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心灵读物”,两百多个问题,缠绕着类似的“如果谁做什么,你会怎样?”“如果那个谁是你至亲的人呢?”“如果那谁是你呢?”“你会为了A付出B吗?”……问完一通不作任何回复,因为《答案在你心中》。
如果你直直地问我们“你快乐吗?”“你勇敢吗?”“你愿意牺牲吗?”“你有梦想吗?”“你相信爱吗?”
叫我们如何作答,心境因机遇而起伏,什么时候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人的内心总有像海一般深沉的时候,如果这样,我们拿什么去找寻那条珠光斑斓的鱼,虽然你告诉我们那就是答案?
很多人的问题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对自己的答案不够确信。
然而通过提问,整理遍自己的思绪总有好处,我们可以接着试问:
“如果一个人在行道树下拉屎你会上前阻止或者投诉吗?”
“如果那是你的朋友你会与他/她绝交吗?”
“如果那是你年迈的长辈,在失禁的情况下,你会帮他/她就地解决,还是建议他/她忍到厕所释放?”
“如果你能使自己的长辈避免衰老跟死亡带来的痛苦,但你必须只在行道树边拉屎,你会愿意做吗?你能天天做到吗?”
我们发现,重要的不是问题或者答案本身,我们的答案因问题的细微差别在变化,总是这样,就跟人生处事一般,渴时喝稀饥时吃干。
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提问题,来探询自己的内心,很多时候我们不去整理自己的情、思之路,那里就会杂乱一片,真相也就不见。
问自己问题吧,就当有人共鸣。
如果说一个问题就将人划为群类,那一整张试卷岂非将人类分地七零八落?幸而我们有常识作共识,偏差分隔不至于太远。
再说下去,常识只是种知识,是外界的告诫,不是内心的诉说。
再说下去,答案是什么又模糊不清了,它又从指间滑走。
再说下去,你会发现,答案是个变形虫,它是它,它就是它,是你不够了解它,不够确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