女儿,赶她出门。尤其是女儿和父亲依然非常亲密,越发加强了母亲驱赶女儿的觉醒。甚至也有父母一同驱赶性成熟女儿的现象(Ellefson, 1968)--难道是两口子睡觉的时候老婆授意?

长臂猿之间从通宿到第一次交配往往需要1年以上的考验时间,等于人类的三年。合宿初期,关系并不稳定,特别是和年老雄性在一起的年轻雌性常常被附近年轻雄性吸引走。也有雌性合宿后觉得不合适,回归单身的。但是一旦配偶关系确立,他们会生活终老。长臂猿很少抛弃自己的配偶,除非一方死亡或出现严重残疾。

长臂猿父母有时候帮助子女的嫁娶。一个案例(Tilson, 1981)是年轻雄性唱歌吸引观察群内年轻女儿后,女儿母亲开始驱赶女儿,女儿开始疏远母亲;年轻雄性趁机接近父亲,为其理毛甚至舔其生殖器。很快他得到父亲信任,得到了靠近群核心部位的机会。母亲趁机把女儿推向年轻雄性,一天内对女儿攻击20多次。但是女儿没有离开,而是和父母一起占领了年轻雄性的领地。失去领地的年轻雄性另找棵树过夜,但是一直跟着观察群,知道一天突然找到靠近心上人的机会,突然抱住年轻雌性,迫使她接受他。半年里年轻雄性得到了2次和该年轻雌性的合宿机会。但是他们由于没有自己的领地,无法真正过自己的生活。于是他们向女方父母挑战,两人同唱战歌。父母明白女儿找到了配偶,退回到自己的领地,让女儿和女婿单独生活。同样的,也有年轻雄性父母协助儿子建立自己领地并击退流浪雄性,直到儿子迎来自己的合宿对象的记录。


长臂猿被观察到母子乱伦现象,但是野生情况下没有发现过父女乱伦现象。母子乱伦似乎都发生在父亲殒命而母亲尚有待哺幼仔的情况。这时候丧失父亲的少年儿子会像父亲一样对入侵者唱战歌,和母亲一同对其作战,出现交配行为。没有儿子依靠的雌性则常常失去配偶后无法守住领地,自己流浪而幼仔饿死。长臂猿社会本来是有成熟的规避乱伦的机制的,子女会在性成熟前离开父母,兄弟姐妹间较大的年龄差异也有效减少其间乱伦可能。但是人类的捕杀使得很多长臂猿失去配偶,可能家中了长臂猿母子乱伦现象。

长臂猿一夫一妻制社会的局限,除了前面讲到的反捕食能力弱外,还有就是这种制度造成领地性根深蒂固,群之间相互敌对,没有社会交往,无法形成更复杂的社会形态,也不利于经济分工和文化传播学习的发生。和一夫一妻制的一些猴类相比,多夫多妻的日本猕猴(虽然还是猴子而非猿)就有洗红薯等丰富得多的文化活动。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