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与生活的未来_工作与生活的未来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工作与生活的未来 > 工作与生活的未来
Mr K 工作与生活的未来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7-23 20:07:54

工作与生活的未来

 第三章 学习理论
  
  P31 学习是一种双循环过程,在你学习解决某一个特殊问题的同时,会形成一种学习的习惯,了解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去学习,第二种循环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P32 学习的车轮:问题->理论->检验->反思->问题
  P35 变化仅仅是在我们了解它为什么发生的时候才会发生
  P37 变化的三大润滑剂:适当的自私、重构、否定思维
  P38 适当的自私是一种负责任的自私
  P38 重构是一种从不同方式看待事物、问题、情况或他人的能力,从别的方向出发或是通过颠覆性思维来审视一切;把事物放在不同角度或是不同背景下;把它们当做机遇而不是问题,当做一个突然的间断而不是灾难
  P40 否定能力是一个人能够坦然面对不确定性、神秘以及怀疑。我将其意义加以扩展,包括了一个人经历失败错误,却不会灰心沮丧的能力
(一)
  
   说到学习,通常是这样一幅画面:我们坐在教室里听课。语文老师给你阅读一篇课文,给你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数学老师则让你记住公式,然后算题以提高速度。家长们则担心,课外书会影响成绩。学习的含义,其实,就是指在学校里读学校规定的书,学学校里指定的那些知识。
  
   学校里的学习好像就应该是这样: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过了,所有的答案都已经有了,要么在课本上,要么在老师的脑袋里面。你要做的只是当一名搬运工。
  
   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以为读书好,念一个文凭,以后就有饭吃了。至于读书的东西,有没有用,或是应不应该质疑一下,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反正很多学过的东西,在多年后再也想不起来。也没觉得有太大的影响。
  
   参加工作后,没有老师,没有试卷,也没有标准答案。你开始觉得自在,然后,变得惶恐。然后,变得真正开始具备学习的能力。
  
   你遇到一个问题,你问自己:问题从何而来,我可以做什么,怎么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这个过程就是真正的学习,好像自明之理。甚至都不一定需要归纳到理论的地步。问题的来源的确定、判断,不断的试错。没有什么唯一的答案需要你去记忆。你只能自己搞定。
  
   我们终于有一天幡然醒悟:那些来自于经验和生活的学习,才是真正重要的学习方式。
  
  (二)
  
   真正的学习,意味着什么呢?
  
   【1】学习是无所不在的,也不一定需要教。
  
   比如:我们可能一致同意,学习数学,可以让人体会到逻辑和理性。其实,学习人文科学,一样也可以学到逻辑和理性。
  
   抽象的形式,跟感性的形式,异曲同工。所以,把这两种东西分割起来的做法,就是没有道理的做法。
  
   还有,你可能并不具备书本上清晰描述的逻辑知识,但是,逻辑的能力是天生的。曾经有科学家证明,人在1-2岁间,就具有了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进化了多少亿年的大脑,通常会被课堂上的知识所否定。只是因为它需要统一成一种更加具体的形式?
  
   你的肩膀上面,扛着一颗超级智慧的计算设备。而你却被告知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只有唯一正确的东西,没有多样性的可能。你打算放弃思考,去尝试模仿现成的东西,没有比这更怪的事情了。
  
   冥想一下:人类的那点知识积累,跟进化的积累相比,会不会是沧海一粟呢?
  
   学习是无所不在的,知识的堆砌不是唯一的方式。能力有可能来自于天然,可能来自于课堂之外的任何形式或领域。
  
   【2】学习不是仅仅知道答案
  
   学习是发现的过程,除非我们在寻找什么,否则就不会有发现。
  
   在学校里的学习,是一种不太正常的竞争方式:大家比的是,看谁更快地记忆,更快的计算。重复一种僵硬、懒惰的思考方式。所有的背景都在真空中进行。
  
   真正的学习,关注:需求。即问题从何而来。
  
   围绕问题的发现,需要很多有目标选择的知识,作为寻找方案的支持。几个人,或一帮人,需要通力协作起来,制定策略,讨论,并付诸行动。
  
   真正的学习,要求的是思维方式、决策习惯、合作精神等等综合素养。合理地应用知识,而非仅仅知道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
  
   【3】学习不是仅仅习惯于整理知识
  
   学历越高,是否能给人带来更高的安全感?
  
   如果答案为否,我们为何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追求高学历呢?
  
   学历越高的人,如果越习惯于整理知识,按部就班,就越容易失去灵活。
  
   学习的过程,需要的不仅是思考,还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4】学习不能用单纯用考试来衡量
  
   做一个记忆存储器比做一个创新者容易的多。
  
   可惜,我们的教育。总是用这种存储器的方式来教育和筛选人才。传统的教育方式,并不支持大多数人的成长,而是用一种打击自信的方式,完成人生最长时间的挫折教育。
  
   因此,教育的方式基本上是懒惰的,而且是扼杀精英的教育。关键是,短期内不会有什么本质的改变。
  
   所以,真正出色的人,应该尽快远离学校教育。否则,不会有真正的成长机会。
  
   【5】学习是一件持续的事情
  
   如果你认为读过十多年书,然后,就可以停止学习,靠这点老底用一辈子。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你上的是好学校,有幸遇到好老师,教给你正确的思维方法,你这书还算没有白读;
  
   如果你是被什么烂学校给上了,上课用的是10年都没有更新的教材。那么,就从毕业那天开始,就做好在社会中重新回炉的心理准备。
  
   现在的社会,没有什么行业,也没有什么工作是永远的保障。唯一的保障就是投资自己,培养自己。培养的方式,就是:持续的学习。
  
   学习也不是为了考证。不厉害的人被各种证忙死、愁死。真正厉害的人,不需要这样做。
  
   纵观人的一生,人在社会生活中学到的东西,比学校的东西重要的多。果断迎接生活的洗礼,是最明智的选择。
  
  
   【6】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学习就是成长。成长不是爹妈的事情,不是老师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
  
   这意味着:你必须自己面对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
  
   学习的目的,指向你的内心深处的一个秘密:你是谁?你会怎样想象未来?你会怎样去实现它?
  
   有很多人可以帮助你,但是,这不是依赖或逃避的理由。
  
   就象小孩学步一样,所有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靠自己的能力迈出人生的脚步。
  
   人不需要成为一个听话的人,而是要成为那个心想事成的自己。
  
  (三)
  
   我们如何才能开始真正的学习?
  
   【1】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确立自己的长处,做自己有优势并热爱的事情,坚持下去。
  
   我们常常为了自己想要的而不是需要的事情而工作至死,追寻那些显示身份地位的东西以保持我们与概念中的社会身份匹配或更高。这是一场没有赢者的比赛,因为总有更为阔气的邻居要我们去攀比。
  
   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更容易让你在困难的时候坚持住,因为热爱不需要理由。
  
  
   【2】想象你的未来
  
   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想一个时间阶段,给自己想象一个大致的未来;
  
   想想自己可以从哪里开始;
  
   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3】接受失败作为一种常态
  
   人生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所谓的成功建立在失败的废墟上,犹如惊鸿一瞥。
  
   随时接受失败作为一种常态,你会有落地的感觉,失败带来恐惧,也会彻底地释放掉恐惧。
  
   一旦你习惯于总结教训,把失败的能量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就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挡住你的路。
  
   人总是在错误中学习,在失败中成长,而不是在成功中成长的。
  
   人需要原谅自己的过去,翻过去又是新的一页。
  
   【4】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救赎自己。
  
   别老说什么“天意”、“运气”,或埋怨他人。
  
   大多数时候,结果都是一种自我选择的结果。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那么愿望从来不会自动实现。
  
   投资自己,重用自己。做自己生命之舟的舵手。和志同道合的人同舟共济,请不相干的人下船。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你的选择。
  
  
  (四)
  
   提到学习,我们常常以为是这样一种训练:教学就是培养一种条件反射,就像你的狗儿会对你的口哨做的反应一样。
  
   但是,时代在变化,我们也必须随之做出改变:在这种知识爆炸、危机和灾难并存的世界里,我们需要重新发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需要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
  
   我们需要知道:最佳的学习方式是在生活中和实实在在的人们一起处理真实的问题,而不是在教室里跟无所不知的老师学习。
  
   学习是使人成为一个发现者,成为一个人自我成长的部分,没有人可以替代。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