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了解中东的一本书_the Kite Runner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the Kite Runner > 让我们了解中东的一本书
be_ella the Kite Runner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2-23 15:02:04

让我们了解中东的一本书

         The Kite Runner《追风筝的人》以主人翁从1970年代到‘9•11’之后的生活贯穿全书,以他与父亲和佣人儿子的感情为轴心,尽量勾画出阿富汗从苏联占领前夕到塔利班上台,以及9•11事件之后的这一段历史面貌和其人民的生活遭遇。

        小说首先以闲适的语言描写了主人翁Amir 和他的玩伴加帮佣Hassan在战前喀布尔平和晴朗的天空下阅读历史小说,追逐风筝的快乐童年,和带有强烈社会等级观念的少年友情。然而随着阿富汗皇权的颠覆,国家的沉沦和战争的开始,作者笔下的祖国变得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小说的第二部分是主人翁带着自我救赎的心情从美国回到阿富汗,弥补他的过失,并力图找回心中过去的美好时光。

        小说使用了许多传统的悬念,如无知的少年,身世的秘密,挣扎徘徊,等等;以及过于保守的结构:小说从放风筝始,以放风筝终。其间对于塔利班占领时期屠杀的描写满足了中东世界之外的读者对塔利班组织的猎奇心理。整个小说从道德观念上看——无论东、西——都是无可挑剔的。这对于一个生长于阿富汗,成熟于美国,并以非母语语言(英语)写作的作者来说不算容易。

        作为个中国读者,在对阿富汗人民的悲惨遭遇抱以极大同情的同时,也对作者的某些用语不甚了了。比如:为什么下人们长着一张“平淡无奇的中国脸”(“a Chinese flat face”),而美国领事不尽人道的拒签却有其深刻的家庭原因——他女儿自杀了。也许是沙文主义在作祟吧。
        小说的语言浅显易懂,用语没有太多的历史承载(cultural-loaded languages),词汇量不大,句式结构非常规范,几乎没有什么结构复杂的长句,所以一目了然。我强烈推荐英语学习者把它作为用习得语言写作的范例读一读。它会给你信心的,因为它曾经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